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毕业论文《试论中国民间传说中布谷鸟意象的文化意蕴》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子    时间: 2010-6-12 11:24     标题: 毕业论文《试论中国民间传说中布谷鸟意象的文化意蕴》

又是一个六月,芒种已过,家乡的麦子黄了,布谷鸟开始叫了吧……校园里,又是一场离别。铁打的校园,流水的人,离开大学校园一年了,在恩师的博客上,偶然发现了一年前的留言,那时论文刚写好,希望得到老师指导。论文答辩早已过了,还是找了出来,在这里,想让更多的人听到布谷鸟的叫声。这是论文后面的致谢信:


致    谢



“这儿是一所壮大的花园,里面有奇花,也有异草;但现在啊,园丁不到,赏花人更是寂寞!斩除荆棘,修理枝条,来,同志们莫吝惜辛劳!‘收获’决不冷待了‘耕耘’,有一天她定会惊人地热闹!”这是1930年,钟敬文先生写的《中国民俗学运动会歌》歌词。七十多年过去,如今,民俗学这所大花园中,已是生机勃勃。
为我打开这扇园门的是张志春老师。在张老师的民间文学课上,我听到了小时候唱的童谣《扯络络》,听到了那优美的民歌、动人的民间传说,还有谜语、谚语、歇后语……这里面,有多少智慧啊,我听得入迷了。“艺术是苦难人生的盛大典礼”——这门课,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更给了我一双慧眼,让我见识了文学的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母亲讲的故事,外婆说的口诀……再次听到时,亲切而新鲜,我把这些都记下来。在与张老师的交流中,我渐渐理解了我生活的这片土地。文中所写的布谷鸟,是我小时候就很熟悉的。我的论文写完后,第一个,就想给我的母亲看看。我的母亲,就像我在课堂上听到《扯络络》一样,惊奇地发现,原来这种鸟,竟有那样的神奇。
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充满了乐趣,开始时我向同学打听布谷鸟传说,后来他们又问家里的老人,各地的传说各有特色。同学们几乎都会学布谷鸟的叫声,又是一大乐趣。在民俗学网站上,我认识了柯扬老师。他说:欢迎你参军到我们民俗学兵团里来!我这个小学生听了很受鼓舞。知道我在写论文,柯扬老师发来了好些外国风景图片,提醒我注意劳逸结合。这些美丽的图片,确是意外的收获了。
此时,麦子要黄了,布谷鸟开始叫了。这篇论文终于定稿,感谢指导老师多次的耐心修改和建议。感谢引我入门的张老师,还有民俗学网站。最后,要谢谢那神奇的布谷鸟,谢谢这生养我的土地。
           张苗苗
         2009年5月于师大
附件:
论文.doc
[时间:2010-6-12 13:59 - 下载次数:10]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0-6-12 13:55

麦子同学这篇论文题目虽小但角度很新颖,但博客上面的似非全文,可以跟你讨一个全本吗?
作者: 麦子    时间: 2010-6-12 14:02

不好意思,不知怎么博客上发不了全文,我刚重新上传了附件。谢谢您的支持。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12 14:14


作者: 麦子    时间: 2010-6-12 14:15

<div class="xspace-quote">原帖由木兰山人于2010-06-12 14:14:32发表
</div>
  谢谢您一直的支持和鼓励!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0-6-12 16:38

多谢苗苗。
作者: 陈金文    时间: 2010-6-18 15:38

题目很好。不知怎么写的。后记中是否把“鸟”写成“乌”了?
作者: 麦子    时间: 2010-6-18 22:36

<div class="xspace-quote">原帖由陈金文于2010-06-18 15:38:00发表
题目很好。不知怎么写的。后记中是否把“鸟”写成“乌”了?</div>
陈老师,那就是“鸟”字,可能是那种字体看起来像“乌”,我打字用的是拼音,不会这样错的。
作者: yinhong86115    时间: 2010-8-15 10:40

引用:
原帖由 麦子 于 2010-6-12 11:24 发表
又是一个六月,芒种已过,家乡的麦子黄了,布谷鸟开始叫了吧……校园里,又是一场离别。铁打的校园,流水的人,离开大学校园一年了,在恩师的博客上,偶然发现了一年前的留言,那时论文刚写好,希望得到老师指导。论 ...
向优秀者看齐!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9 23:32

“我的论文写完后,第一个,就想给我的母亲看看。我的母亲,就像我在课堂上听到《扯络络》一样,惊奇地发现,原来这种鸟,竟有那样的神奇。”

这是多么美丽而神圣的一幅画呀!
一个孩子,读书走到了这么专的程度,还轻松而纯洁地返身去告诉母亲,真是一棵闪光的苗苗呀!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