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十载相逢酒一卮
[打印本页]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0-7-19 10:29
标题:
十载相逢酒一卮
十载相逢酒一卮
友人L兄乔迁新居,邀请我和几位老友小酌。大家对他新居的宽敞和舒适赞口不绝。昨天刚看过晓剑和郭小东执笔的《老三届──与共和国同行》系列电视片,思路还没有从那片子里记录的知青的悲怆命运中解脱出来,很自然地就把L这个60年代初被发送到边疆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身世,与文革中的知青的命运联系起来。心想,如果不是遇到改革开放的年代,不用说这样高档次的房子,他恐怕至今还被遗忘在遥远而又遥远的边疆大山皱折里呢。我真心地为他晚年的好运祝福。
我们围坐在丰盛的餐桌旁,举杯恭贺他的乔迁之喜。实际上也是为他顺利的命途。不曾想到的是,L兄倒先举杯向我道谢,为的是20年前我在工作岗位上时,曾把素不相识的他,从遥远的西藏调到了北京,从此改变了他后半生的生活道路。时间泯灭了一切,L兄却还把尘封已久的区区往事牢记心头,又在如此场合下向我当面致谢,对我来说,实在是既受之有愧又深为感动的。酒酣耳热,不觉想起欧阳修有词曰:“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老来游旧更同谁。浮世歌欢真易失,宦途离合信难期;尊前莫惜醉如泥。”当今人世间的“浮世”与“歌欢”之易失,甚至比欧阳修的时代更甚。“十年相逢酒一卮”,却原来,还有个“开眉”的“故人”在。眼前的L兄便是。
改革开放以来,看到许多为人师表的同龄友人,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学生不管有了多大的成就,甚至超过了老师,或做了高级官员,可一旦来到老师面前,依然是那样恭谦,那样敬爱自己的老师。我们作编辑的却不同。“为人作嫁”几十年,虽然从来不敢轻言经自己的手培养了多少知名的作家或评论家,但坦率地说,有些现在知名于世的作家或评论家,在关键的时候,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人梯”助他一臂之力,也许他终生还是不为人知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样说,一点儿也没有贬低农民、工人和职员等普通公民,抬高作家评论家的意思,也不是危言耸听,只是说,机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重要的。可是这些知名的作家或评论家在成为知名之士后,却压根儿忘记了那些在他成长道路上曾对他有过帮助的人,他们似乎不需要什么老师和朋友,他们信奉“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天生就是著名作家或评论家。也许这就是俗话说的“文人无行”吧。
事情也不尽然。在我的书箧中,还保留着一些后来成为知名作家的当年青年作者朋友的、或由于某种原因在不顺环境中得到我们这些编辑们些微帮助的知名作家的信件。如已经成为故人的同龄作家张弦,以及当时还是青年作家的何士光、陈国凯等。每当翻阅这些纸质变黄了的信件,读着那些流露着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炽烈情怀的词句,常被那种人间的真情所感动所陶醉。这些词句所透露出来的,正是在不断式微中的和泯灭中的中国式的仁义观念和伦理观念。我在1980年第一次读到何士光的作品,曾在一个内部简报上写到他“善于刻画人物,文章平中见奇,笔底很有功夫,是一位很有潜力、很有前途的短篇小说作者”,后来又写文章评论过他的小说《乡场上》。20年后,在一个笔会上,当我见到已是贵州作家协会主席的何士光时,他带着夫人来到我的面前,郑重其事地对我说:“锡诚老师,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我不知所措地连忙解释,我并没有为他做什么。不久,又遇到一个令我感动的场面。不久前,在四川德阳参加一位青年作家的作品讨论会时,一位年龄长我们一辈的部队老作家站起来激情满怀地对在场的《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老编辑崔道怡说,我的第一篇小说就是经您的手发表的,您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老师!老崔同样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称呼和谢意弄得手足无措。
《诗经·大雅·抑》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荀子·大略》:“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仁。”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记住他人(父母、师长、师傅、朋友)对自己的恩,而在自己往后漫长的生涯中的某个时候,特别是当他的老师、师傅、朋友等陷入困境需要援助的时候,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回报,乃是一种德行。尽管我们中国人在报恩之上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仁”字存在。那些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上峰的提携之恩、甚至在危难之时对自己有过救命之恩的人,终生都会被指责为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当代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里比较日本和中国的伦理观念时说:“恩是一种债,必须予以偿还。”“‘记住一个人的恩’可以是互忠互爱之情的一种纯真流露。”而一个人的“德行始于他积极地献身于报恩行为之时”。这应该是我们在社会上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德行的重要标准。那些成了名、有了一定社会地位的作家评论家,还能记着在某种个时期曾对他有过一点帮助的编辑,哪怕是些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的帮助,并对他怀着敬重的情怀,至少说明中国传统的优良的伦理和道德,并不只存在于在师生、师徒关系之中,也仍然在被称为“文人”的这一类创作知识分子中间被恪守着,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释然和欣慰。
1999年1月3日
作者:
燕赵悲歌
时间:
2010-7-19 10:4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人太多了!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0-7-19 10:42
这也就是所谓“丑陋的中国人”!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7-19 12:24
“恩是一种债,必须予以偿还。”
诚哉此言!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0-9-8 20:03
英古阿格:我的博客的文字稿“评论”不能显示,所以不知道谁给我留下评论了,故而迟复为歉。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里讲到中日人民对“恩”和“报恩”的观念时,对此做了比较阐释。讲得很对。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9-9 02:02
先生此文能在教师节前一天帖出来,太有意义了!我短短的二十年成长经历,最要感谢两位老师:一位是初中班主任,他用近乎惨无人道的手段把握送进了自治州唯一的重点高中(昨天给他寄了礼物,希望能给他些许惊喜);第二位是我们的太阳鸟老师,他用光辉神祗般的“权术”使我在一所二本高校得到比重点大学给的还多。神鸟的在神界拥有的“权”让我获得生命最重要的支点,神鸟的起死回生之“术”让我迷失的灵魂找到了出口。
母亲给了我生命,太阳给了我重生,此时礼物已经代表不了什么,但愿所有和太阳一样好的老师永远快乐,那是您所有弟子的唯一的藉愿。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9-14 22:20
先生,我感觉有的“恩”,是此生报答不尽的……
大概正因为这样,来世报恩的模式才如此顺理成章吧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