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征集译名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18 13:12     标题: 征集译名

翻译难。常常为一个词一句话苦恼好几天。

主要难在两点:

一是不同的语言背后,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一种事物在一个民族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不存在;即使同样一种事物,可能存在的方式也不一样,或者对方的语言中有好几个名字,就像“牛”,翻译成西文时就必须得区别是公牛还是母牛,或者是小牛崽。

二是一个翻译者面对的是一群特定的读者,他们接受一个词汇时的取舍喜好,取决于这群人的文化与教育背景。Levi-Strauss在大陆通常译作列维-斯特劳斯,在台湾写作李维史陀,如果倒过来用,可能大家就都不认你的账了。

比如眼下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英语、德语里叫什么?

冥思苦想了半日,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前几日开会时得见美国民俗学会会长,也向他请教。他回答说可能是tradition bearer,直译就是“传统维护者”。可过了一会,他竟后悔了,走过来对我说:他得再想想,然后再告诉我答案。结果不了了之,他也没再告诉我,我也没再好意思去追问。

英语不干咱们的事,也就算了。德语里有没有类似的词呢?在德国,官方指定、专门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多数都是志愿者,叫Haimatpfleger。Heimat是“家乡,家园”的意思,Pfleger来自于动词pflegen“护理,维护”,本义是指医院或家庭中的护理师。两个词拼到一起,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目前尚未有现成的中文翻译。台湾有人把它译成“家园保存官方负责人”,我嫌太长太拗口,意欲改成“家乡守望者”,又怕被指责不够严密和精确。可是别的像“家乡保护者”、“家乡文化保护负责人”、“家乡护理员”之类的,也不能让人满意。故而挂到网上,求教于各路高手,哪位不吝赐个合适的译名方好。

[ 本帖最后由 王霄冰 于 2010-9-18 13:17 编辑 ]
作者: ClariceChen    时间: 2010-9-18 15:39

乡土文化守护者?乡土文化保护者?。。。。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18 15:56     标题: 回复2#

多谢楼主建议。这两个名字听上去的确要顺耳多了。
不过“家乡”一词,从浪漫主义运动以来,在德国已成为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里面不仅包含文化,而且包含自然景观;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包括文物古迹;不仅代表农村,而且也代表带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用“乡土文化”,不知道会不会把原意给缩小了?
作者: ClariceChen    时间: 2010-9-18 17:19

多谢王老师指教,呵呵,关于“家乡”在德国学术语境中的意蕴我还真是不太了解,那就把“乡土”换成“家乡”吧~~
作者: 黄景春    时间: 2010-9-18 21:34

传承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几个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里是不是有对应词?不妨查查看。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9-19 08:28

 
搜索了一下,供参考:
 1) inheritor

  传承人

  1.  Thoughts On The Acknowledgement and Methods of Protection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

  2.  The folk literature inherits mainly by the inheritors.

  民间文学是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为纽带直接传承延续下来的,重要传承人主要是指具有较高民间文学讲唱才能的民间故事讲述家和民间歌手,他们在民间文学传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重点就是要发现和保护民间文学重点传承人。

  3.  The inheritor is the key of traditional Wushu heritage,and to protect the inheritor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raditional Wushu.

  传承人是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2) storyteller

  故事传承人

  3) successor

  技艺传承人

  4) folklore bearer

  民间故事传承人

引自:http://cache.baidu.com/c?m=9d78d ... 070d&user=baidu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19 09:20

多谢几位老师指点。原来英语里有这么多表述方式可用呵!
问题是德语的Heimatpfleger并不是直接的传承人,他们自己可能不是民俗的直接承担者,而是专家,也就是熟知政府的政策、同时对家乡文化也颇有研究的学者或其他社会人士。
事实上,他们就是莫泽所指责的那类“民俗主义者”,因为正是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创造了“二手的”民俗文化。
然而反过来考虑,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怎么能有有今天德国社会所保留的传统风貌?也许我们过去对于“民俗主义”的评论过于贬义了,从而忽视了它的积极意义。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19 09:24     标题: 以下是网上查到的关于“家乡守望者”(暂名)的解释

他们大多是志愿者,也有少数是专职的。其任务是保护家乡文化和与此相关的行为。他们主要提供咨询,支持地方政府、城镇管理部门、博物馆、协会、学校、教会和私人进行文化保护工作。通常他们都是政府部门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并拥有自己的“家乡协会”。

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帮助推行政府的家乡保护政策。

其负责的范围包括:
-        自然和乡村景观
-        地方历史
-        建筑古迹
-        出土文物
-        建筑和艺术文物
-        民俗
-        文献
-        语言
-        和中小学校一起做好青年一代的工作

地方上的家乡守望者虽为志愿者,但他们须是当地的家乡联盟一类的组织的成员,这样才能取得资格的认可。城镇和乡村的家乡守望者须由地区级的家乡守望者指定。任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至少4年)。可以连任。

管理条例(以巴伐利亚州为例):
巴伐利亚州在1981年2月17日由教育文化部颁布了第IV/2-7/92079号和第I B 1-3003-1/I号通知,作为家乡守望者的法律依据。家乡守望者的工作重点应立足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实践。这与《巴伐利亚文物保护法》的第13条相一致:“家乡守望者为文物保护机关和古迹保护部门提供有关文物和古迹保护的建议和支持。各地的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应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另,各地对家乡守望者的职责、任务、权利和义务等也都有具体的规定。
作者: TeigEnte    时间: 2010-9-21 06:47

我觉得德语里的Heimat无论是译成“家乡”还是“乡土”都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当下的Heimatpfleger的职责却具有很中立的为公众服务的性质。我个人会倾向于用比较平板枯燥的描述,以求切近他们工作的实质,比如将这些人称为“地方文化传统咨议专员”,因为他们既为大众提供咨询,同时也参政议政,也是民间社会中的活跃份子。
作者: max    时间: 2010-9-22 21:16     标题: 关于一个译名

王老师我最近看到您的一篇译文,即《广义文字研究》中您翻译的 文字与书写材料 这篇论文p491,其中您将西方活字印刷发明人译作“古藤贝格”,您可能是根据德语的发音直译的,不过更通行的译名应是“古腾堡”或“谷腾堡”。我想如果采用通用的译名,读者更易接受,而突然看到一个陌生的译名,读者可能一下搞不清到底是谁。不知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24 23:16     标题: 回复9#

平实的翻译或许真的更加合适,就不知道广大读者接不接受。另外,德语里的Heimat一词本身就有相当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翻译中如果要去掉这份色彩,不仅因为我们不认同这种价值观,而且也因为随着德国社会的变化,这个词也开始变得过时,或者被重新加以定义。
但是我个人还是主张保留原有的意识形态色彩,因为这样的话一个概念才能保持它本身的历史厚度。
即便要改,也只能从德语改起。如果德语的用词没变,我们从意译的原则出发加以改变,当然也是可行的,不过只怕在改变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加入了我们自己的价值判断。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24 23:36     标题: 回复10#

我接受您的批评。在翻译时会碰到很多人名、地名,一般我都会在谷歌上查找一下,以适应一般读者的接受习惯。有时候因为时间匆忙,没来得及查的也有(其实这个工作应该由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来完成)。还有的时候我是认为流行的译名太不合我的胃口,比如Coe这个姓,有人翻成“科恩”,我听着别扭,在《玛雅文字之谜》一书中硬是改成了“蔻”字,觉得这样更符合原来的读音。后来也被人批评了。

其实,古腾堡(又译古登堡)的名字原文Gutenberg后面的这个berg原意并非是“堡”,而是“山”,翻译成“堡”可能是误将它和burg等同了。这个错误是翻译者经常犯的。比如我原先居住的小镇Godesberg,正确的音译是“哥德斯贝格”,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为图方便都叫它“哥德斯堡”。后来想想,“堡”(burg)都在“山”(berg)上,与人文有关的山大多有堡,有时把两者混为一谈,便也罢了。

好在翻译外文名字时,按规矩都要在第一次出现时标出原文的拼写方式,最好还标明生卒年月,所以一般认真的看客还是能把它搞得水落石出。为此,我也建议广大爱好阅读翻译作品的读者,在读到外文的人名、地名等时,也请注意一下它们的原文,最好把译名和原文合在一起来记。否则光是依赖翻译者,那可是很容易出错的哦!

[ 本帖最后由 王霄冰 于 2010-9-25 09:52 编辑 ]
作者: TeigEnte    时间: 2010-9-25 06:39

其实翻译就是见仁见智的事,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述怎么能完全忠实呢,想不掺水都不行。
具体到德国的民俗学,我觉得五十年代以来他们一直努力进行去意识形态化,尽管一些用语如heimat还保留着,虽然文字上没变化,但是语义内容上有变化了。我想关键是你翻译的文章是何时的,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的。
已经习惯了的用语改起来阻力非常大。如Volkskunde改称Europäische Ethnologie,讨论了十几年。他们改有他们的道理,可是翻译的时候按照字面的“欧洲民族学”(我自己一直这样翻译的)我也觉得未必好,不如民俗学那么清楚。况且“欧洲民族学”一说也潜在地强调了民族学是致力于欧洲以外的研究,这与当下的民族学的新进展也不吻合,导致歧义。
实在不行,就写个长点的注释,把来龙去脉给说清楚就是了。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25 09:55     标题: 回复楼上

可不是?其实德语中的“民族学”一词今天的内涵和我们所谓的“人类学”更相当,可是好像也没有人把它直接译成“人类学”的。叫“民族学”,在中国就容易被理解成为是少数民族研究了。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9-26 02:20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遗”保护领域常用的工作术语是 tradition bearers and practitioners,详见: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00259

几次参加教科文的会议,各国专家常用的表述有traditional bearers, tradition-bearers, traditional practitioners, bearers of ICH...

《公约》中涉及到的非遗主体有三个层面:社区、群体和个体(如适用),比如:

article 2.1 requiring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CH by the communities, groups, and when appropriate, individuals;

article 11 requir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identifying and defining their ICH;

article 12 link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inventorying of ICH;

article 13 encouraging States Parties to ensure access to ICH while respecting customary practices;

article 15 calling upon States Parties to ensure the widest possibl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 groups and, when appropriate, individuals in safeguarding thei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在《公约》的《操作指南》中有几处提到 "practitioners and bearers",见: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00026



此外,经韩国提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使用过日本的“人间国宝”概念,径直译为“Living Human Treasures”,相关定义说明为:

Living Human Treasures are persons who possess to a high degre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d for performing or re-creating specific element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相关指南见: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doc/src/00031-EN.pdf


这些年教科文开展过相关的推广活动: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pg=00061&lg=EN

在我国,“Living Human Treasures”的本土化可以理解为“代表性传承人”。


其他相关文件可以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网站,尤其是今年出版的“非遗”保护“工具包”系列文件: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00018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9-26 22:37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9-29 21:13     标题: 回复15#

多谢!!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10-19 20:10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9-26 22:37 发表
老师这个贴要分享,不接触这方面的人还真不清楚!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