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瑶族千年“布袋木狮舞”面临失传 传人仅剩十人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9-27 20:50
标题:
瑶族千年“布袋木狮舞”面临失传 传人仅剩十人
瑶族千年“布袋木狮舞”面临失传 传人仅剩十人
来源:广东新闻网 2010年09月26日 10:29
中新社清远9月26日电 题:瑶族千年“布袋木狮舞”面临失传
作者 李凌 陈楚然
一千多年前,瑶族祖先将当年千里迁徙的艰辛历程演绎成一种名为“布袋木狮舞”的独特道具舞蹈,口手相传;而今,这个有着“连州瑶族历史活化石”之称的独特舞种,仅在粤北连州三水瑶族乡挂榜村才能觅见踪迹,69岁的老艺人程善苟和他的9个徒弟成为它最后的传人。
“我从15岁就开始学,从72套舞蹈动作到对歌对诗,整整学了两年。”9月25日,老艺人程善苟在其简陋的家中回首当初学习布袋木狮舞的往事时告诉记者,由于父母早逝没读过书,学起舞蹈动作不难,但对歌对诗部分则花了他很长时间。
据程善苟介绍,以前每到正月或盘王节时,寨子里的舞狮队就会到相邻的瑶族村寨去表演。表演前需先点上香蜡,打起锣鼓、吹起唢呐、横箫等,一是图个喜庆热闹,但主要还是祭奠祖先,祈求人丁安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然而近年来,随着寨子里的青年纷纷南下珠三角打工,愿意跟着程善苟学习布袋木狮舞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我的几个徒弟都在珠三角打工,只有逢年过节回来时才会聚在一起玩一下,72套舞蹈动作他们没有一个能跳完的,更别提那连唱3个小时的诗歌了。”程善苟对是否能传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担心不已。
三水乡文化站站长高旺姣告诉记者,由于布袋木狮舞表演的方式比较复杂,加上务农人口的流动,随着老一辈艺人的不断离世,了解和能表演木狮舞的艺人在逐年减少,布袋木狮舞亟待抢救和保护。
由于乡里资金困难,三水乡文化馆为数不多的几位工作人员只能自己去学习布袋木狮舞的表演技艺,并做一些录音、录像和学习制作木狮头、木狮被等工作。“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我们还是希望能多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开设相对固定的培训班对瑶族青少年分批培训、资助传承人授徒习艺等。”同为瑶族人的高旺姣对抢救本民族的文化遗产非常积极。
瑶族布袋木狮舞是广东省乃至中国境内独一无二的道具舞蹈,是瑶族人在千年长途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由“木狮舞”、“迁狮调”两部分组成。其中舞蹈动作有72套,归纳起来为喜、悲、护、想、报、形、反等七类,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活气息;迁狮调则有三首,包含着先知告诫、民间故事、人生箴言等,演唱方式有独唱和合唱,配有鼓、唢呐、笛子等乐器的伴奏,悦耳动听,气氛浓烈。
布袋木狮舞的狮头用泡桐木雕凿而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块,上为狮子面部,下为狮子下腭及唇齿;狮被用一黄布做成袋状形,内可藏若干人舞动。布袋木狮舞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反映着族内事件,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其多元的文化特征颇具学术研究价值,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