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历史民俗学的构想——在《中国民俗史》首发式上的发言 刘锡诚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子    时间: 2010-11-3 13:51     标题: 历史民俗学的构想——在《中国民俗史》首发式上的发言 刘锡诚

历史民俗学的构想
——在《中国民俗史》首发式上的发言



   刘锡诚



钟敬文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在他领导下工作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与先生有过较多的交往,许多事情我也算是一个见证者,“历史民俗学”的提出和阐释,就是其中的一件。



钟先生策划和主持的《中国民俗史》这部六卷本大著,前后历时八年,现在出来了,完满实现了钟先生生前的设想和计划。去年,我就在互联网上看到全国社科规划办把这部书定为“国家社科文库”之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此,我感到很高兴。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钟老晚年学术思想的一个结晶。这本书理应是我们民俗学学科的一部支柱性的著作。民俗学的学科在中国虽然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仍然认为并不是一个很成熟的学科。而由钟老领衔、萧放先生主持完成的这个国家重点课题,有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学者参与撰写,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今天与读者见面了,体现了在这个学科领域里我们的学术能力、学术水平。我对这部书的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



关于“历史民俗学”的问题,现代以来虽然陆续有不少人做过研究,但是作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提出来,钟敬文先生则是首次,此前别人没有提出和论述过。20世纪80年代他不止讲过一次,如1986年他就已经讲过一次,在《民俗文化学的发凡》中又讲过一次,但似乎还不能说那时他已经对这个问题思考得很清晰、很完整、很系统、很成熟了。比较系统完整地阐释“历史民俗学”的构想,我以为是1995年5月6日在门头沟召开的“中国民俗论坛”上的发言。



由于历史的曲折,妙峰山庙会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于1993年阴历四月初一重新恢复(一说1990年;此两说均可存)。由于钟先生非常仰慕亦师亦友的顾颉刚先生,而1925年顾颉刚等五位北大学者登临妙峰山赶香会并对香会作了历史性的调查,作为民俗学者的他却没有机会去那块胜地和那个香会,心中总觉得是一桩平生憾事。他常对我说起他的这个遗憾,心中难于平静。1995年的妙峰山春季庙会,正逢顾颉刚先生等的妙峰山考察70周年,在开山之前,作为“边缘人”的我,趋访当时的妙峰山乡乡长李春林同志,经他的同意并在乡政府的资助下,以中国旅游文化学会民俗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在门头沟区的打靶场主持召开了一个以“首届中国民俗论坛”为名的民俗学学术研讨会。我邀请也是亦师亦友的钟敬文先生到会,以便能在庙会开幕那天安排他上妙峰山,帮助他实现他的毕生夙愿。正是在那次论坛上,他就“历史民俗学”问题发表了一通重要的讲话。顺便提一下,1995年妙峰山春季庙会开幕那天,上妙峰山考察的文化界人士颇是不少,除了钟敬文、马学良等我们一行外,还有周巍峙、于是之、舒乙等,一并在此记下。



事隔70年后的那次论坛,给顾颉刚一行的妙峰山香会考察作出了我们时代的评价。遗憾的是,在顾颉刚之后第二年再去妙峰山考察的他的叔叔顾廷龙先生以及他在杭州出版的《孟姜女》杂志上发表的记述文章,却在会上却被冷落和遗忘了。我还要说的是,妙峰山庙会的恢复,李春林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没有李春林的积极倡导和配合,也许妙峰山庙会的恢复还要再等一个时期。可惜,在一些研究妙峰山庙会的著作中,很少提到这位农民干部的名字和功劳。那时会少,参加那次“论坛”的学人多达40余人,除了钟先生外,还有马学良、乌丙安、邵望平、高广仁、宋兆麟、刘守华、朱越利、吕微、程蔷、马书田、千野明日香、程德祺、张自强、张国洪、郭松针、施汉如等来自各地的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考古学、旅游民俗的学者专家,今天在座的赵世瑜、杨利慧、刘铁梁、邢莉、贺学君等几位也都参加了。我在“论坛”开幕式上谈到论坛的议题时说:“在经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民俗学于艰难跋涉之中又迎来了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在京西妙峰山召开首届‘中国民俗论坛’学术讨论会,一方面是为了缅怀先行者的业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此机会以‘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为中心议题,探讨20世纪中国民俗文化的流变、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以及中国民俗学者在下一世纪民俗学发展中应持的立场、态度和方法,以便将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而“历史民俗学”问题的提出和钟先生的精辟阐释,是这次“论坛”上诸多成果中的一个。



在文学研究所任职的钟先生的女弟子程蔷和他的丈夫董乃斌先生两人早在1992年就申报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叫“唐帝国的精神文明”,1994年完成结项,她在会上提交的论文《民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位置》之外,又口头向钟先生提出“历史民俗学”这一提法是否成立的问题。记得在那天的会下,钟先生就这个问题和其他问题,与他的弟子乌丙安、赵世瑜、杨利慧、程蔷等作了长时间的交谈议论。在闭幕会上,钟先生发表了一篇讲话,讲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小标题就叫做《“历史民俗学”的成立》。钟先生说:“‘民俗学’,在我看来,应该说是‘民俗诸学科’,就是说它里面可以包含很多分支学科,比如民俗理论、民俗史、神话学、故事学等等。这次民俗研讨中,有位同志提出可否建立‘历史民俗学’的问题。我以为这是可以的。问题在于处理的是不是历史民俗现象,或者是否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民俗现象。如果有上述两种情形,那么,这种支学就可以成立。历史民俗学应当包括古代民俗志、民俗史、民俗学史以及其他有关著述。它与神话学、故事学等一样,可以成为民俗学的一个支学。”



钟先生这篇题为《谈谈民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讲演,是经过杨利慧的整理成稿的,收在我编的那本《妙峰山·世纪之交的民俗流变》(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2月)这本书里头。而程蔷和董乃斌于1996年出版的国家社科课题的最终成果《唐帝国的精神文明》,实际上应该说就是钟老先生的这个“历史民俗学”的第一个成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者的“摘要评语”里说:“这是历史民俗学的一个尝试”。此后,“历史民俗学”研究得到了好多青年学者的承续,赵世瑜教授、萧放教授,以及许多外地的青年学者,都在这个领域里作出了成绩。200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还组织出版了由陈高华、徐吉军主编的十二卷本《中国风俗通史》,其作者队伍之多甚是可观。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六卷本的《中国民俗史》,无疑是我国历史民俗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在民俗学这个学科里面,在最近几年历史民俗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应当讲是很丰硕的。钟先生生前担纲的这部著作的出版,充分地体现了他对民俗学的学科构想。钟先生已经去世六年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他的一个很好的告慰。



前面我说了,这本书的出版,对民俗学学科的建设而言,是一部支柱性的著作。我还想补充说,对教学和研究而言,它又是一部基础性的教材和案头必备参考书;对我们国家当前正在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推进,也是不言而喻的。至于书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并不影响它的价值,待来日修订时,作者们会提升和完善的。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录音整理稿)



2008年6月14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