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任双霞 于 2010-8-27 19:51 发表
[quote]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8-27 17:26 发表
华南学派 是不是人类学成功进行本土研究的一个典型例子? 民俗学应该向华南学派学习什么呢? [ ...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8-27 22:31 发表
谢谢双霞老师又一次的耐心细心解答。
我一直对民俗学研究的模式(大概就是方法论,研究范式的含义吧)心存困惑,因为读的人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咦,这个人好像用的是民俗学的原理但又好像不是做的“纯民俗学”的研究;而有的人是做纯民俗学的研究,但他的研究视角和方式又不是传统的民俗学理论所能涵盖的……后来想了想施老师所说的“学术共同体”,慢慢的可以理解这种现象。但是这几次看到华南学派或利用华南学派学术范式的人,他们写的文章又真的令我们这些搞“纯民俗学”的人瞠目,看看他们的学术背景,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都有,还有他们使用的文献学的方法,真的很“繁琐”,学起来很令人头疼。上海会议,田老师提出要为民俗学证名,而要求我们再也不能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了,要做出真正令学界认可的东西,我想田老师所说的“简单的事情”是不是指我们传统的民俗研究方法还不到位?或者是不是因为方法的原因而导致我们很多研究存在瓶颈呢?再或者是不是因为很多人不敢打破(能力不够)现有的理论框架,进行大胆的创新呢? 历史人类学让我们发现了那种传统的民间文献学的功夫真是到位,而看文学人类学,又觉得他们那种紧跟世界学术前沿,西方现代及后现代的学术方法真的也很棒。哪么,我们的问题是民俗学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是选择传统还是紧跟时代? 或是自己融汇古今,贯通中西,杀出一条血路来?
学生才疏学浅,看的书不多,只是一点贸然的想法而已,请老师批评解答!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