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人大課程:物與心 [打印本页]

作者: 任双霞    时间: 2010-8-8 10:38     标题: 人大課程:物與心

物与心——神话学、历史学与人类学王铭铭《物与心——神话学、历史学与人类学》课程将有选择地结合神话学、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有关论述,探讨物文化史、心态史、人类学综合研究的可能与意义。
本课程的观念本位是中国的,它将以古代中国思想中心-人-物混融的观念为理论与方法的思想出发点,不过,课程的具体内容,却主要为西方神话学、宗教学、结构与历史人类学关于物、神圣性、宇宙论与人论的成果。 课程的这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征,固然是中国学术的某种文化-心理“分裂”的表现,但我相信,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惟有直面这一“症状”、诠释这一“症状”、运用这一“症状”,方可养育出具有世界意义的“本土成果”。
课程的综合性,亦有另一层次的价值,特别是将有助于学生把握我们并未深知、却与人类学与文化史的深度理解紧密相关的思想与研究方法,而这些思想与方法,将有助于我们在中国思想土壤的基础上,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 黄宗智先生在“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一文中指出,“一条有效的进路是西方社会科学与中国历史的反复对话。社会科学具有众多理论模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新鲜而又符合中国实际的概念。但我们不应满足于把中国实际当作西方理论的测验场地,只简单地要求证明其正确性,抑或证明中国的独特性。我们需要的是根据中国经验来创建新的理论概念。”本课程之设置,主旨亦在于表明社会科学普遍与特殊的二分逻辑已导致严重问题,研究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另寻他途。
课程安排
课程分十二个部分,各部分之任务,仅有个别可在一次课中完成,但多数,则可能要分二三次课中完成。授课人将依据选课学生及阅读、讨论进程的具体情况,对课程的进度进行安排。 上课以席明纳(seminar,费孝通译)为主,讲解为辅。选课学生应在浏览所列著作的多数基础上,精读其中一些部分,并在上课时,加以讲述、讨论、辨析。
讨论主题与阅读书目
第一 导言:背景与态度
1.王铭铭:《没有后门的教室:人类学随谈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 神话学中的物与人
1. 列维•斯特劳斯:《嫉妒的制陶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 三种分类学,三种伦理学
1.列维—斯特劳斯:“类别、成分、物种、数目”,载其《野性的思维》,商务1997版,第153-181页。
2.利奇:“语言的人类学:动物范畴与骂人话”,载《20世纪西方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1995版,第331-362页。或:Edmund Leach, Anthrop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animal categories and verbal abuse, in E.H. Lenneberg e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Cambridge, MA,1964。
3.道格拉斯:“《利未记》的憎恶”,载《20世纪西方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1995版,第322-330页。 或: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Routledge, 1966.
第四 物、交换、神圣性
1.莫斯:“总体呈献体系的延伸:慷慨、荣誉与货币”,载其《礼物》,上海人民2002版,第44—136页。
2.西美尔:“价值与货币”,载其《货币哲学》,华夏2002版,第20—39页。
3. Natalie Zemon Davis, The spirit of gifts, in The Gift in Sixteenth Century France, Wisconsin, 2000, pp.11-22.
4. Annette Weiner, Inalienable Possessions: The Forgotten Dimension, California, 1992, pp.22-43.
5. Luc de Heusch, The symbolic mechanism of sacred kingship, Man, Vol.3, No.2, pp.213-232.
第五 政治经济学与文化学
1. Igor Kopytoff,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fication as process, in Arjun Appadurai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pp.64-95, Cambridge, 1986.
2. Mark Mosko, Inalienable ethnography: keeping-while-giving and the Trobriand case, Man, Vol.6, No.3, 2000, pp.377-398.
3. Arjun Appadurai,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in his edit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ambridge, 1986, pp.3-63.
4. Sydney Mintz,甜蜜之权力与权力之甜蜜,《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二期,第143—164页。
5. Sydney Mintz, Finding the individual in the global, Asian Anthropology, Vol.3, pp.1-12.
6. 萨林斯,资产阶级的思维:西方社会作为文化,《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人民2002版,第216-264页。或Marshall Sahlins, 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Chicago, 1976.
第六 灵与肉:“人作为物”的西方论述
1. Maurice Bloch, Almost eating the ancestors, in his Ritual, History, and Power: Selected Papers in Anthropology, Athlone, 1989, pp.166-186.
2. James Watson, Of flesh and bones: the management of death pollution in Cantonese society, in Maurice Bloch and Jonathan Parry eds., Death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Life, Cambridge, 1982, pp.155-186.
第七 神圣性:世界想象、符号学与社会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奥托:《论神圣》,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
3.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八 神话、神-王、英雄与历史
1.杜梅齐尔:《神话与史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韦尔南:《希腊人的神话与思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韦尔南:“方法的问题——与卡文与戈德利埃的对话”,《神话与政治之间》,北京:三联书店,2005。
第九 神-王与他者中心的历史观
1. 王铭铭:“朝圣:历史中的文化翻译”,乔健、李沛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台北: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2.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及意义》,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萨林斯:《历史之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萨林斯:陌生人-王,或者说,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九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5.萨林斯:整体即部分:秩序与变迁的跨文化政治,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九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第十 关系与文明体
1.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谢和耐:《中国人的智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十一 物哲学、人物观、文化史、人生史
1.王铭铭:《心与物游》,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铭铭:《人生史与人类学》,待版。
第十二 相关民国著述研讨
1. 严复:《天演论》上卷,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见《梁启超全集》第六册第十二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 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5.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江绍原:《发须爪》,上海:开明书店,1928。
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 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9.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见其《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1. 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见《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
12.黎光明、王元辉:《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台北:中研院史语所,2004。
13. 杨堃:“葛兰言研究导论”,见王铭铭主编《西方与非西方》,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4. 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17. 费孝通:《花篮瑶社会组织》,见其《六上瑶山》,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8. 林耀华:《凉山夷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from:http://www.lishiyushehui.cn/modu ... hp?ac=brief&course_id=1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