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恩咸采风录(4)走进“干栏之乡”(下) [打印本页]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8-26 20:26     标题: 恩咸采风录(4)走进“干栏之乡”(下)

    除了上篇所说的龙门院子,下面要说的三个院落,同样与那个曾经占据了甲马池多个风水宝地的蒋姓旺族有关。张良皋《乡土中国:武陵土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咸丰自新场到丁寨,沿野猫水绵延60里,有一个蒋氏强族,就是从贵州迁来的。他们的屋顶多用‘双椽’,在鄂西罕见,在侗族地区是常规。”这大概就是甲马池蒋姓家族的来历。行游过程中因为有乡民们的介绍,我才猛然发现16号这天所访的三个主要院落,过去都曾是姓蒋的那个大家族的。和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过去属于一方豪绅李氏家族一样,原来在咸丰甲马池这个偏僻的乡村,也曾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我们在问住在那些院落和屋场的乡民时,他们多多少少还有些支支吾吾说不清道不明,所以我对这一段历史的感觉完全成了雾里观花。即使如此,这里面难免强族的巧取豪夺,也难免斗地主恶霸时的血腥场面,有农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喜悦,也有吊死梁下的冤魂屈鬼的泪水。一段理不清的,不见于记载的故事已经如烟散去,只留下了一个个孤楼冷院,由它们保留下鄂西民间吊脚楼建筑残留的精华。

        惊艳小院——王母洞吊脚楼群落

        16号这天的路程并不辛苦,所到之处全部通了平整的乡村公路,所以我们再次包了一辆长安小车,从张家坪村出发不到一小时,车子就到了马家沟村的王母洞。在小公路的右边,是具有一定考古价值的王母洞,小公路的左边山坡上,与王母洞相对的,就是那片青瓦木房的民居院落。

        民居院落顺坡脚一字儿排开,掩映在竹林和树木中。我们拾级而上,从右往左,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观察。在热心乡民的指引下,穿过了五个撮箕口形状的三合水院子。在走入最后一个院子时,我们全都惊喜地叫出了声,这真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四合水小院!正是紫荆花开的季节,洒在走廊和地坝上的绯红落英,让我们恍惚间如入世外桃源。顺着落红步入院落,一株粗壮的,形如腾龙的紫荆树,戴着紫红的满树花冠,高高地伸出四面围合的青瓦屋檐,透亮的天光与鲜艳的花色,衬托着木房子特有的烟墨色,最质朴的美与最灿烂的美在这个小院落中得到了巧妙的诠释!据说这棵树皮已白的紫荆树有了几百岁,成了小院人家的传家宝。据说与它相对角的本来还有一棵紫荆,某年被一堆倒在根部的杂物烧坏了根而死掉了,不久之后院子中的一个高寿老人也死去,于是院子里的人都把紫荆当作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神物,不管别人出多大价格,也不肯卖掉。紫荆花下的院坝是石板铺成的,中间摆着有一个石质玉白的雕花水池。小院四周各建有一栋四列三间木屋,相互勾接。靠外面的房屋则顺着山势建成一个巨大的吊脚楼,由18根立柱撑起,并没有封死,形成了乡民们上山下山的大过道,竹林掩映在岩壁两边,岩下是潺潺水声,这可真是借地势以起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典范之作。

    据院中生活着的一位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讲,院坝中间曾有一个很大很漂亮的球形石雕鱼池,后来鱼池被砸坏了,残留的石块做了猪圈前面的石阶,他还带我去看了那嵌在石阶中的鱼池残留物,果然是在弧形的边沿上,还雕刻着精细的花纹。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这一大片院落,过去曾是蒋姓强族人家的。老人指着一间木板已被置换成砖石的房子说,这家人以前爱藏书,这里放了不少书,成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远远近近来访的爱书人,都喜欢在这屋子里找书看。后来斗地主,这些房子就分给了农民。
    依依不舍地从这个美丽的小院落中走出来,我们回到了小公路上。乡民们又鼓励我们去钻钻半山腰上的王母洞。乡民说蒋家曾经将这洞修筑成在战争年代可以保全自己的防御工程,他们在洞中修建了房子,饮食生活的设施一应具全,洞的深处可容纳万余人,洞口则修筑了碉堡。据说贺龙的部队打到这里后,就没打王母洞,因为它实在太险要。后来人们就在那大洞中斗地主,人民公社也经常在大洞中开会。再后来那些房屋设施之类都被毁了,包括洞门口的碉堡也被拆,只留下了大块大块的筑碉堡的石头。看着陡峭的山腰上的王母洞,我匀留下爷爷奶奶和孩子呆在下面,其他人跟着一个李姓村民往上攀登,到了被拆的碉堡的位置,在滑动的沙尘和并不牢靠的石块之间攀行,我发现我心跳如鼓,两腿发软,但已到了无法退后的地步,只能横着一条心,手脚并用往上爬,终于到了洞口,我浑身上下滚着下黄豆大的汗珠,再也不肯进洞里去了,只敢在洞口休息,等三个男同志进去探险。我则在洞口回忘数百米远处的对面山坡上的民居群落,更多了一份感叹与幽思。

    好不容易下到公路上,回想起来仍然后怕,所幸那个大洞将要搞旅游开发,将来游客去时不至于如此危险。因为偶尔被我听到,那位叫李方明的村民更是一位唱民歌的好手,我便请他唱了几句录了下来,这也是一个采风的收获。

    文物学校——新场蒋家花园

    我们慕名而至的蒋家花园,就在新场中学的校园里面,正因此,新场中学被称为“文物学校”。蒋家花园名气很大,关于它的资料也就比较多了,我仅引用一点资料以供读者朋友了解。这个称为花园的大院落建于19世纪初,为富豪蒋克勤所建,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0平方米。原有房屋129间,5个天井,两个花园,现存房屋94间,3个天井,1个花园。现在两端龛子仅存其一,两个朝门被拆毁。郑克洪导演的电影《丛林无边》曾在这里拍过很多重要镜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认为:“这是我在鄂西所发现的最大吊脚楼——大到足以容纳一所新场中学”。


    盛名之下的蒋家花园,究竟是什么模样呢?当我们走进暑假期间新场中学,发现曾被刷上过红油漆的它,安静地卧在新场中学校园的场坝边上,一字排开的正房正对着我们,右边接着的就是一个两层楼龛子。正房大门紧闭,我跑上前去,双手扣住门柱,就着门上镂空的格子往里面看去,发现在正房后面是一个方形的大天井,天井四周环围着两层楼的多间房子。暗红色的栏干曲曲折折地,平添一份雅致。天井坝子里同样是荒草萋萋。非常不幸运的是,我们这次竟然就只能就着门和窗格的空隙向里面观望园子内景,因为义务管理着这个文物院子的吴老师到县城去了,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回来,而我们一行人老老少少的,又不太可能一直等下去。

    我只好将就着窗格,举起相机,对着院子内拍了几张照片。在扒着门窗往里面看时,我还发现一些或残或断的柱子、歪歪斜斜地放着的一些凳子,这座院子,再不及时保护,很多地方可能很快就要腐烂。前面我提到过的吊脚楼大师万桃元,曾经给这座院子换过一根腐坏的“冲天炮”柱子,可惜我的识别能力有限,没找出它。

    蒋家花园之所以在拆毁近半的建筑中还能保存现有的格局,实在是因为它的建筑工艺太好,而且占地面积大,格局开阔,所以在蒋姓强族被斗争打倒之后,这里就被拿来当了新场的学校。在新场中学的新校舍修建起来之前,附近的孩子竟然都是在这老宅子里读书学习。所以世事真是难料,当年的巧取豪夺,是不是最终又还归于民了呢?那些豪门旺户往往也讲究诗书传家,在追求雅逸之时,没曾想最终还是遗泽于一方。

    半院残楼——青冈坝蒋宅

    从新场中学返回王母洞时,途经青冈坝,孩子她爸倒是眼尖,突然喊停车子说:“我感觉这儿也有一个院子像是老宅子,要不要去看?”这当然不能错过,我们下车向老宅子走去。没想到,这个差点错过的老宅子,同样颇具声名,它竟然也曾是蒋姓家族买到手的,然后在被批斗后,青冈坝老宅由一座私宅摇身一变成了乡政府所在地。乡政府选中的地盘,哪里会差呢?可惜它已只剩下半院残楼!

    这个长方形的院子的规模本来应该是很大的,现还保留着高大的朝门和部分老宅,听一位正在洗腊肉的妇女说,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早已不见了踪影。进入朝门后,一架葡萄遮出了一方阴凉,几株丝瓜正绽放着黄花,三三两两的母鸡在院坝里啄食,见有人来,马上躲开。在宽阔的院坝上,与朝门方向大致相对的是正屋和两旁并排平地而起的两座吊脚楼(本地的人称为耍子、耍檐)。听乡民介绍说,过去,与现存两座吊脚楼两两相对的,还有两座吊脚楼,四座吊脚楼构成田字形格局,正中间是长方形的大天井,在各吊脚楼与正房和厢房之间,全部是本质走廊相勾连,下雨天走完所有房间都不会打湿脚,而且雨水都被天井捡走,绝不会内涝。仔细观察院坝地面,可以发现被毁掉的吊脚楼的宅基和石工加工过的石条围成的天井遗迹。特别是那些被毁掉落地柱后残余的磉墩,虽然是歪歪斜斜地胡乱放在院坝中,却个个都是雕花刻朵的精致富贵模样。


    看吊脚楼民居,必须要看磉墩。贫苦人家修房子,磉墩并不讲究,越是讲究的人家,越注意打磉墩,似乎磉墩越高、雕工越美就越能衬托主人家的身份和地位在龚家坨老宅,我们看到了多个不重花样的磉墩;在王母洞的各个院子里,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雕工精美的磉墩;在青冈坝蒋宅所见的磉墩尤其值得一提,因为不仅那些用来打磨磉墩的巨石或白或青,色泽朴质之外,它的工艺也是相当了得。见有人来参观,那位大概已近五十的妇女专程带我们去看她家所在的老宅中的磉墩,她带我们看的老宅共用了八个磉墩,是三个石匠用三年时间才打制而成,这些磉墩往往高达半米以上,雕工十分讲究。她说这都是她嫁到这里来,她婆婆告诉她的,而她婆婆嫁到这里来时,这些老宅就已经有了。


    听乡民说过去青冈坝乡政府曾在这里办公,干部下乡体察民情,曾在这里留驻。可见它被毁掉近半的老屋,也就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实在是可惜之极。我还听说,老院子中的一部分已被一个蒋姓的后代买回来了,只不过是靠打工挣钱来建房子。我估计即便这蒋姓后代重建了房子,也不太可能建成原来的样子了。青冈坝老宅,似乎还没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它的最终毁灭几乎就在旦夕之间,如果真到了那一天,的确是非常可惜的。

    回家后在网上,通过一位叫“城乡边缘”的网友(这位网友应该是咸丰的一位爱好写作的作家或新闻工作者,我不知其姓名)发在他的天涯博客的一些博文,我得知了一点关于青冈坝老宅的趣味或野史,一是它曾经是个放电影给村民看的地方;二是宅子里曾经流传着闹鬼的故事,是说曾有个地主小姐吊死在宅子中。这些事应该都曾发生过。

    匆匆访察青冈坝老宅后,我们在回家途中,又听孩子的爷爷奶奶讲,其实前些年甲马池镇政府所在地,也是蒋家的房子充了公,蒋家在镇上修了最豪华的全木结构新楼,刚住了七个月,雄鸡一唱天下白,旧中国解放了,蒋家新楼的命运可想而知。而且这栋楼的被完全拆毁,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群众人人都说拆得可惜!

    咸丰被称为“干栏之乡”,我所见到的仅仅是咸丰最南部甲马池镇的部分吊脚楼群和干栏院落,就已如此壮观,更何况全县境还有那么多吊脚楼群落,我都还没看到。张良皋说:“咸丰全县照说都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知福建永定土楼和四川酉阳龙潭古镇都已申报,咸丰环境保护和生态性民居也当积极争取其应有的世界地位。”这不啻为最高的评价和最值得重视的建议。


附图片:



远观王母洞吊脚楼群落




竹林掩映中的王母洞民居院子




走入最让人惊艳的王母洞第六个四合水天井小院——最美小院




古树紫荆以一树灿烂的花朵来欢迎我们,深山小院也可以如此美丽!




小院中的石水缸上雕工精美,可惜部分地方被砸坏,可以看得到补修的痕迹



这是被砸坏的石制鱼池中的一块石头,弧形的边缘雕有花纹,想象一下这样大型的鱼池摆在小院中,头头鱼儿在其中游动,灿烂的花朵飘在水面的感觉吧……


构成最美小院的一部分的吊脚楼,转角共有18根落地柱之间留下了行人来去的通道。


王母洞民居群落对面山腰上的王母洞,这里面曾修筑住房和防御工程,更深处的大洞可容纳万人开大会。


杨洞新场中学里面的蒋家花园劫后所留的部分(左边长排的为正房,转角的为二层厢房龛子)


从正房门上的镂空格子中伸进相机所拍到的蒋家花园内景


青冈坝村蒋宅的大朝门


大天井里被毁掉的吊脚楼留下的宅基及天井遗迹尚在


青冈坝蒋宅中一个正房加两个龛子(吊脚楼)的基本格局


以下是所访民居的几张磉墩图片,均是精雕细刻之作,高达半米,有的高达一米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0-8-26 21:04

向柳老师学习了,
向往恩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去那里看看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8-26 22:04

第一张图太漂亮了,惹得我顿发隐居之情!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8-26 22:37

引用:
原帖由 zjhong1978 于 2010-8-26 21:04 发表
向柳老师学习了,
向往恩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去那里看看
恩咸是简称,是指恩施市和咸丰县,恩施市是恩施州州府,咸丰县是恩施州辖下的县城:)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8-26 22:38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8-26 22:04 发表
第一张图太漂亮了,惹得我顿发隐居之情!
那可是风水先生看了的风水宝地哦,你看民居群落后面的山峰,那就是所谓龙脉,嘿嘿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0-8-27 18:33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0-8-26 22:37 发表



恩咸是简称,是指恩施市和咸丰县,恩施市是恩施州州府,咸丰县是恩施州辖下的县城:)
哈哈,谢谢老师指点,有机会一定要去的啦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8-27 20:25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0-8-26 22:38 发表



那可是风水先生看了的风水宝地哦,你看民居群落后面的山峰,那就是所谓龙脉,嘿嘿
靠山面水  理想居处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