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云南民俗节日要找新出路 [打印本页]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11-11 21:08     标题: 云南民俗节日要找新出路

(记者 夏荣华 云南信息报)

新闻背景
3、4月份,云南众多民俗节日相继来临。4月12日,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地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迎来了自己的独特节日——“泼水节”。而近几年,泼水节已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节日,它也成了全民族的节日狂欢。广场上、街道旁,可以看到一批批的人相互泼水狂欢。近日,昆旅国际汽车俱乐部刘春荣告诉记者,今年,德宏州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目瑙纵歌节”将与泼水节同步举行;楚雄双柏的彝族“虎文化节”在去年运作的基础上将举办第二届。

云南民俗节日众多,这些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特殊的载体,传递着一个或多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在不断的演化中,一些民俗节日被加以市场运作和包装,通过市场行为走向大众的视野。可以看到,一些民俗节日已经逐步演变并催生出新的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改变。一些人开始担心:我们的民族文化会不会在市场运作中失去她本源的特征,而被表象和“变异”的内容所取代?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脸上布满沧桑的老人,在谈到本民族文化时那神情无异于守护自己的灵魂,一种根深蒂固的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愈加嵌入他们内心。但是,不经过市场化包装,再好的民族文化也不能传播得更广。那么,现代化的市场运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哪些影响?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如何既坚持民俗节日的原有内涵、又运用市场包装加入新元素,二者之间如何权衡?



观点争论

要经济还是要文化?

观点一

多些民族文化内涵,少些政府行为
业内人士谈到,“目瑙纵歌节”是一种神圣、庄严的祭祀活动,“祭司”领头人头上所戴的头饰级别都有严格的讲究,级别不一样穿戴不同。它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才有气氛,如果把它加以延迟,可能会造成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味”。刘春荣说,当地老百姓都比较珍视自己的民族节日,在这种操作中,祭祀礼仪和程序已经简化了很多,主要是突出游客的参与性.

中青国旅副总经理李荣对这一问题的立场很坚决。他认为,民俗节日是某一民族特有的,加以过多的市场干预只会让老百姓失去参与的信心,而现在的大部分民族活动包装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够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包装还要算算经济账。政府部门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就行了,不必事必躬亲。”他解释,罗平的油菜花节不是民俗节日,它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运作得非常成功。但是每年的油菜花节都花费当地政府大笔的资金,请明星、邀请领导。而游客到了那里,经常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当地的酒店都被定满了,吃住行都成问题,游客怎么还想去第二次?”他说,过多的市场手段,让活动变味了,相应的服务等也受到了影响。

观点二

保留民族文化精髓,也要有市场

民俗节日加上了市场运作手段,它原本的面貌还在吗?一些人士认为,在市场化运作中,应该更多地保留民俗文化的原始风情,越生态越好。云南招商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段庆元认为,民俗节日的商业化对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利也有弊。不利的一面是许多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在商业化过程中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特定节日变成公众娱乐。另一方面,旅游追求的是文化的差异,只有在该地区才看得到,这样才具有吸引人的地方。

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质和“原汁原味”,势必与商业炒作碰撞出矛盾。那么应该坚持什么?保留什么?段庆元认为,关键是保留民俗节庆的精髓,把深层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如果民族节庆在包装中变质变味,那么文化的差异性就会消失,到时再用什么来吸引外来旅游?要取它最容易被商品化的部分,不易商品化的那一部分可能会在发展中被抛弃。“任何一个旅游产品都有使用价值,抑或经济价值,如果都没有,只剩下研究价值,那么它的生命力不会太顽强,传承和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小。这种民俗民风,我们要保留它最核心的精华部分,而不好的方面可能被摒弃。”他说。

观点三

既要经济、又要文化

云师大文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苏雄娟说,她发现一个现象:老年人比较坚持民族的东西,认定民族的文化不可更改,在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时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民族文化的特质和本源,包括它的内容和形式。而很多年轻人在上辈的期望中却更羡慕外来的文化,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被改变、被演化没有抵触,相反很赞同。“民族的东西加入现代时尚的影子,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很喜欢这些。这给我们提醒:传统民族文化既要保留特质,又不能落伍;既要经济,又要文化。

苏雄娟说,民族文化与市场运作肯定会产生冲突,矛盾丛生。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要保留,但是民俗文化也是带动经济的一个绝佳载体,二者如何权衡?文化丢失得越少越好、保留本质、去除无关本源的东西。她说,民族文化要包装,但是只能为表面包装,并作为辅助和补充。

市场观察

双节搭配好增人气
民俗节日推迟或提前过,是一种新尝试。据昆旅国际汽车俱乐部刘春荣介绍,德宏州陇川县政府今年要把独具特色的“目瑙纵歌节”安排在4月泼水节期间举行,搭后者顺风车,借此提升品牌和地区影响。这种做法在昆明旅行社行业人士中引起反响。据了解,“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春节的初一至十五举行。“目瑙纵歌”意为集体歌舞,只要有场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进行目瑙纵歌,它是最壮观的集体歌舞之一。刘春荣分析认为,地方政府为了打造第三产业模式,提升区域的知名度,探索出新的方式和活动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挖掘区域性旅游资源,力求通过宣传炒作和包装出一些旅游品牌。但是少数民族节日在时间上不一定与政府的宣传时间吻合,因此一些节日被推迟或提前,让更多的游客参与进来,游客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更多的节日,这是一件好事情。”刘春荣说。

云南招商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段庆元认为,民俗节日是少数民族的特定节日,而民俗旅游免不了被商业化。他说,许多民族节日日期的计算方式不一样,“彝族有自己的日历,傣族有傣族的日历。傣历的新年就是‘泼水节’在商业运作后被统一按公历来过,这也是一种统一和规范。虽然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少数民族的节庆,但对于整个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是有利的。”段庆元认为,诸如把“目瑙纵歌节”安排在泼水节期间的做法,从商业运作的角度说,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手段,能在一个特定时间聚集更多的人气。

业界声音

民族文化传承,关键在于内容和形式

在包装民俗旅游产品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引导方向的偏离。如果提起丽江,更多的让你想到那是一个寻找艳遇的地方;说到泸沽湖母系氏族社会,让你想到的是“走婚”风情;说起“虎文化节”,让人联想到的是男人可以随处“摸奶”的节日,刘春荣认为这在市场引导上就有失偏颇。

是坚持回归本源还是大加革新,赋予民俗节日新的内涵?引导很关键,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它的走势。宣传上,是要寻找差异化,但不是通过“变异”的方式来吸引眼球。泸沽湖是仅有的母系氏族社会,“走婚”也将会被现代婚姻观念所取代,大量文化会侵蚀到这个独特的群体。如果仅以“任何男人都可以去那里感受走婚风俗”这个点来做宣传,脱离了当地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违背了该区域的民族本源,将不利于旅游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不是说原生态的就一定是好的”苏雄娟说,市场运作有正负两面的影响,关键在于消除负面影响、引导到正确方向。民俗文化是下层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他势必通过市场包装走向时代,文化终归是为经济服务的,关键在于想好防范措施。“就像贫穷地区修路,既要让他们走得出来,又要让他们走得回去。”

先搞清什么最值得保留苏雄娟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清楚本民族最值得保留和传承的文化是什么。

“我们在藏区做过一些尝试,让老百姓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本民族核心文化是什么,发掘传统文化可贵的一面。通过调查挖掘了很多东西,然后把它加入到书本当中,让每一个人都来学习,在教学中传达这种文化。效果很好。”她说,“人们明白了文化的本源,再到商业浪潮中去,知道好在哪里,就不会迷失了自己,丢失了民族文化。有了精神依托,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可以用来包装;没有这种依托,民俗文化也只能空浮在表面,也没有开发潜力。”

(记者 夏荣华 云南信息报)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1-26 12:54

苏雄娟说,民族文化与市场运作肯定会产生冲突,矛盾丛生。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要保留,但是民俗文化也是带动经济的一个绝佳载体,二者如何权衡?文化丢失得越少越好、保留本质、去除无关本源的东西。她说,民族文化要包装,但是只能为表面包装,并作为辅助和补充。

事非经过不知难,说时容易做时难!
一些专家习惯于指点江山,但真正有价值的金点子往往不多,更多是人云亦云,隔靴搔痒。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文化开发利用传承可能也是一种自臆的乌托邦而已。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2-25 19:31

有些是失去而不可复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但也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复兴……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