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女性主义思潮渐渐兴起,在媒体表征和学界主体性思考两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后女性主义的理论缺陷使之无法成为当下分析女性、女性主义及媒介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而与后女性主义的观点相对,作者对女性主义理论中其他一些分析框架有了更多聚焦。其一来自于对“身体化”(embodiment)的一种强调,“成为女性”(being-a-woman)的过程,既是物质化的,也是社会关系化的,同时也是符号化的。其二,女性主体的“身份”(identity)探寻是一个“积极的建构”(an active construction),一个随时更新的对自我的解读。一旦女性在话语中找到了主体(agency)的位置,她就有可能超越话语的权力本身而对自身主体性有更自主与深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