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19世纪的犀利哥 [打印本页]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9-24 21:41     标题: 19世纪的犀利哥

很久不更新了,也没什么新东西。
来张旧东西吧——清末中国华北的犀利哥。

附件:

作者: ClariceChen    时间: 2010-9-24 21:56

貌似这张更犀利~~
作者: 爪哇堂    时间: 2010-9-24 21:57

个头比现代犀利哥高
天生的衣架子
牛!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0-9-24 22:33

施老师,您今天收到我们寄出的邀请函了吗?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0-9-24 22:34

施老师,您今天收到我们寄出的邀请函了吗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0-9-24 22:35

呃,网速原因,竟然发了2次 抱歉!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9-24 22:36

:施老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张照片后面的故事啊。我对下面标注的英文表示怀疑,当然只是猜疑。
查了词典,BEGGAR有两个意思:一是乞丐,乞讨者。二是家伙(含贬义)。我的猜疑之处在于,这很有可能不是一个乞讨者,而是旧时的逃荒者。原因有二:一是这张图的背景是铁路,而是因为注意看这位“犀利哥”的打扮和行当,乞丐是不会重装上阵的。
只是猜疑,仅供娱乐。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0-9-24 22:54

经鉴定,确实是个犀利哥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9-24 23:28

引用:
原帖由 瑶族小妹 于 2010-9-24 22:34 发表
施老师,您今天收到我们寄出的邀请函了吗
是电子邮件吗?
还没收到。
如果是纸质信,得过几天上班时才能收到。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9-24 23:33

引用:
原帖由 齐鲁青未了 于 2010-9-24 22:36 发表
:施老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张照片后面的故事啊。我对下面标注的英文表示怀疑,当然只是猜疑。
查了词典,BEGGAR有两个意思:一是乞丐,乞讨者。二是家伙(含贬义)。我的猜疑之处在于,这很有可能不是一个乞讨者,而是 ...
是从下面这本书上翻拍下来的,只是书中的一幅插图,并没有讲述关于这个老人的故事。
也许你说的有道理,可能是个逃荒者,老外一看这样,以为是个乞丐。
其实人家也是旅游者。
[attach]12769[/attach]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9-25 00:18

这张也很犀利
[attach]12770[/attach]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9-25 00:20

再来一张
[attach]12771[/attach]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9-25 00:21

犀利一家
[attach]12772[/attach]
作者: 王宪昭    时间: 2010-9-25 02:07

果然犀利。要是来一辆火车,还真难说谁更厉害。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9-25 12:58

理解理解。俺只是凑个热闹。呵呵
作者: 李汝宾    时间: 2010-9-25 16:47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9-24 23:33 发表

是从下面这本书上翻拍下来的,只是书中的一幅插图,并没有讲述关于这个老人的故事。
也许你说的有道理,可能是个逃荒者,老外一看这样,以为是个乞丐。
其实人家也是旅游者。
12769
天啊!是个旅游者?!我也以为是个乞丐呢。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9-26 22:41

逃荒者形象----------------------和当代犀利哥的处境差不多。他们偶遇在某个城市,或者露宿街头或者乞讨渡日。目前的城市里这样的形象也不少啊。。。。。。。。。。。。时间的轮回?
作者: 曹亚男    时间: 2010-12-4 15:25

施老师:您真幽默。初看笑的不行。笑后想想他们的经历,心酸的不行。(今天正准备给玉树的孤儿捐赠衣服。)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0-12-4 15:45

引用:
原帖由 齐鲁青未了 于 2010-9-24 22:36 发表
:施老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张照片后面的故事啊。我对下面标注的英文表示怀疑,当然只是猜疑。
查了词典,BEGGAR有两个意思:一是乞丐,乞讨者。二是家伙(含贬义)。我的猜疑之处在于,这很有可能不是一个乞讨者,而是 ...
逃荒者和乞丐恐怕并不完全矛盾吧?文学作品里说到逃荒,不是经常能看到“一路要着饭,来到……”,“沿路乞讨,来到……”之类的语句么?
乞丐重装上阵的也很不少,有些装备可能还不是他自己的,一路捡别人丢下的破布碎往自己身上招呼,装备恐怕只会越来越重,到最后就全副身家都穿在身上了。相反,刚刚逃荒出来的人,往往还会挑着家什,至少有被子之类离家时以为必须的东西,路上要么慢慢丢失了,要么眼看没有安定下来的希望而主动丢弃了,最后只剩下身上的这些装备,就成了一个完全的乞讨者。
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后,我在日本的火车站前偷偷观察过新增的流浪汉,基本上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多是一个大趋势。当然了,可能跟天越来越冷有关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身上逐渐增加的衣服,大多是别人舍的或是捡来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都几乎没有行李,不少是从企业提供的单身宿舍或者床位被直接扫地出门的,也有相当一些是交不起房租只能露宿街头的。不过他们不乞讨,我没忍心跟踪他们,不知道他们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12-4 17:49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

谢谢老师指点。我也只是做一个简单的猜想而已。
我所说的乞丐和逃荒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是以乞讨为职业,他们的乞讨目的是否相同。固然,逃荒者中的一部分人也会转化为乞讨者,但他们最初出来逃荒的本意并不是为了乞讨,他们乞讨也只是为了躲过灾难,求得生存。而职业的乞丐,即便不是处在灾荒之年也是在乞讨的。更有甚者,他们本身是具备劳动能力,可以独立谋生的。
现在大街上乞讨的人我认为可以简单的分为四类:(不全面)
一、残疾乞讨者,本身丧失了劳动能力,为生活所迫而乞讨。
二、职业乞讨者,以乞讨为职业,不要饭,只认钱。部分老年人当属此类,另有”乞讨艺术家”也可归为此类。
三、以乞讨为“外衣”进行行骗。这种乞讨活动带有很强的组织性和隐蔽性,常见的形式为童丐集体乞讨。幕后有人进行操作。还有就是现在盛行的骗婚行为。
这其中也不乏具备劳动能力,可以进行自我谋生的人,但是他们在主观意愿上是不想通过正当劳动为自己谋求生存条件。更喜欢通过乞讨来生存,与传统社会中的乞丐是相似的。
个人陋见,请老师多批评。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0-12-4 19:29

引用:
原帖由 齐鲁青未了 于 2010-12-4 17:49 发表
谢谢老师指点。我也只是做一个简单的猜想而已。
我所说的乞丐和逃荒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是以乞讨为职业,他们的乞讨目的是否相同。固然,逃荒者中的一部分人也会转化为乞讨者,但他们最初出来逃荒的本意并不是为了 ...
呵呵,指点不敢当。
四类为什么只有三点?
前两天在新浪微博上出现了两条这样的消息:
引用:
@经观陈勇:我的朋友,FT记者卢桦失踪十多年的堂叔,近日被家人发现在东莞东坑镇,人已残并被迫行乞,与其交谈两句尚未回应,便被一伙人强行拉走,卢桦现正在去东坑找寻路上。
引用:
@卢桦:是这样,当时我姑姑在东坑,他认出来并喊了出来,随后交谈我姑姑能确定是失踪的堂叔,说了几句堂叔不断哭泣,两分钟不到涌上了一帮人将我姑推倒,随后将人拖进车里带走。今天家人找遍东坑角落均无踪迹,明天上其旧照片及直播。谢谢大家。
引用:
堂叔名叫卢柱忠,1977年生,由于年纪相差不大,小时一起玩耍,称其三叔儿。具体为2001年失踪,当时从石排出门去茶山见女友,从此失踪不见。当时几近倾尽家财寻找,最后无望放弃。脸阔,眉骨硬,身高163左右。近日见到时头发长盖脸庞,脸容难辨认,右臂已丧失,腿也断了一条。
引用:
在等一些东西可以多发几条。当时我二姑路过,他用粤语直喊二姐,随后直喊我爷爷名字,二姑才反应过来。有限的几句叙述里,其神智清醒。随后有人上前往其身上抽了几鞭并带走。
引用:
前几天家人见到堂叔时,他曾说,每天晚上被放到暗间里,只有过年时候才吃到一次鸡肉,吃一次他就在墙上划一道,现在是八道,包括没过掉的今年,便是九年了。
这种应该如何分类呢?是不是属于第三类?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12-4 21:06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0-12-4 19:29 发表

呵呵,指点不敢当。
四类为什么只有三点?
前两天在新浪微博上出现了两条这样的消息:





这种应该如何分类呢?是不是属于第三类?
打字错误,打字错误。不严谨,该罚。
老师说的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比较常见了。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0-12-5 01:03

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被称为老师还是很不习惯,呵呵。
其实关于乞讨者的问题,由于一直没有关心过,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个例子也是恰巧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截取下来的。
如果老弟对丐帮有兴趣,在我可怜的读书量里面,大概只在池子华的流民研究里看到过比较专业的论述,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如果还没看过而又有时间的话不妨看看。池老师的著作不少,现在我手头马上可以找到的一本是《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其中第四章第二节就是关于乞丐的问题的。

[ 本帖最后由 小人家 于 2010-12-5 01:31 编辑 ]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12-5 09:53

叫我老弟着实不敢当啊。
如果您读的书少的话,我就等于没读过书。
乞丐问题值得研究,但是这方面的著作不多。搜了一下只有曲彦斌的《中国乞丐史》和周德钧的《乞丐的历史》,池老师的书我没有读过,搜了下图书馆也没有。我再找找看吧。
再次感谢老师教导。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