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评《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一书 [打印本页]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8-11-28 21:12     标题: 评《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一书

书评: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 年/5 月/27 日/第008 版
佛教音乐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陈允吉

  中国音乐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建立起现代学术研究规范的历史并不长,若从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1933 年)和朱谦之先生《中国音乐文学史》(1934 年,原名《音乐的文学小史》)的写作算起,也不到80 年。而且,二位先生的研究,因属初创,不足之处尚多。自上个世纪50 年代以来,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特别是任半塘先生、饶宗颐先生和王小盾博士、林仁昱博士等人,较为系统地清理了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音乐文学文献,比较全面地考察了音乐文学和佛教艺术的交叉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题,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并没有引起国内音乐学界的充分重视。
  值得关注和可喜的是,最近出版的李小荣博士的《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一书,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上述缺憾。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价值。通读一遍,发现优点甚多,兹举三点与读者共享。
   一是作者很好地把握了中印文化交流,特别是佛教东传对中土文学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能从宏大的历史背景探讨具体问题的生起、演变乃至本质属性。众所周知,文学和音乐都是佛教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用在于表现佛教的信仰与生活实践。而古印度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艺术,随着佛典传译及汉地形式多样的弘法活动的开展,自东晋以后渐次在中土扎下了深根,且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开出了绚丽多姿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大量的佛教音乐文学作品,便是极好的例证,如有失传已久的音乐性极强的梵呗、佛曲和大曲之类。而作者对诸多个案问题的研讨,常常把佛经渊源、佛教行事及其所蕴含的宗教教义进行综合考据,然后旁征博引中印史料、藏外史料,甚至是道教史籍,完全做到了条分缕析,层次井然。如第一章《敦煌净土文献中的音乐文学》对P.2066、P.2250、P.2963 等写卷中法照所撰《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的讨论,第二章《敦煌禅宗文献中的音乐文学》对S.6077a《无相五更转》题名中“无相”应作人名(即作者之名)理解的辨析,等等,悉能左右逢源,自成一家之言。
   二是方法新颖而科学。首先,作者系统借鉴了著名民族音乐史学家曹本治先生以信仰(概念、认知)、仪式行为和仪式中的音声(音乐)三者互动关系为特征的理论分析模式,从动态的角度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多种类型的佛教音乐文学作品的经典来源、音乐表现及演唱主体。其次,内证与外证的成功结合。如作者在第四章《敦煌佛赞音乐文学》中对P.2721、P.2094《〈金刚经〉赞》的论证,既注意了房山云居寺所出的《唐玄宗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外证),也透彻地分析了歌辞自身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内证),从而发现不少前人有所忽略的问题,为解释《金刚经》在盛唐时期广为流播的成因找到了新的确凿可信的论据。再次,善用比较。有中、印文化渊源的比较,也有教内与教外的比较,其中诸多图表的运用,不但使眉目清楚,也包含了比较与鉴别的使用。
   三是紧扣佛教音乐和佛教文学之间的天然联系,真正做到了从音乐文学的角度来全面深入地检讨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的基本状况,主要类型、发展脉络及其对后世相关宗教文学和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对以往敦煌学界、音乐学界不太关注的密教、佛赞、劝化等类型的挖掘整理,极大地拓展了敦煌佛教学的研究视阈,也为敦煌文学的研究增添了全新的内容。而作者在探讨各种类型的作品时,都尽可能地说清楚文学作品的音乐配置(包括曲调、乐器),较为清楚地展示了某些作品从印度到中国和日本的流变,如第二章对《禅门悉昙章》和声辞“鲁流卢楼”如何演化成“啰啰哩哩”的过程和使用情况的介绍,第三章对密教陀罗尼、真言、咒语音乐性的分析,都有耳目一新之感。
   总体说来,本书是一篇成功的研究力作,为音乐文学尤其是佛教音乐文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建立提供了许多重要而有学术参考价值的成果,定将嘉惠来者。但是,考虑到敦煌地处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区,敦煌文献中的佛教音乐文学与少数民族,特别是早期西域的少数民族和唐宋之际的粟特、吐蕃、回鹘等民族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作者若能注意对相关语种的最新成果,那么本书的研究就会更全面、更丰富。


[ 本帖最后由 英古阿格 于 2008-11-28 21:14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