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与车前子交流对于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30 14:07     标题: 与车前子交流对于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看法

车前子在话题讨论论坛上发了一张贴子,希望权威人士解释一下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等概念,我不是权威人士,所以也不怕献错出丑,颇为冒失地作了一些简要的回复。我的基本观点是,不能把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二个概念混为一谈,我举出了三个用以区分二者的理由,引如下:


  其一、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民间文化着眼于共时;
  其二、民俗文化有“上以风化下”的“化成”之意味,民间文化则主要是草根精神之“养成”。
  其三、民俗文化具集体性,为一方民众所共享。民间文化则不排除个人绝艺,甚至为个人独占。


        
        这些说法至为简略,还是需要另加说明。

  第一、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是说民俗文化的形成需要一段时期,有学者认为以当今的社会发展速度,也不能少于30年的沿习,比如春晚。但民间文化却可以产生于当下,比如手机短信文学,实堪称为一种产生于当下的民间文化,但它尚不能形成民俗。

  第二、关于民俗文化有统治阶层“化成”之意,以与民间文化之由民间“养成”进行区别,可能会引起较多争议,致人迷惑。我特别要做一些解释。以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学者,提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的经典定义,并且明确指出它是在“官方”之外的。这一观点影响甚众。我个人觉得,在民俗这个问题上,并不需要特别强调官方和民间的对立,因为民俗的起源、演变、沿习的历史,本来就是官方和民间相互之间生克制化的过程,唯其如此,我们来研究民俗史,才可能有更多新发现。

        后溪男孩见到我回复中的“上以风化下”之句,遂疑。我又做了一个引经据典式的回答:

      “上以风化下”出自《诗大序》(又称《毛诗序》),这里的“风”,本义指《国风》,泛指《诗三百》,因《诗三百》多出于民间,也可系于风土人情。在《诗大序》中,“上”指统治阶层,“化”的本义是“教化”,所以这句话的原意可理解为:统治阶层用《诗》来教化民众。

     我将这句话与民俗之“化成”关联起来,是因为历代形成的民俗,的的确确还有官方统治阶层“化成”之功。《汉志》中说:“民性有刚柔缓急,系水土之风气,谓之风;好恶取舍,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清人余治《庶几堂今乐自序》中说:“甚矣,乐章之兴废,实人心风化转移向背之机,亦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也。周子《通书》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云:‘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于治者远矣。’”欲以乐章移风易俗,统治阶层的力量殊为巨大。所谓上有所好,下亦从之。

     举个玩笑性的例子,近几年我们的领导爱玩扑克牌的“干瞪眼”游戏,结果我们学院的大多数同事都爱上了这个游戏,几乎每逢聚宴必玩,演成院俗……。



        上引《汉志》及清人余治所说,为我读书过程中所作笔记,所以引来极为便利。为进一步巩固我的看法,我再引《说文解字》之释“俗”。《说文》释“俗”有两层意思,一是“习也,凡相效谓之习,系水土之风气。”一是“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可以较明显地看出民俗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当系于水土风气和君上好恶。既然如此,民俗文化自然不能仅仅框定在民间这个空间中。

         车前子因我回复中有皇帝及其三宫粉黛也要赶节俗吃粽子,并且还吃出更多花样来的说法,提出“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即达官贵人和皇帝过端午,搞更多花样的赶节俗吃粽子,就既非民俗文化,也非民间文化了。或者说,过端午吃粽子等活动,在民间属于民间文化,在贵族官绅和皇帝那里,就属于贵族和宫廷文化了。”显然,如果我关于吃粽子的戏说,引出车前子这番感想,实是我言之不慎以至误人,我的本意,可不是要引出这样一段非此非彼或非此即彼的感想。话题本身是关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概念的理解的问题,我想,还是得回到这个正题。我说民俗文化有官方“化成”的意义在里面,并不否定它还有很多同样是民间“养成”。只不过,相对于“民间文化”来说,民俗文化的官方“化成”之功要明显得多,而“民间文化”,与官方“化成”则没有什么直接的干系。


  第三、关于民俗文化具集体性,为集体所共享,而民间文化,特别是某些民间绝艺,常常为个人所独占。

        民俗的集体性,这也是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讲得很清楚的,不用我多说。我想另外说明的是这个“共享”,也可能会造成误会。因为当民间文化进入宫廷大院,为达官贵族所享用时,它似乎也被共享了,既然被共享了,是否可以视之为民俗文化呢?仍然不能,因为它们只是作为一个客体被达官贵族所欣赏,达官贵族只是看客,是他者。但民俗文化在这点上不同,高墙深宫中过中秋,过端午,帝王嫔妃及将相们也是积极参与者,是民俗大舞台上的主角,他们不是作为看客而存在于民俗文化中的。

        至于民间文化,既可以为集体所共享,也有可能为绝艺传人所独占。更重要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演变为举国趋鹜或举族而动的民俗,而只是在小范围内沿习承传。

  鉴于此,民俗文化不等于民间文化,对二者进行区分是必要的。

  盛夏苦暑,昏昏噩噩,出言谬乱,敬请批评。





[ 本帖最后由 柳倩月 于 2010-7-30 19:01 编辑 ]
作者: 李汝宾    时间: 2010-7-30 14:44

认真学习了,也下载下来保存了。
收获良多,感谢柳老师。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7-30 14:45

待愚慢慢消化。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7-30 20:57

疑问一: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民间文化着眼于共时?



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是指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传播,民间文化着眼于共时,似乎并不能囊括所有的民间文化.那些流传于民间的传说谚语寓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可谓不短,也被称为民间文学.你能说那些久远的民间文学不属于民间文化吗?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7-30 21:27

区别概念从内涵和外延入手

概念的内涵指概念的原始介绍和概念,外延只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对于概念的掌握和应用,总的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
比如,人这个概念,内涵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就是所有的人类.但是概念如果是"男人",那么内涵就比"有理性的动物"多了一点,就是"雄性的有理性的动物",而其外延就不是全部的人类了,就要排除其中的女人.如果概念是"老男人",那么内涵又要再加入年龄的因素,进一步扩大,而其外延就要在排除了女人和年轻的男人之后,才能符合要求.因此,内涵越大,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小,外延就越大.换句话说,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多,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少;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少,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多。

理解了内涵和外延,我们来区分"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的区别就有了依据:
民间文化(folk culture)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民间文化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它的范围应该包括:
口头民俗学(口传文学)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谜语、绕口令、民间歌谣、史诗   风俗民俗学(仪式庆典)   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婚丧祭祀、迷信、游戏、民间舞蹈、民族音乐   宗教民俗学(信仰寄托)   民间宗教、佛教、道教、灵魂转世、妖怪、占卜、巫术、民俗疗法   物质民俗学(常民生活)   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俗服饰、民间建筑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7-30 21:38

如此看来,民俗文化的外延包括了民间文化的内容.其内涵小于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可以说是"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缩写.这样一分析,自然就能发现:民间文化内涵大,外延小,而民俗文化内涵小,外延大.民俗文化的范畴自然就包括了民间的民俗文化.

以上文字只是在线的一点思考,以和大家商讨.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30 22:01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7-30 20:57 发表
疑问一: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民间文化着眼于共时?



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是指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传播,民间文化着眼于共时,似乎并不能囊括所有的民间文化.那些流传于民间的传说谚语寓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可谓不短 ...
我这里说历时和共时,是相对性的。说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目的是要专门强调民俗形成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过程,相对于民俗文化来说,民间文化的产生并不要求必须具备这一点,的确,很多民间文化是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但也有很多民间文化可以在当下迅速地发生,比如我举的手机短信的例子就是这样的,但目前显然不能将手机短信视为民俗文化。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化,在历史上,可能会在某一个时期产生,也可能在某一个时期消亡,甚至来不及等待典籍或其他媒介来记载就消亡了,这就有必要用共时的眼光来分析民间文化。倒是民俗文化,因为是历时性的,沿袭传承也就更为稳定。

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化交叉的部分,既具历时性,也具共时性。由于在这里讨论的目的是要找出二者的差别,也就只能相对而言了:)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30 22:10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7-30 21:27 发表
区别概念从内涵和外延入手

概念的内涵指概念的原始介绍和概念,外延只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对于概念的掌握和应用,总的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
比如,人这个概念,内涵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就是所有的人类.但是概念如果 ...
马老师是严格地按照概念的定义方式来进行区分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具有科学性。结论是“民俗文化的范畴包括了民间的民俗文化”,这个结论好象有点循环解释的味道,不过按照马老师将“民间文化”解释为是“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缩写的思路,那么它应该算是一个正确的结论。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7-31 01:00

我也只是在线思考了下,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加精确的解释吧.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7-31 23:23

田老师这次 关于 民俗文化精英形态的论述 乃真知灼见,可惜没时间,有时间我一定也想柳老师这样分析分析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7-31 23:24

柳老师九月份可是要去读古代文论的呀,对民俗文化还这么钟情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8-1 13:28

兴趣中总有其自己的思路。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8-1 16:41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7-31 23:24 发表
柳老师九月份可是要去读古代文论的呀,对民俗文化还这么钟情  
其中真有相通的部分,古代文论的基本功就是必须做文献调研,阅读古籍文献的过程中,我难免多长了一只眼睛,留意中国古代关于“民俗”方面的讨论,多少还是有些发现,比如西方民俗学的某些理论体系和方法,可能不适用于研究中国古代民俗文化。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1 21:22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0-8-1 16:41 发表



其中真有相通的部分,古代文论的基本功就是必须做文献调研,阅读古籍文献的过程中,我难免多长了一只眼睛,留意中国古代关于“民俗”方面的讨论,多少还是有些发现,比如西方民俗学的某些理论体系和方法,可能 ...
老师真知灼见,当我们用外文阅读西方文献时会发现其语境完全和我们通产使用翻译后的理论不大一样,尤其是您说的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其文化形态,结构都不能简单的拿西方的理论来解,希望老师在博士期间能带给民俗学或民间文学一种新的阐释方法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8-12 09:51

学习收藏!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