笔者2005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中西哲学比较研讨会”上发表了“Construction of a Cultural Act”(文化行为的建构)之后,特邀评论Jolm R.Seade说他不反对我的提法,但是他提出了三个问题:(1)如果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具有预设的文化合适性,那么,文化行为的提出还有必要吗?(2)能不能找出不是文化的言语行为?(3)文化行为是不是指的是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风格特征?Searle教授的提问隐含着对“文化行为”在理论上的合理性的质疑。夏威夷大学的华裔哲学家成中英教授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能够理解我关于“文化行为”解释的理据性,但他担心我如何将它妥贴地翻译成汉语,因为文化行为所涉及的外延是广泛的,而我主要讲的是通过话语实现的“文化行为”。针对上述问题和担心,我这两年一直在思考,试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首先,似乎有必要在一般言语行为、含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言语行为和文化行为之间做出重要的区别,比如:
a.Peter,go ahead with your story.(彼得,继续讲。)
b.Won't you come to my cock-tail party?(你愿意参加我的鸡尾酒会吗?)
c.Can you honestly look me in the eye and say I haven't shown as much if not more rooting interest inthis show than anyone else connected with it?(你能不能看着我老实说我没有比别人对这个表演表示了真正的兴趣?)
在a里,让对方继续讲故事,只是一个一般的言外请求或指令,只涉及说话当时当地的事件状态,尽管我们可以说它具有某种文化设定的合适性,但它与文化语境的关联并不明显。而且。并不指望从任何显在的角度去影响文化语境;b虽然包含着某种文化信息(鸡尾酒会——生活方式意义),但这种文化信息只是作为一个一般请求的命题构成(that you come tothis party)成分,并不对文化语境构成可感知的影响;c则不同,当说话者要求听话者看着自己的眼睛说(相当于中国人“你摸着良心说话”)时,很明显,说话者隐含着的意思是对听话者前面说的话及其说话的诚实态度打了个大问号。在美国文化中,只有心里有鬼(或不自信)的人说话才不正眼看人说话,因此,一旦要求对方看着自己的眼睛说话时,它不仅是在要求对方实事求是,更是在有意识地维护文化关于诚实为人的信念(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和价值观(best)。其实,文化作为人类社团的生存方式(细化为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的总和,其每个构成部分都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不是所有的言外行为都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只有一部分行为被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所认同和优选。大多数一般言语行为不能说和文化无关,但可以说没有也不必要提升到文化意义和价值的高度,尽管任何一个一般的言语行为都可能成为文化优选的行为。其二,尽管言语行为者在文化身份和认同上共享着同一个文化信息体系,但具体的言语互动和行为对文化语境的依赖程度却太不相同。比如,在美国有很多人信教,也有很多人不信教。因此,当信教的人高唱“天佑美国”时,不信教的人可能完全没有同感。第三,尽管文化对现实的投射或干预只有在与情境化的行为结合紧密时才会显现,而一般情况下文化与日常的行为是很难区分彼此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文化情境行为和话语都一定会被日常互动和行为所消解,文化具有持久的功能特性。
1.2 言语文化行为的定义
文化行为是一种依托文化语境并担负着文化使命的日常交际行为。广义地说,文化行为所指的是言语的、非言语的、非语言的行为范畴,是日常人际互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从文化语用学的狭义上理解,文化行为是一种受文化设定的、承担着具体文化功能的情景化日常言语行为,离开了言语(具体说是“话语”),文化行为的情景力和语用价值是很难想象的,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妨管它叫“文化言语行为”(verbal cultural act)。打招呼是一种日常言语行为。但是,在具体情景中,文化优选的招呼形式和功能却是有区别的。比如,在路上,老师与学生相遇,在一般情景中,谁先开口招呼谁都可以,但不同的文化语境对打招呼会话的主次是有优选性的。按汉语文化规范(礼仪),尊师是做学生的本分,是千百年留下的文化传统。学生一定要先开口招呼老师:“先生,您好!”或“老师好!”因为,中国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师道尊严,师与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上——下绝对分别。尽管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师生的平等相待,但是,文化传承下来的信念和价值观、态度,以及相应的文化语用原则、规则不会轻易地改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遇上了“施——受”的实际关系,如果发生冲突,文化设定的方式处于强势。所以,汉语文化语境的老师一般倾向于等待学生招呼自己,而不是主动招呼学生,除非他有什么特殊原因。因此,打招呼在人际层次上具有相互承认、友好的意思;在社会语境层次上具有保持交际 渠道畅通和进一步交流的可能性,保持社团成员间正常交流的可能性和方便的价值;在文化层面上,它又起着维护、巩固和强化文化设定的价值。
(James Lehrer,We were dreamers,p90)首先,考虑到弟弟的面子,Freddy选择了等大家坐定,耳语式地指出你撒了谎。当然,弟弟(我)自知理亏,不能争辩,只好装着没听见(回避策略)。于是,为了进一步指明弟弟的错误,并让他找到问题的根源,Freddy进一步指出错在何处,并质问他为什么要撒谎。而弟弟选择了进一步逃避,这使Freddy选择了穷追不舍,指出撒谎的严重性(你不知道撒谎是一种原罪么?),隐含:你不能再这样做了,否则上帝会惩罚你的。弟弟显然有所领悟,但态度仍很对立(住嘴!),所以,Freddy拿出当大哥的权威(你才应该住嘴呢!),以强化自己的文化用意(纠正弟弟的有害行为,确保文化价值不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