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注】“田野调查,立身之本”研讨会 [打印本页]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10-11-7 11:30 标题: 【关注】“田野调查,立身之本”研讨会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来源:研究生会 作者: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10-11-05
为促进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等学科发展,以及跨校师生之间的学术对话与思想交流,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实践从“书斋到田野”的学科精神,在继承前四届学术研讨会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拟于2010年11月18日—20日举办“‘田野调查,立身之本’ 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本次论坛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同时邀请国内13所民族院校及8所设有相关专业的综合类大学研究生参会。论坛拟以学者演讲与师生互动的形式展开,届时将由国内13位著名学者讲授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具体形式为:每场讲座嘉宾演讲1小时,与会成员参与讨论45分钟。共计13场,会期3天。
会议日程
时间:2010年11月18—20日
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文化楼西区一层学术报告厅
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11月18日
第一场 8:00~9:00 杨圣敏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内隐与外显的调查——民族关系研究方法的探讨
9:00~9:45 讨论
茶 歇
第二场 10:00~11:00 朱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民族共治的理论支点、操作方式及其功能和问题
11:00~11:45 讨论
午 餐
第三场 13:30~14:30 张静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案例调研:从故事到知识
14:30~15:15 讨论
茶 歇
第四场 15:30~16:30 旦增伦珠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拉萨社区研究——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的变化
16:30~17:15 讨论
晚 餐
第五场 19:00~20:00 王建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艺术人类学对于人类学理论反思的意义
20:00~20:45 讨论
11月19日
第一场 8:00~9:00 潘蛟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边疆、历史、国际: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三问
9:00~9:45 讨论
茶 歇
第二场 10:00~11:00 袁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11:00~11:45 讨论
午 餐
第三场 14:00~15:00 洪大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环境、社会与发展
15:00~15:45 讨论
茶 歇
第四场 16:00~17:00 旦增伦珠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拉萨社区研究——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的变化
17:00~17:45 讨论
晚 餐
11月20日
第一场 8:00~9:00 马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从社会学角度思考双语教育
9:00~9:45 讨论
茶 歇
第二场 10:00~11:00 蔡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后现代之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11:00~11:45 讨论
午 餐
第三场 14:00~15:00 苏发祥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藏乡村社会研究的历程
15:00~15:45 讨论
茶 歇
第四场 16:00~17:00 王铭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民族志研究:再论‘四对关系'
17:00~17:45 讨论
闭 幕 17:45~18:15 会议总结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930328 传真:010-68933528 电子邮箱:scholasticforum@gmail.com
联系人:叶瑶(15210529269) 罗红波(15210529327)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0年11月1日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10-11-17 10:56 标题: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第五届研究生论坛”各讲概要
我们将在会前陆续刊发出其他各讲的概要,以便参会同学提前了解,研讨会期间展开充分交流讨论。
案例调研:从故事到知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张静
针对案例写作中的常见难题,本讲的目标在帮助研究生提升案例调研的能力。
讲座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功能取向,角色差别)
2、新闻型案例和研究型案例(目标导向,资料获取,阐述逻辑)
3、如何透过案例提取知识(提问,证明,因果要素分析)
4、选择案例的关切要点(新经验事实,独特性与一般性)
5、定性和定量方法在案例调研中的运用(优势,局限)
艺术人类学的探索对于人类学理论反思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王建民
近年来,艺术人类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表了不少采用或借用“艺术人类学”概念的论著,人类学界关心艺术人类学领域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在学科存在正当性、制度化乃至学科化等方面也都有或多或少的进展。不过,在这样的热潮之余也需要谨慎的评价和冷静的思考,由此才能够有助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强化理论提升和深化田野工作。
在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尽管每一专题研究各有侧重,需要从具体的田野调查材料展开讨论,但除了个案的描述外,在研究中应当有较为明确的问题取向,避免一般性地堆砌材料,就事论事。理论与方法论的关怀是一个学科得以建立和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艺术人类学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深切关怀,才能够一方面提升它对于人类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另一方面使之为艺术研究增添全新的资料搜集方法、研究立场、理论视角和学术解释力。
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论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基于在研究实践中对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实践和反思,改善研究方法,并从方法论的层面进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田野工作作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人类学理论反思之本,艺术人类学要想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在研究中应当以扎实、细致的田野工作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借由对于艺术活动的“体验式”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通过对于过程性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技巧的深入分析,说明在艺术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上文化的概念系统、意义体系和情感模式是如何体现的,人类学家可以探索文化观察与解释的新途径。
因此,艺术人类学研究本身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理论性学术实践。从零散的、更为个人化的艺术的人类学研究,通过更多学者学科认同的加强和学术理论和方法论的不断探讨,建设和发展成为学科意义的艺术人类学,以求建构一个具有更深入而广泛的学术延展空间、更高学术层次、更国际化的研究领域,对于人类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知识产生更大的贡献。在艺术人类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得到更广泛关注之时,应当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袁靖
动物考古学就是通过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鉴定和研究,认识古代分布于各个地区的动物种属、古代的自然环境及古代人类利用动物的各种行为。动物考古学的指导理论包括均变说和埋藏学等,其方法包括野外采集和室内整理两大部分。
对家养动物的系列鉴定标准包括形体测量和观察、年龄结构、数量比例、新的种属、考古现象、食性分析、古DNA研究等。
中国家养动物起源的时间要晚于陶器制作和栽培作物出现的时间。
中国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和种类依次为距今10000年左右在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现狗,距今9000年左右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现猪,距今5000多年在甘青地区出现绵羊,距今4000多年在黄河流域出现黄牛,距今约3700年左右在甘肃地区出现马,距今约3600年左右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甸子遗址出现鸡。
家养动物的起源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古代居民在与一些野生动物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步控制它们,把它们变为家养动物。以狗和猪为代表。另一种是古代居民通过交流,从其他地区直接引入一些已经成为家畜的动物。以羊和马为代表。
通过对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黄河流域多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中家养动物逐渐增多,野生动物逐渐减少,而长江流域多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中野生动物基本上一直占据多数,这反映出那个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古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古代文献的记载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当时存在这样的现象。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行为大致上总是在肉食量需求的增长及居住地周围自然环境所能提供动物资源的多少这种制约下被动地形成和发展的。可以将这种发展过程总结为“被动发展论”。
环境、社会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洪大用
本讲座集中讨论中国环境风险的发展以及环境风险的差异性分配。演讲者认为缓解环境风险必须与促进社会公正结合起来,必须统筹考虑国内情况与国际情况,追求更加公正的发展。讲座分为五个部分:我们所依存的环境、日益扩大的环境风险、持续加剧的社会分化、环境风险的差异性分配、追求更加公正的发展、民间组织的作用。
演讲将从卡顿和邓拉普提出的环境的三维功能模型开始,反思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讨论社会学分析这种影响的主要争论,即真实的还是建构的环境风险。演讲者认为环境风险可以说是一个客观但充满建构的社会事实,并从国际和国内层面分析了环境风险的发展趋势,指出环境风险必定是中国当下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
演讲者同时分析了当今世界与中国内部存在的巨大发展差距,指出当今世界依然是一个充满差距的、不平等、不公正的世界,这种社会状况削弱了社会团结,妨碍着社会共识的形成,还为风险转移提供了条件。如果没有社会财富的适度公正的分配,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演讲者将重点讨论环境风险的差异性分配。演讲者认为:抽象地讲,环境风险是整体性的,威胁到所有的人。然而,具体地看,环境风险确实存在着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特别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地位并不是一样的,一些掌握更多资源和权力的人有可能更好地应对或规避环境风险。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环境风险更多地影响到弱势人群。
演讲者最后指出:在当今世界,面对日益扩大的环境风险、持续加剧的社会分化,我们需要更加强调发展的公正性。只有公正地分配发展成果、公正地分担环境风险、公正地对待当代人与后代人、促进发展的共同参与、公正地对待环境与人类,这样才有可能增进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日益增多和日趋活跃,明显是有助于平衡仍然具有发展主义导向的政府,促进并保障发展的公正性的。
西藏乡村社会研究的历程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苏发祥
自20世纪初期伊始,中国乡村社会研究取得了众所周知的丰硕学术成果,涌现出了许多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他们所创造的分析范式仍然是当今学者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指导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的回访研究逐渐成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界公认的学术潮流,并至今仍方兴未艾。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华南、华北和东南汉人社区的研究,对西部乡村社会的研究远不如汉人社区研究的深入、广泛和有延续性,西藏乡村社会的研究更加薄弱。本文通过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西藏乡村社会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西藏乡村社会的研究。本讲拟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1、1950-60年的社会历史调查
2、1980年代后西藏乡村社会的研究
3、进入新世纪后的西藏乡村社会研究
4、国外西藏乡村社会的研究
结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对西藏乡村社会进行深入研究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西藏乡村社会的研究不仅能丰富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内容,而且也会有助于西藏地方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民族志与“四对关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王铭铭
一、民族志在人类学中的位置
人类学研究包含三个层次:民族志、民族学与人类学。
二、现代民族志及对它的批判
“传统”的民族志,无论“参与观察”、“主位观点”还是“整体论”,常识性的定义都是可疑的。于是,自然出现所谓“后现代民族志批判”。归纳来就是上述三方面。
一个是“参与观察”,他们无非是把参与观察解释成作为作者的“我”和作为被研究者的“他”之间的一个表达。
一个是主位观点,也因此,后现代批评的后果常是客位的、普遍主义的观念的重申,还有时特别强调文化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之研究。
三、民族志中的“四对关系”
演讲者倡导一种“关系的民族志”,而不是整体的民族志和后现代民族志。演讲者认为,要造就一种真正现实的人类学,我们的民族志研究要更注重对关系的研究,这个意义上的“关系”绝非本土民俗中的“关系”,而是一种结合了主位观和客位观、民族志与民族学方法的论述。
关于“关系”,可以分几个方面来看:
1、内外关系
2、上下关系
3、左右关系
4、前后关系
演讲者认为,前后关系这个对子比文化这个概念更好用,因为历史就是在变与不变之间交互消长的,人对历史的态度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人能避开前后关系的这个“命”,人们即使反对过去这个“后事之师”,也不一定能真正避开他对我们的支配。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10-11-17 10:57
内隐与外显的调查:民族关系研究方法的探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杨圣敏
内隐:内心的想法、感受、或更内隐的潜意识。
外显:说话、表情、动作等外显的表达。
当我们在作做民族学角度的调查时,对自己的或别人的调查结果,经常会有一个可信度如何评价和验证的问题。特别是当不同调查者的结果有较大差别,或是在调查较敏感的问题时,可信度的验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种种办法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如:加大问卷的样本量,设计更中性、更多边际的问题,做更深入的访谈,更多的观察等,但有时仍感觉难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特别是还存在效率的问题,因为有时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大调查工作量。
为解决这个问题,演讲者尝试与北大、北师大心理系的学者合作进行同一项调查,也就是将心理学内隐测量方法与民族学外显的调查结合起来对同一组对象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对比,以互相验证。通过用这种方法对民族关系评估的初步尝试,演讲者认为这是做民族关系研究的一个可行办法。
语言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和方法
北方民族大学 赵杰
1、马林诺夫斯基与博厄斯的欧美人类学调查方法鸟瞰;
2、萨丕尔与与布尤菲尔德的语言人类学调查方法;
3、美国描写语言学田野调查方法综述(“只研究观察到的现象”等);
4、IPA常用国际音标训练;
5、语言学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权证”作用。
拉萨社区变迁研究——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西藏大学 旦增伦珠
1、拉萨社区研究的回顾
2、拉萨居住格局的变迁(以冲塞康社区、雪居委会、嘎玛古桑社区案例)
3、拉萨民族关系的若干社会学研究案例
4、拉萨社区与社会建设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中国民族关系面对的新情势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潘蛟
西藏3·14,新疆7·5事件让举国震惊,也催生出了诸多“西藏专家”,“新疆专家”,或专治国策的“策论大师”。在关及3·14和7·5事件的策论或反思中,中国的民族问题或被归咎于外国人作怪,或被当作边疆问题,历史问题,经济问题。
与上述观点不同,本人认为3·14,7·5事件的发生与中国当下正在经历的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有着复杂的关联。中国的民族问题并不仅仅是外患问题、边疆问题、历史问题、经济问题,它同时也是内政问题、内地问题、当下问题、象征问题。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10-11-24 10:37 标题: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成功召开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成功召开
来源:研究生会 作者:张莉 发布时间:2010-11-24
2010年11月18日到20日,为期三天的“田野调查,立身之本”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文华楼一层学术报告厅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同时邀请到了23所京外高校和3所京内开设相关专业的综合类大学的70多位研究生代表参会。本次研讨会在继承前四届学术研讨会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形式上有较大变动,改变了以往向学生征集稿件、老师点评的形式,采用的是学者演讲、学生提问、师生互动的形式。此次诚邀14位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讲授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会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台上台下互动热烈。此次研讨会开展的规模,参与的学校数和人数都远远超过以往四届。
研讨会期间,与会师生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学科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与讨论。在学科方法方面,教授们对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学科方法进行了广泛地探讨。比如,杨圣敏教授在民族关系的研究方法中将心理学的内隐与民族学社会学的外显方法结合起来,引入心理学脑电脑图测试的方法,使对民族关系的研究有了方法上的新突破;王铭铭教授的“民族志研究:再论‘四对关系’”、蔡华教授的“后现代之后人类学研究方法”、王建民教授的“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对人类学理论的反思”;赵杰教授的“语言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张静教授的“案例调研:从故事到知识”、马戎教授的“社会学的学术性质与学术规范”等都分别从方法论、研究方式、研究技术等学科方法进行了阐释。上述研究为同学们提供了从田野调查中获取真实、有效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的理论和方法。
在实证研究方面,涉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学科的案例讨论。如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否能通过延长社会学核心概念的解释链条进而增强社会学的解释力度。他以社会结构为例,将其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来解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有力地证明了其可行性;苏发祥教授对西藏乡村社会发展历程进行了追溯和思考;潘蛟教授以当下的民族问题为着眼点,从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四个维度进行了解释;旦增伦珠研究员通过对拉萨社区的研究,分析了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的变化;朱伦研究员为同学们讲解了民族共治的理论支点和操作方式;洪大用教授从环境社会学角度论证了环境、社会与发展的关系;袁靖研究员对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研究。
闭幕式由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苏发祥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喜饶尼玛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学术风气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院师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学院师生把这种良好的学科精神发扬下去,进而使民社院在国内学术界发挥更大更强的作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武小燕代表学院师生对来自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4位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对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兄弟院校研究生代表表示真挚欢迎和感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圣敏教授做总结发言,他鼓励大家要积极投入到田野调查中去,要有所收获,有所建树。最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罗红波作为研究生代表对三天的研讨会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与参会的老师、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通过三天精彩纷呈的讲演与讨论,此次研讨会真正实现了跨校师生之间的学术对话与思想交流的目的,激发了同学们深入田野、投身学术的热情。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