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没有带回“花神”的花神庙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功    时间: 2010-9-16 08:28     标题: 没有带回“花神”的花神庙

没有带回“花神”的花神庙        
——关于花神庙复建的调查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07级文博班    娄丹




暑假即将结束,我们7人的实践小组有关花神庙复建调查活动也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个为期8天的调研活动,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此次调研,我们走访了南京市文化局、雨花区旅游局、南京市花神庙社区以及花神庙部分市民。调查了有关花神庙的历史、花神庙复建的动因以及市民对此的看法。因此,我们获得了不少第一手的资料,而这些与我们最初的想法大相径庭,然而又是这些资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花神庙的“昨天”
走访花神庙社区的老领导以及在花神庙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花农,我们知道了花神庙村虽然地势有些偏,但却有着不小的来头——

御花园专为皇帝养花

沿着如今的紫荆花路西行,有一座花神渡桥连接两端,桥下就是花神湖,湖畔一座石碑上刻有“自明朝定都,集天下花匠于此为皇室培植名苑珍卉,极一时之盛”字样。
这段话载明了花神庙村的来历,也说明了花神庙村在历史上的地位——皇家御用花园。据曾经居住在花神庙村的夏炳良老人说,以前村里很多人都知道花神庙村种花是朱元璋下的命令,他说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后,为了让他的皇宫一年四季都有鲜花装扮,派人寻找地方专门为宫里培育鲜花,城南中华门外两公里多的丘陵地带因为土质、气候和地势都比较合适便被选中,这便是后来的花神庙村。
不过,这时的花神庙村还没有得名,只是专门为皇宫大院供应鲜花的一个基地。花神庙村的得名,源于清朝时在这里修建的一座花神庙。 并在此后每天都有祭祀花神——99位花仙子的习俗,由于每种花都有一位守护神,并且花期各不相同,所以花神庙经常有热闹的祭祀活动,可以想象那是多么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人世代养花为生
花神庙的旧址如今已不可寻,南京的应扬在一篇名为《最早的育花村》的文章中,说花神庙旧址在花神庙小学旁边。文史专家苏洪泉在《江宁县志》中找到了关于花神庙的记载,县志说花神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约5亩,庙内有一间大殿和10多间配殿,供奉着花神百余尊,主供三头六臂的善事菩萨。在庙门外的广场上建有城南最气派的“凤凰大戏台”,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那天,要在这里唱戏三天。戏台后有两口水井,每当唱戏时水面反射和井口共鸣使得演员的声音特别好听,当时被称为“双井衬音”。
从朱元璋为他们的先辈指定种花的任务起,花神庙村的村民们就世代以养花为生。后来虽然种出的花不能供应到皇宫去了,花神庙村的花农们却在南京城打响了品牌,清朝时期南京城兴起用香花熏制茶叶,城里面的姑娘也以在发辫上插一朵花神庙的香花为时尚。
夏炳良家就是世代种植鲜花的,如今他的儿子不仅有一片自己的花卉基地,还在安德门花卉市场有自己的店面,“一说是花神庙的花,好多人都买,花神庙也是一个牌子。”夏炳良说他们家的鲜花除了供应南京市场外,周边一些省市也来批发。
应扬在他的文章中说,花神庙向以培植白兰、茉莉、珠兰、栀子、代代五种传统香花为著名,还出了芮、徐、毛、翟、尹、夏、王、李八大花农世家。

入选“新金陵四十八景”


从成为皇家御花园那天起,花神庙就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鲜花除了为花农们换来收入,也使得这一带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 花神庙以“花神竞艳”列为其中一景。
而如今的“花神竞艳”虽然没有了那么多的鲜花,走在这一带还是能让人时刻感受到这里与花的不解之缘,这里的路以花名,路牙是鲜花图案,桥墩、桥栏杆、桥身上也都雕刻着鲜花。在花神渡桥上,还有四位婀娜多姿的“四季花神”分列两侧。但是再美的风景都早已带回不了老市民心里的那个花神庙。

花神庙“归来”


花神庙早在太平天国年间就被被毁过一次,但之后百姓将它与善恩寺合并称之“花神庙”。之后又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时候被毁掉,虽然在十多年前还有花农守护着这片育花之地,但是昔日神庙里的繁荣早已烟消云散。
然后2009年初,南京市文化局联合南京市雨花区旅游局拟定复建花神庙的方案并且复建工程将于今年启动。根据雨花区旅游局的介绍,此次复建兼顾老百姓旅游及民俗传统的需求,将景区“整体搬迁”到旧址以西地区,具体位于纬九路以北、西春路以南、浡泥国王墓以西、天隆寺以东,占地约200亩。依据“建旧还旧”的原则,尽量恢复原貌,确保历史重现。在选址及规模上慎重考虑,让过去城南辉煌的历史重现,引起南京市民美好的回忆。且复建后的花神庙,也将改庙为阁,总高6层,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新景区建设,同时配建商业配套设施及购物街等。初步预计,其西迁复建计划总投资约8500万元。
在做采访前,我们以为此次复建主要是为了加强民俗传统文化的继承,复建的花神庙可以像现在已成为南京地方特色的夫子庙一样。但是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8月23日的下午我们来到花神庙社区,找到了孙书记进行采访。孙书记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花神庙复建后就不属于我们花神庙社区的了,而是属于铁心桥(社区)。其实这是(指复建)雨花区旅游局为看开发雨花(区)的旅游业,顺便搭上‘花神庙’的名字而已。”当我们问道为什么要用花神庙这个名字的时候,孙书记无奈的说道:“因为作为供奉百花之神的古庙,全国知名的花神庙仅有三家(北京、成都和南京),所以他还是比较有名气的。现在的南京花神庙仅徒有一个地名,当年号称‘九十九个花仙子’的场景不再。很多老南京人都知道花神庙,就连有些外地人提到花神庙都知道这里原来是著名的养花之地。所以他们是想以此作为吸引大众的一个焦点吧。再者,这样至少留下了‘花神庙’这个名字呀,起码让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知道南京曾今还有个地儿叫花神庙呀。金陵四十八景还有它呢!复建的花神阁就靠近浡泥国王墓和天隆寺,这就是要把它们统一成一个景区啊!” 另外,南京市文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道:“花神庙不属于文保单位,因此此次复建仅是雨花区旅游局为旅游而开展的项目,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实则没有较大影响的。”这翻番话道出了此次复建的实质——主要开发旅游而非传承民族文化。

市民心声


不少市民认为花神庙的重建很有必要,花神庙代表了我们的一个历史传统,是我们应该珍惜利用的宝贵资源,虽然明朝在南京建都时间不长,但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花神庙是我们南京辉煌历史和民俗文化的见证。对于花神庙原有的文化,市民了解甚少,即使是文献记载也相当少,加之花神庙被毁时间据现在也稍久远,更重要的是花神庙再也没有被重视,也没有为了纪念而恢复,直到现在。
当然,我们也听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不少市民认为复建是没有必要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与其让它“形似神不似”,作为商业活动吸引市民的噱头,不如让花神庙永远保留其原有的形象留在文献记载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弄成“四不像”。但是说到为了保留传统文化而复建,市民又对此改观,认为“如果是这样,我们是支持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市民的实质需要。
花神庙回来了却没带来“花神”,这样的复建有多少意义?复建的初衷是“兼顾老百姓旅游及民俗传统的需求”,可是目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曾经辉煌一时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花神庙是我们南京人抹不去的记忆,即将建立的“花神阁”能取代这份记忆和荣耀吗?景区易建而花神庙难再。正如有市民反映到,如果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我们重视的是“花神庙”而非“花神阁”。花神阁承载不了花神庙在人们心中的那份信仰与回忆。而现实中的“复建”与我们所希望的大相径庭!

文化的流失与回归


这次的调研结果让我很遗憾,很难过,很沉重。我的老家就在南京雨花区,从小我对于花神庙就有独特的感情,父亲会从那里给我带回很多美丽的花朵。10多年前的花神庙那儿没有像现在一样的林立的楼房、没有宽广的大道——她就是一个家家户户种花的村子,即使依然没有祭祀99花仙子的神庙,但是有花为寄托,那里担得起“花神庙”这个名字,不像现在只是徒有虚名。可以说,花神庙传统的遗失的时局遗留的问题,不是当时的人可以控制的。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珍视传统文化这枚瑰宝,花神庙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吗?
“中华民族从不曾间断的文化长河中蕴藏着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除了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拥有数量庞大、价值无可估量、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的特殊,保护的不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虽然花神庙如今不在文保单位之列(遗失过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不代表我们可以无视。早前花神庙的祭祀早已成为南京地方特色的“妇女节”,不仅如此它还寄托着着人们爱惜祈求珍视美好事物的愿望。可如今,一切都化为乌有。

其实花神庙只是一个例子,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无视中悄无声息的流逝,难道不值得惋惜吗?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是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发展经济和保护传统文化相悖吗?我们不能忘根,中国的东西需要我们自己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先保住自己的根再吸纳外来的东西,才能有利于更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经济。
对于这次花神庙复建的前因后果,我也许只是看到了一点点,但是作为南京的一员,作为文博专业的一员学生,对于它复建的动因,我感到悲哀,悲哀的是我想到一点一滴像花神庙一样的饱经风霜的却又不为多说人所知所关心的传统民俗文化渐渐流失;悲哀的是更多的人也许会感到惋惜感到遗憾,可是谁都无动于衷,任何一个角度的人都没有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保护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像这样留名的方式微妙让人觉得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如若是可以从心出发,那么一切现在觉得的“不可以”都将不攻自破;一切现在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也都将变成举手之劳。如果我们爱自己的国家,如果我们爱自己的民族,如果我们爱自己的文化……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