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晨光】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
[打印本页]
作者:
ClariceChen
时间:
2010-7-31 14:20
标题:
【晨光】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
两年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刚在中央电视台落下了帷幕,人们普遍关心的是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民族声乐今后的发展。应当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音乐工作者在发掘我国各民族音乐的宝库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黄梅戏《天仙配》和歌剧《刘三姐》、《洪湖赤卫队》以及大合唱《长征组歌》等的创作和演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后,民乐界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曲目和剧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奏人才。但就民族声乐来说,我认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借鉴西方技法的同时
坚持民族唱法
世界各民族在唱歌时都有他们自己的演唱方法,记得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波兰的玛佐夫舍歌舞团就来我国演出过,并曾受到我国观众极大的欢迎。他们演唱的波兰民歌都是用他们的民族唱法唱出来的,他们独特的“土嗓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的一些优秀的民歌如《小鸟》、《小杜鹃》等当时很快就被译成了中文,在人们中传唱,直到今天依然是那么优美和动人。
在我国,民族唱法这个概念当然是早就有的,一经在影响极大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提出,尤其是在2006年举行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首次出现了我国各民族原声态歌曲的演唱比赛后,使得人们对于民族唱法这个提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我国各民族的原生态歌曲因为是用他们的“土嗓子”唱出来的,不掺杂任何外来的因素,而且他们演唱的歌曲也是他们所在的那个地区的民歌,所以这是地道的民族唱法。但我们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听到的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都是我国的词作家和曲作家写的,歌手的演唱根据演唱评分标准的要求,大都采用西方的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在西方,固然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演唱方法。但要使我们的声乐进一步民族化,单靠展示这种技法是远不够的,一定要大量吸取我国的戏曲、民歌特别是原生态音乐这些民族自己的瑰宝。我国的戏曲、民歌和原生态歌曲的演唱方法和西方的美声唱法不一样,但它们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如戏曲方面的京剧、越剧和黄梅戏等已经成了我们的国粹。原生态的演唱来自民间,它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的展示更让人们耳目一新,如极受观众欢迎的湖北土家族撒叶儿嗬组合的歌手虽然都是一些农民,但他们的《巴东石工号子》等无伴奏的表演唱无论是高腔演唱、伴舞还是整体配合上的功力,都达到专业团体难以企及的高度。云南文山坡芽歌书山歌队的男女歌手演唱的坡芽情歌《哪里鹧鸪叫》是那么抒情动人,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美的享受。他们的那部古老的歌书中有八十一个图案,每个图案都代表一首情歌,有的情歌唱道:“天上有满天的星星,只有月亮出来,才是最光明的。地上有无数的人,但我只爱你一个人。”这是多么质朴而又深情的表白。蒙古族女歌手其其格玛的蒙古长调近年在少数民族民歌的演唱中,更是少见的天籁之音。还有其他各民族的许多原生态歌曲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歌曲虽因其影响的地域狭窄、发声方法独特且大都是用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来演唱的,在广大群众中难以普及,但通过学习它们高超的技艺,不仅能丰富我国民族声乐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方法,也使我们的作曲家和歌手能够写出、唱出更符合我国各民族审美情趣的作品。
到民众中去吸取营养
我们的音乐家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喜怒哀乐,才能创作出他们喜闻乐见、能在他们中广为流传的歌曲。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为流传的歌曲《松花江上》和《黄河大合唱》以朴素的语言和优美深沉的旋律,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我们民族的苦难和抗争,今天唱起来,依然感到无比的震撼。新时期的一首《天路》既有西藏音乐的特色,又充分反映了藏族人民融入祖国大家庭的喜悦心情,他们在歌中深情地唱道:“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祖国的温暖送到了边彊”, 打动了我国各族人民。现在这首歌除了独唱,又编成了各种形式的合唱,在群众中流传很广。
声乐作品也像其他文艺作品一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当评委问湖北撒叶儿嗬组合的领唱,他们的歌是向谁学的时候,他回答说是湖北神农架的这条江和江上的纤夫教会了他们唱歌,这是多么朴实而又真挚的答案。其实,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展示的几乎所有的原生态演唱,都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生活、劳动和大自然。这些歌手大都是农民和其他行业的劳动者,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少数上过高等音乐学府。唱歌是他们生活和劳动中的需要,在实践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演唱技巧和创造能力,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终于结出了硕果,因此他们的原生态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普及阳春白雪类精品
此外,一些属于阳春白雪的艺术精品难以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和普及,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为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除了一些职业的声乐创作家要进一步地研究戏曲、民歌和原生态声乐并从中吸取营养外,一些音乐院校的声乐系也要对学生进行戏曲和原生态声乐的教育,还可以聘请一些戏曲方面的专家和各民族原生态歌手的代表来音乐院校讲课和示范,把他们对民族声乐的理解和演唱技巧传授给年轻一代。与此同时,这些原生态歌手在学校也可以学到他们原不具备的乐理知识和美声唱法,使他们的原生态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何使掌握民族唱法的歌手唱出自己的风格,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原生态歌手来说,他们的演唱都有自己的风格。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的通俗唱法也很强调个性的表现,但是民族唱法却经常流于千篇一律。其实有些优秀的歌手是有他们个人风格的,如藏族歌手泽旺多吉和蒙族歌手其其格玛在掌握藏族或蒙族声乐上,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样就应尽量保持他们原有的演唱风格,因此声乐创作家们也有义务为像泽旺多吉和其其格玛这样有鲜明特点的歌手创作适合他们演唱的优秀歌曲,使他们的风格得到进一步发挥。总的来说,我们民族声乐的发展既要吸取外国声乐艺术的精华,又不能失去我们民族的多样化风格,检验一个声乐作品的优劣,就看它是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能不能在人民群众中永远流传下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