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寻访非遗传承人”(12):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道情传承人朱顺根 [打印本页]

作者: 灰满襟    时间: 2010-8-5 15:55     标题: “寻访非遗传承人”(12):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道情传承人朱顺根

面前的老人,宁静地微笑着。


  他就是朱顺根,金华澧浦人,今年69岁,与道情相伴将近54个年头。(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初次相见,老人显得格外平静:一件白色的背心,让他看起来特别地精神;那双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双眸,神采奕然。阳光很好,从窗外照进来,透过经年的尘垢,落在老人的背上,让他有眼疾的双目,陷入了更深的阴影当中。


  道情艺术从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道情艺人有的在茶楼坐唱,有的走村串户演唱。道情的伴奏乐器极为简单,仅依靠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边唱边击。鱼鼓与竹板节奏相配,使得演唱更有韵味。


  而金华道情则是一种用金华方言 说白加唱 的叙事曲艺。因多唱地方新闻故事,故俗称“唱新闻”,又因其内容常常劝人行善,也称为“劝世文”。


  朱顺根老人一生命途多舛,幼年时家境贫寒,五岁因病失明,迫于生计,十五岁的朱顺根初次接触道情。从此,便和道情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其中的故事或悲或喜,就这样走过了54年的艺术人生。


  在以往,道情的演唱者多为盲人或者跛足的残疾人。出于对道情的喜爱,也为了谋生,年幼的朱顺根开始学习道情,师从当地著名道情艺术家夏云登。夏老凭借着喉咙好、记性好、筒拍得好、长相好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朱老的从艺之路充满心酸,然而在击节而唱的嬉笑怒骂背后,谁又能了解其中的坎坷与艰辛呢呢?


  然而道情之路的坎坷远远不止于对艺术的严苛要求。20世纪60年代,文革开始,破旧立新的运动中,传统道情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所谓破除迷信的鼓动下,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被销毁,禁唱,许多优秀的道情艺人也遭到了批斗。传统道情的根基被拔了起来,观众心中能引起共鸣的那一个个传奇消失了,故事里也不再有匡正人心的因果业报以及惩恶扬善的力量。道情只剩两件乐器的空壳,失去了灵魂。道情艺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落魄……


  原本以为可以一生走道情路的朱顺根老人,在当时如此压抑的年代,连生存都变得极为困难。每天唱道情的收入只有几角,甚至几分。


  当然,再黑再深的夜也无法阻挡星辰的璀璨,走出动荡,行至今日,道情对于朱老,除了心酸坎坷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喜悦……


  道情与朱老,相互陪伴了一生。这一张张奖状,净是老人苦中带笑的泪水以及他艺术人生的最好见证。


  朱老目前有已有徒弟四人,平日里师徒几人同台献艺,相互切磋,对于自己执着一生的道情艺术后继有人,老人显得格外开心。谈到收徒标准,老人表示现在和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去,道情的演唱者多为盲人或者跛足的残疾人,而且女性艺人较少;而如今他现在四个弟子都是健全人,徒孙甚至是一个12岁的女孩。


  现在老人的生活很平静,喝茶散步,与邻里闲话家常。每周二四六,前往孝顺和风剧社演出 ,成了老人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岁月模糊了朱顺根老人的面容,却模糊不了他清越的嗓音和独特的唱腔。固定的演出场所和熟识的观众,让老人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道情正盛的时光……


  快乐之余,老人的眉间却也流露出了一些愁绪。走到二十一世纪,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道情艺术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从艺人员的老龄化和观众的老龄化,都是当前存在的问题。道情艺术的革新之路,也不知道何去何从。从原先的一曲红绡不知数到现在的门前冷落鞍马稀 。这其中的惆怅,也只有老人冷暖自知了。


  道情艺术与老人一样,行至暮年,传承和发展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说到道情的困境,老人的脸上并没有显出愁苦,在他庞大的记忆里,除了讲给别人听的故事和自己的往事以外,还有一些温暖的眼神,在道情日渐湮灭的时候,是他不愿停顿的回忆。


  老人的歌声经了岁月的浮沉磨砺,传来道不尽的苍凉。若干年后的人们,是否还能听见这渐行渐远的道情声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