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447[/attach]
首届开放时代论坛
来源:《开放时代》学刊网站
·李萍(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通识教育需要制度支持
·梁庆寅(中山大学副校长):教育经费增加但教育环境仍需要改善
·朱维铮(复旦大学历史系):通识教育八疑
·陈春声(中山大学历史系):以专业教育达成通识教育
·童庆生(香港大学英文系):香港大学的改革困境
·甘阳(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针对现代性问题的通识教育
·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国家意志对大学教育的总体制约
·王晓明(上海大学中文系):中学与大学的关系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自由的教育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学方式和环境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朱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Liberal Arts不是培养“小资”
·渠敬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教育必须回到人本身
·翟振明(中山大学哲学系):博雅教育与内在价值的终极性
·蒋庆(深圳市行政管理学院):通识教育与书院传统·丁耘(复旦大学哲学系):大学之大,乃谓育“大人”之谓也
·舒炜(北京三联书店):通识教育是否就是导论、概论之类的知识介绍
·张志扬(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向上看,向外看,为什么不向自己看?
·卢晖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如何面对“快乐的机器人”
·麻国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学与通识教育·李大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教育应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
·洪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通识教育当以读先人之经典为核心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律系):实践比概念更重要
·刘小枫(中山大学哲学系):现代性处境中的教育问题
·[杜维明] 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黄俊杰] 从全球化与本土化激荡的脉络
·[Jonathan Becker] 博雅教育的内容
·[王双洪] 施特劳斯谈自由教育
·[Andrew Abbott] 大学教育的目的
·[袁 征] 学术自由:伦理基础、冲突与协调
第二届开放时代论坛落下帷幕 2005年11月5日-6日,开放时代杂志社在番禺长隆酒店举办“第二届开放时代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二十多位知名学者应邀出席。尽管他们来自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却对论坛主题有着共同的兴趣,会场气氛热烈,讨论富有成效。 论坛结束后,开放时代杂志社将对论文和现场录音进行整理,发表在2006年第一期杂志上。以下是有关这次论坛的现场图片。
| ||||||||||||||||||||||||||||||||||||||||||||||||
[/td] | ||||||||||||||||||||||||||||||||||||||||||||||||
2007 开放时代杂志社 ©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