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流动的想象、农村人在城市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0-11-7 15:37     标题: 流动的想象、农村人在城市

流动的想象
——贾樟柯《站台》与姜文《太阳》
    “流动的想象”是乃师书写乡民艺术民族志所用概念。文化在流动中飞扬,在磋商中共谋,本不存在“凝固幻象”。此处借用该词并非学术讨论,也不是乃师原意,而是因为“流动的想象”饱含诗意,颇具艺术的穿透性。借用此语,倒可以击退一些垃圾影评。
     如果说贾樟柯站台是八十年代的挽歌,那姜文《太阳照常升起》应该是七十年代的挽歌。同是对青少年时代的追忆,《站台》在暮色悲伤中看着1980青春列车一去不复返,《太阳》在黎明红日跃升时歌咏了1970的激情。但七十年代未必真的如太阳般粗野美丽,八十年代未必真的像列车一样青葱诗意。这一切源于导演少年的懵懂感怀,乃是想象中的时代。
    但如此想象,就没有魅力了吗?
    姜文贾樟柯之不同于第五代,首先一点就在于“编导合一”。即使是改编于剧本,也充溢者导演的生命经验。王朔和叶弥早就说清楚:电影远远走出了文学的世界。如果您单从叙事结构和细节营造来分析电影,那么姜文贾樟柯的魅力真的被您削减了大半。这种魅力来自于哪里呢?
     还是要说与第五代的不同,新一代导演作品机会全部立足于私人经验。王小帅、张元、张扬等等,从不妄谈国家叙事,营造民族寓言。贾樟柯的作品更具有私人经验结构性:小武、站台、任逍遥是故乡三部曲,世界、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是城市化。从山西县城走向大城市,从农村内陆走向城市海洋,始终立足在个体经验之上。
    或许您说,这种私人经验过于狭窄过于封闭过于偏执,可亲爱的朋友,被宏大叙事和革命传奇反复洗脑的我们不应该先从简陋而美丽的私人生活重新开始吗?
    因而立足于“个体经验”的个体真实是值得钦佩的。况且特别要注意的是电影中的真实和文化、社会的真实并非一个层面的。电影的真实只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真实感,而一般意义的“真实”是文化学、社会学语言。
    我们经常诟病中国电影没有史诗电影,没有作者导演大师级人物。可我们要看到我们出发时荒凉的文化背景。建国后私人生活和个体心灵逐渐被打断,你如何强求刚刚萌芽的电影和摇滚迅速的达到欧美经典的深度?
    因而还是尊重“一个人的史诗”,尊重从个体经验开始的精神创造。
    《站台》和《太阳》的故事结构并不重要,人物命运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整体的空间气氛、流动的节奏气魄。主题反映论早该过时了,结构分析法也该靠边站了。作为诗意电影,最关键的还是无限的想象空间,自由触发的情感。其实太多的80后看不懂站台和太阳,不仅仅是缺少1970和1980年代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缺少真正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真诚的开放性思维。这种思维恰恰是摇滚乐的内核。
    崔健说,北京摇滚乐就是外地人在北京。这是一种边缘的真实,青春的号角。而我以为整个中国摇滚乐就是农村人在城市。我们来自土地草根的青年在别人的舞台上挣扎,便是一种极具穿透性的真实。姜文、贾樟柯、摇滚乐便是这种边缘的挣扎痕迹,他们是时代的敏感神经。这些文艺又特别开放积极,在流动的想象波涛中跃马扬鞭。
    大概王朔说过,希望看到七八十岁的姜文。因为我们的文艺中特别缺少“老硬汉”“老牛仔”。我同样希望看到老年的姜文、崔健、高虎、苏阳、李志、周云蓬-----,我相信这些老男人身后的大地开满鲜花。
    我以为这种青年文艺根基就是农村人在城市,其魅力就是“流动的想象”。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0-11-8 09:26

理解太阳的人大多听过苏联军乐,理解站台的人大多听过摇滚乐。
不理解这样男人电影的原因很多,八零后我的同学多是由于好莱坞港台戏剧故事框架束缚,或者未老先衰的流行音乐。
世界辽阔 文化极其深厚多彩,我们青年在欧美日韩之外 又多少看过阿根廷 泰国电影,多少又知道喀麦隆 格瓦拉
我们的审美结构文化视野过于狭窄了
譬如今天的欧美摇滚乐 就缺少苏联军乐的悲壮
知感两性 圆满无间 方谓之完人
尊重感性 尊重独立艺术家 这个时代杰出的青年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