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族英雄伟大的夏禹传说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于静    时间: 2010-10-25 17:07     标题: 民族英雄伟大的夏禹传说之一

大禹是创造华夏文明的传说中的英雄和领袖人物之一,也是继炎帝、黄帝、唐尧、虞舜之后,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最后一位首领。因为从大禹之后,部落联盟这一组织形式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原始社会很快就解体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机构——夏朝。在诸多的先秦文献中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里,都记述禹与尧、舜曾长期共事,而且虞舜最后也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但是,司马迁却没有把大禹放在五帝之列,而是作为开国君主排在了《夏本纪》之首,确是别有一番意味的。
关于夏禹的身世,先秦文献如《尚书》、《孟子》、《韩非子》等都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司马迁关于大禹的记述,就是总结前人的成果而形成的:“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按照《史记•夏本纪》裴骃的《集解》引《谥法》的注释:禹,就是受禅成功的意思,既然文命受虞舜禅让为帝,当然曰禹。称其为夏禹,是因为禹曾被封在“夏”地。人称夏伯。这个“夏”地在何处?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今河南的阳翟县,另一种说法是在今山西的夏县,古称安邑。如果看一下大禹最初治水的地点如壶口、首阳、霍太山等、都在山西南部而不在河南。再者,鲧是唐尧的幕僚,禹曾是虞舜的大臣,而尧、舜的根据地皆在晋南,既然禹是被虞舜封在“夏”,“夏”地应当在晋南才符合情理。所以,《左传》哀公六年孔颖达疏云:“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余里.俱在冀州,统天下四方。”由此看来.孔颖达的注疏还是比较可靠的。
关于禹的身世,应该说司马迁的记述还是大致可靠的。但是,由于其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他无法理解原始社会末期存在的部落联盟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而将黄帝、尧、舜、禹等部落联盟的首领等同于秦汉时期的封建帝王,将部落联盟领袖与各部落联盟首领的关系视为封建王朝的君臣关系。而实际情况则是这样: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契、后稷等都是长期活动在黄河中游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这些部落之间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血缘关系,其中绝大部分部落很可能就是黄帝部落的分支。当中原地区众多部落形成了一个联盟后,黄帝、唐尧。虞舜、夏禹都先后担任过联盟的领袖。
部落联盟领袖集行政、军事和神权于一身,其中最重要的职能是军事首长,他们都是由部落首领议事会经过全体首领一致选举出来的(即部落酋长会议),通常是两头制,正的出缺,便由副的继任,再推举一人为副。据《尚书•尧典》载尧和舜是两头军事首长;尧死后,舜和禹是两头军事首长。另据《史记•夏本纪》载,禹执政之后,皋陶和益先后都被推举为副手,当启终于子承父业成为首领之后,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民主选举制就为君主世袭制所取代了。
大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治水事业。那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呢?在介绍大禹治水的功绩之前,有必要先叙述一下当时的地理环境,因为当时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原始社会末期(距今约 4500年~4300年),地球上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灾难,许多地方上降暴雨,江河湖泊涨溢肆虐,洪水冲毁了农田和房子,家畜大多也死于非命,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尚书•尧典》云:“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又?’曰:‘於,鲧哉。’”这段文献的大意是:唐尧当政时期,由于连降暴雨,洪水泛滥肆虐,浩浩荡荡来势非常凶猛,大山高原都被洪水包围了,老百姓非常忧愁。尧四处寻找能够治理洪水的贤人,四岳和众大臣都推荐鲧担此重任,唐尧便委派鲧负责治水。
鲧治水采取了修堰治坝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急流大川沿用堵围之法,不仅没有治住水患,反使堤溃坝毁.造成更大灾难。因此鲧被撤销了职务,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大禹接替父亲开始治水。他注意汲取前人特别是其父治水的经验与教训,先四处跋涉,摸清了每条河流特别是黄河的变化习性,再针对每条河流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以疏通河道为主,再辅之堆堰修坝的措施,对洪水实施综合治理。在大禹的正确领导之下,洪水泛滥的局面有效地得到了控制,人民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
大禹治水的事迹之所以千古流传并为世人传颂,除了他杰出的领导才能之外,大家还为他公而忘私、勤劳勇敢、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所感动。确实,大禹与洪水斗争的顽强精酸是感人肺腑的。他看到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便全力以赴率众人夜以继日地治水。他手持橐耜耒锸疏导河川,手上磨去了指甲磨起了老茧,腿上磨去了汗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不停地工作。《韩非子•五蠹》云:“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尸子》曰:禹“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为了治理水患,大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把妻子儿女都置之脑后。《孟子•胜文公上》云:“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人。”诸多文献都记述了此事,可见其精神感人之深。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也留下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比如,在《楚辞•天问》中就说大禹治水时,神龙给了他很大帮助,大禹需要开挖排水的沟渠,神龙就以尾划地遂成沟渠,将洪水排向河海。《拾遗记》中记载的内容更多,不仅有神龙曳尾开渠,还有玄龟随其后负泥运载。综合各种文献,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有以下数事:一、禹会群神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北),杀后至之防风氏;二、逐共工氏并杀其臣相柳;三、禹得伏羲、瑶姬相助以治水;四、降伏水怪无支祁;五、化熊通辕辕山(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与巩县、登封交界处)。其中最后一说流传甚广,所以大禹又称有熊氏,相传他就是一头神奇的青熊变来的,当他与家人或与众人在一起时,就恢复了人形;而当他单独挖沟凿洞时,他就化成一只力大无比的青熊奋力刨土卷石,其功效甚高。在洪水肆虐的时代,治理洪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大禹竭尽全力终于完成了这一工程,赢得人们的尊敬是很自然的。但很快就把这种尊敬演变成崇拜,并逐渐神化了。远古时代的历史是靠人一代一代口述相传,直到有了确切的文字记载为止。但此时的大禹就再也不是带领人们治水的普通部落首领,而是神化了的英雄。
如果按《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所述,大禹治水的范围几乎包括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大江大河。但是,从大禹乃至后来夏朝的活动范围也未超出黄河中游范围,其中心区域就是晋南和豫西,这已为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和东下冯文化所证实。其次,当时的交通条件很差,步行是主要交通形式。即使大禹十年间夜以继日不停地行走,也未必能走遍《尚书•禹贡》记述的九州。何况,大禹还需要一处一处地治理水患呢?因此,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是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如果再扩大一些,也许能到黄河下游。《禹贡》中的冀州是治理的重点,其中涉及到的地点,也都令人比较信服。如壶口即今山西吉县的壶口瀑布,梁和歧即今渭水一带,大原和岳阳即今太原和霍山,衡漳即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北南部的漳河流域。再从沿用至今的许多地名上来看,如禹门口、系舟山、大禹渡、三门峡等,都与大禹治水有关。太原盆地西北的系舟山传说因大禹治水在此系舟而得名。河津县城西北处的黄河峡谷,传说是禹凿龙门的遗迹,故名“禹门口”。《墨子•兼爱中》云:“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派注,后之邸、滹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据学者考证,后之邸即昭余祁,滹池即滹沱河,皆在山西境内。西河即晋、秦交界处一段黄河的古称,龙门就是凿在这段河床上。传说大禹凿龙门之后,过中条山来到今芮城县,曾在一棵古柏下休息,然后渡河宿于河南的禹店村。芮城县城东南5公里临河处有一村叫神柏峪,此处的渡口就称大禹渡。平陆县与河南三门峡市之间的黄河上有一处地段叫三门峡,传说三门原是一挡在河床上的巨石,导致两岸洪水泛滥,大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从南往北称鬼、神、人三门。由此看来,大禹治理的重点是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汾、渭、涑水、泾、洛、漳等,主要是把一地区的洪水归人诸支流,然后经黄河东流人海。
        大禹在治理洪水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农业。他派益在低洼的水田中栽种水稻,令稷在高原坡地种粟黍,还拿出余粮赈济灾民,对于那些因洪水泛滥而无法居住的地区,便让人们迁徒到高原或山地上,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正因为大禹在危急时刻能力挽狂澜,人们才永远怀念这位治水的英雄。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11-10 10:35

烦请楼上,把该文的作者注明。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