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校内网上出现支持郭德刚的folk event~~~
[打印本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9 23:30
标题:
校内网上出现支持郭德刚的folk event~~~
前几天看郭德刚相关批评新闻的网友留言和评价,基本上留言的都是批评的声音,但是在评价一栏中却出现了有意思的现象,选择反对郭德纲的有2万多人,选择支持郭德纲的反倒有3万多,这几天数字变化没,我没去看。今天看到校内网上悄悄的发起了支持郭德纲的活动,网友们可以通过传一些恶搞的图片或发表评论来参与活动,活动链接:
http://event.renren.com/event/1000162
。我称之为“民间行动”——folk event.
其实从这些细微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之前的批评声音大多来自于“精英阶层”,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上层阶级,比如文化部,央视,各级党报,文化报以及各大权威网站,还包括了著名的时事评论家,文化批评者,乃至于民俗学论坛的诸位文化学者。
但是最近两在“民间”(网络上的或现实中的),我们却看到很多支持郭德纲的具体行动,比如北京街头出现支持郭德纲的文化衫,一些喜欢郭德纲相声的人开展的一些网络支持活动,这些人恰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与“精英”相对的最底层的文化消费者(当然可能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是最下层的),他们所代表的不是官方话语,不是权威评论,也不是专家的理想思考;他们代表的是实实在在的喜欢和不喜欢。
说白了,支持郭的网友们就是他的粉丝加上对他的相声及电视节目有着共同文化体验的群体,他们没有道德批评的语境,不需要把郭德纲这个事情和低俗和缺德联系在一起,因为郭德纲曾经带给大家的快乐就一直是这样的方式,在面对批评的时候,郭德纲同样采取恶搞,开玩笑,无奈甚至谩骂方式,人们觉得没什么可以惊讶的,哪怕他是一个公众人物。如果郭此时很正儿八经的,像个绅士一样的出来道歉,到BTV到央视到文化部求情,求各位豪侠不要封杀他,人们反倒会觉得他这个人恶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郭德刚展现了他最真实的一面。
再回到精英与民间的概念。作为精英群体的代表,大家的评论当然会尽力的往传统所认为的道德价值观上去考量,这无可厚非,也是必须的。如果不这样靠,那批评者就不是精英。但是最近的支持活动就不同,大家不是精英(也许很多人实际是精英中的精英,但网络隐去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从一个文化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个普通的德云社的观众,或者一个享受后现代文化的网民,一个新闻受众,一个平头百姓,一个看过郭德纲电视节目的农民,一个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油头,一个俗里俗气的小市民,一个爱吹牛逼的二杆子,一个宽厚平和的老实人,一个没有太多观点的老好人……这些人在支持郭德纲,也许很多人并未实际参加支持活动,比如没有上网的农民,但他们起码来说不会像前面的精英人物那样那么反感郭德纲。我可以相信:他们要是在深入思考一下,在稍微升华那么一点点,或者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认真一点”,他们也会说郭这个人怎么这么缺德,怎么这么没素质。但是普通人毕竟不是精英,他们往往就缺那么一点“升华”,不上升一个层次,觉得他没什么,也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前几天的道德批评都是上升到恰到好处的一个层次,刚好很多媒体和个人的价值观都在这个层次,所以出现了“封杀盛况”。但是如果我们上升一个层次后,再上升一个层次,觉得这件事也不过如此,不必兴师动众,所以又出现了支持郭德纲的行为。
由这个事件,我们可以总结,民间阶层与精英阶层的“冲突”是必然的,郭德纲刚好代表大多数人的民间阶层,所以我想他肯定不会被杀死的!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12 15:59
标题:
原创文章 居然没人踩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8-12 16:27
顶!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12 17:42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8-12 16:27 发表
顶!
谢谢车老师,
由于没人顶,按照版规被移动了~~~
其实鼓励原创只是个幌子
,观点可以原创,跟帖原创好,但帖子原创往往不具有吸引了,因为从传播学角度讲,受众不会一下子对一个陌生的 言语符号 产生兴趣。我曾经发的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学学科问题的帖子,过了半个月没人理睬,我自己移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去了,后来施老师转帖回应之后,我觉得有戏又移回话题讨论~~~哎!
我喜欢笛威的那个搞法 “华丽的转载线————————————————————”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0-8-23 21:29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