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In order to outline the overview of the elapsed thirty years of Chinese social humanistic, it is essential to carry a critical and macro-level review on the Intellectuals of 1980s, who studied in college in the end of 1970s and pursued career in the academy in the early 1980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tellectuals of 1980s obviously lag behind peer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he great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re is yet a big gap between the achievements of social humanistic and culture soft power required by the intern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ise of big n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as one of the causes, but lack of effici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the essential evaluation in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al humanistic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hidden behind. Meanwhile, the paper refuses to think that the stifled academic freedom and flawed science academic management mechanism are the only to be blamed, but calls for a shift to a detailed discussion for each specific subject and a constant corresponding adaptation between the academic systems and other social systems.
{1}一般认为,中国当代学术恢复发展的标志是1978年底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从社会氛围和心态的层面来看,我认为最直观的标志应当是1977年的恢复高考。这一制度不仅对于学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了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氛围,改善并大大提升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在文、史、哲以及经济和社会学等学科维系了近代以来的学术传统,法学和政治学开始了重建学科的基本建设;它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高考制度在新中国以来第一次从原则上不再关注一个人的身份(家庭成分),而是强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这实际体现了一个公民权利的概念,体现了法律(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政治、法治原则;这一事件还为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国社会的全面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为后来的逐步发展的社会各层面的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关于这一点,有关的研究,可参看[美]波斯纳:《衰老与老龄》,周云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毛泽东:“矛盾论”,载《毛泽东选集》,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版,第302页。
{4}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5}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载《南方周末》2003年11月27日。
{6}相关的数据,可参看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特别可关注其中的第1-3章。
{7}参见冯象:“法学方法与法治的困境”,载《木腿正义》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133页。相反的观点,可参看许章润:“书生事业 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载《清华法学》,卷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 “78级神话:法学教育难以复制的辉煌”,载《检察日报》2007年5月18日。
{9}参见凌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1978-2007):一个引证研究”,载《中国文化论坛》2008年年会论文。关于法学,可参见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第1章。
{10}例如,王元化主编的《海外汉学丛书》、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任继愈主编的《国际汉学研究书系》,等等。
{11}这方面的证据很多。梁治平在一篇文章中对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情况——曾在该校78级和79级毕业生的回忆中一再赞美——的概括回忆是16个字:“教材老化,课程无味,师资欠缺,资料匮乏”。参见梁治平:“我的大学”,载《我的大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2}关于法学著作的翻译,可参看苏力:“当代中国的法学著作翻译——从制度或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载《清华法学》,卷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另请参看,Richard A. Posner, Public Intellectuals, A Study of Declin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参看冯象:“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载《中国文化论坛》2008年年会会议论文。
{15}大约只有费孝通先生直到晚年才坦诚说出了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学人的一个评价,大意是“中国再出一个‘费孝通’还要五十年”,载《广州日报》2007年7月24日,B6版。
{16}类似的分析,请看Stephen Holmes, “Gag Rule and the Politics of Omission,” Constitutionalism and Democracy, Studies in Rationality and Social Change, ed. by Jon Elster and Rune Slagsta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又请看 Cass R. Sunstein, Democracy and the Problem of Free Speech, Free Press, 1993.
{17} “而那过去的一切,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载《普希金诗集》,戈宝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也透露了一些那时的大学(尽管并非西南联大)的一些并不那么辉煌的信息。
{18}Michel Foucault,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in The Foucault Reader, ed. by Paul Rabinow, Pantheon House, 1984.
{19}近年的一个典型范例,就是2003年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引发的论争。可参看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甘阳、李猛(编):《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到2007年底,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国已经有超过600所可以授予法学本科学位的法律院校系;而1977年前全国恢复高考招生之际,全国只有2所法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