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小沈阳“最低俗”是整个社会的折射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7-29 14:29     标题: 小沈阳“最低俗”是整个社会的折射

评论:小沈阳“最低俗”是整个社会的折射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9日 09:10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小沈阳“最低俗”是整个社会的折射

  去年,他现身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当晚虽没有“黄段子”,这名新人还是穿了一条裙子,他称之为“苏格兰裙”。于是,在这台晚会的6亿多观众面前,小沈阳一炮走红。美国《新闻周刊》最近刊登文章,点名小沈阳是“最低俗的中国人”。(7月28日《新快报》)

  -李甘林(教师)

  坦率地说,美国《新闻周刊》最近刊登文章,点名批评小沈阳是“最低俗的中国人”,这既客观,公正,一点不夸张,也不过分,同时还很契合中国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审美情趣——近年来,国内对赵本山和他的团队明显带有歧视、忽悠残疾人、肥胖人等弱势、边缘群体的小品非议、抨击不断,也纷纷要求央视谢绝其团队继续“领衔”就是明证。


  记得几年前,赵本山吆五喝六飞赴美国巡回演出,虽然赵本山本人一再自我拔高、表扬和自我表扬,怎奈美国观众的批评似乎多于赞扬。更有纽约华人痛批二人转“下流”。纽约作家毕汝谐和纽约律师陈梅都炮轰赵本山团队的二人转表演内容低俗,并奉劝赵本山别再把二人转带出国丢脸。

  因此,笔者觉得,《新闻周刊》这篇专访与其说是“矛头”对准小沈阳的,倒不如是对中国国内多年来一种低级、庸俗甚至下流文化大行其道,甚至不断荣登一些大雅之堂,被一些权威媒体视为“瑰宝”这一怪现象的不客气地批评,并对此现象流行、甚至被追捧的一种深刻担忧。

  既然如此,我建议,不管小沈阳是一人做事一人当也好,还是为其师傅顶包(代其受过)也罢,都无需再作无谓的辩解,而理当认真倾听,只有把这种善意而并无恶意的批评认真听懂了,并且入脑入心了,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才能使个人素养和演艺事业有文化、上档次,也才能更上一层楼。

  最后,套用小沈阳在《不差钱》中的一句台词馈赠给他:对于美国《新闻周刊》的批评,你完全没必要特别窝火、焦虑和感到难堪。如果实在不乐意听,我想,这批评,其实也像眼睛,一睁一闭就过去了,嚎!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7-29 14:30     标题: 美《新闻周刊》点名小沈阳:最低俗的中国人(图)

2010年07月27日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7日电 小沈阳以男扮女装及低俗喜剧为卖点,两年前突然爆红,如今成为娱乐圈人气明星。但美国《新闻周刊》日前刊登文章,却指点名小沈阳是“最低俗的中国人”。

  台湾“今日新闻”消息援引《新闻周刊》文章说,外表上看来,小沈阳很谦虚礼貌,很难想象他画着大浓妆、带着发卡、穿着礼服在台上讲喝啤酒、下流笑话、活蹦乱跳、大喊大叫的样子。最近一次演出中,他穿着帝王式的丝质长袍,却背了一个粉红色的Hello Kitty的书包。

  文章分析说,这种现象来源于中国对性愈来愈宽容,黄腔段子和跟与性有相关的话题,逐渐走上台面,成为中国公众谈话的内容。中国流行乐队“二手玫瑰”主唱梁龙也经常穿着女装,他说:“这样一个不男不女的角色能登上六亿观众的舞台,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个突破。”

  “我是纯爷们!” 小沈阳在接受《新闻周刊》访问时辩解说:“我只是想让自己的表演逗大家笑而已。””他的追随者也说:““他可以演娘娘腔,也可以演大丈夫。”  


  小沈阳说:“我不知道什么东西是低俗,我只知道观众喜欢我的表演,东北二人转过去的确有黄色内容,但是我的师傅赵本山已经改革过了。现在表演者都实行绿色表演。那是一种健康的喜剧。”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7-29 14:31     标题: 美刊评小沈阳走红现象 称中国社会宽容度远超想象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7日 14:14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小沈阳以唐僧造型与观众见面,博得阵阵喝彩。  中新社发 王志德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更多图片】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7月23日发表文章,认为小沈阳走红的现象表明,中国社会宽容度远超西方想象,主要内容如下:

  在中国,喜剧方兴未艾,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明星之一是一名男扮女装的叫小沈阳的演员。这名29岁的喜剧演员以性别颠倒的着装以及时不时的粗俗之举而出名。小沈阳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那天晚上,他抖的包袱里没有黄段子,但这名新人还是穿了一条裙子———称之为“苏格兰裙”。在这台晚会的6亿多观众面前,小沈阳一炮走红。

  小沈阳一夜成名反映了中国社会宽容程度的变化。下流笑话和其他与性有关的话题———中国人称之为“黄段子”———不再遮遮掩掩。当然,并非所有黄色“内容”都是被允许的。近来,中国大量网站和博客因为有“粗俗或淫秽”内容被关闭。

  私底下,小沈阳很谦逊,甚至彬彬有礼,让人很难想到他会在舞台上讲下流笑话,穿着小礼服、化着浓妆、带着闪闪发光的发卡在台上蹦蹦跳跳,而且还高喊:“我是纯爷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沈阳否认自己不同寻常的舞台形象有任何同性恋暗示在内。他说:“这只是一种逗人笑的表演形式,是为了更贴近真实生活。”


  小沈阳现象主要源自中国的80后一代,但也可以追溯至以前不那么保守的年代。西方人有时候认为中国社会在性方面很保守———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小沈阳表演的喜剧形式———被称为二人转———具有深厚的传统根源和固定程式。与西方站着表演的喜剧不同,在二人转表演中,一男一女(常常是一对夫妻)吵架拌嘴,还有民乐演奏和夸张的用肢体语言表达的幽默。

  小沈阳说:“我不知道什么被视为俗,但我知道观众喜欢我的表演。”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7-29 14:33     标题: 被美媒质疑“最低俗” 小沈阳:观众喜欢我的表演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8日 08:43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两年前的央视春晚上,小沈阳凭借《不差钱》中男扮女装的表现以及那身被疯狂仿效的“苏格兰裙”一炮走红,此后更是频频亮相荧屏、晚会献唱,热力不减,更是凭借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首次触电。

  然而,伴随着他的爆红,质疑声也此起彼伏。美国《新闻周刊》23日就发表文章称,小沈阳为“最低俗的中国人”,认为“小沈阳”现象所掀起的喜剧潮为低俗幽默。

  对此,小沈阳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应称:“我不知道什么东西是低俗,我只知道,观众喜欢我的表演。”

  质疑1


  “以时不时的低俗之举一夜成名”

  美国《新闻周刊》在报道中称,“在中国,喜剧方兴未艾,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明星之一是一名男扮女装、叫小沈阳的演员。这名29岁的喜剧演员,以性别颠倒的着装以及时不时的低俗之举而一夜成名。由此也反映出中国社会宽容程度的巨大变化。以前还被遮遮掩掩视为黄色内容的低俗段子以及与性相关的话题,如今俨然已被端上台面,甚至成为中国公众谈话的内容。”文章中甚至称小沈阳为“最低俗的中国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低俗幽默都能被接受。小沈阳和赵本山凭借他们的声望和能力来规避低俗幽默带来的某种风险。小沈阳就说,他的表演“与政治完全割裂”,且对自己模仿其他明星人物做了严格的限制。

  回应

  “现在都绿色表演” 面对如此有攻击力的痛批,小沈阳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中回应称:“我不知道什么东西是低俗,我只知道,观众喜欢我的表演。”说到低俗内容,他说,“东北二人转过去的确有黄色内容,但我的师傅赵本山已经改革过了。现在表演者都实行绿色表演。那是一种健康的喜剧。”

  质疑2

  “化浓妆、带闪亮的发卡蹦蹦跳跳”

  小沈阳凭借在《不差钱》迅速走红后,随后便在张艺谋执导的《三枪拍案惊奇》中首度触电,赢得不少追随者。一位来自北京的38岁英文教师在看到小沈阳的银幕表现后这样表示:“他可以演娘娘腔,也可以演大丈夫。”

  《新闻周刊》也在文章中称,“外表上看来,小沈阳很谦逊,甚至彬彬有礼,让人很难想到他会在舞台上讲下流笑话,穿着小礼服、化着浓妆、带着闪闪发光的发卡在台上蹦蹦跳跳。”文章认为,这种不同寻常的舞台形象,似乎有同性恋暗示倾向。

  回应

  ”逗大家笑而已“ “我是纯爷们!”小沈阳在接受《新闻周刊》访问时,否认所谓同性倾向的说法。他辩解说:“我只是想让自己的表演逗大家笑而已,是为了更贴近真实生活。事实上,我是模仿老家同村所熟悉的一个男孩子在表演,他的父母很渴望要一个女儿,所以才会按照这种方式打扮他,这与同性倾向并无关联。”

  说法

  分析


  他在家乡是“英雄人物”

  当然,《新闻周刊》也对小沈阳做了一些正面的描述——

  因为出生于贫穷家庭,小沈阳常常在跟随剧团外出表演时睡在火车站的长凳上。他的妈妈也曾是当地的二人转演员,有时会带着小沈阳到别人葬礼上唱歌挣钱。也是从那时起,小沈阳练就出一副如今令不少观众为之着迷的好嗓音。为了“回报”来自同行的嘲笑以及邻居的羞辱,小沈阳还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我年轻的时候,同事曾在我表演的时候嘲笑我并让我滚出舞台,我宁愿被打也不愿意忍受这种嘲笑。”如今小沈阳在家乡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他还在那里为父母修建了新的住所并享受着从未憧憬过的名誉和声望,看看现在到底是谁在笑。

  源自80后,中西喜剧有差异

  《新闻周刊》的文章分析称,小沈阳的爆红,反映出中国社会宽容程度的巨大变化。文章认为,小沈阳现象主要源自中国的80后一代,“我们有时候认为中国社会很保守——但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小沈阳表演的喜剧形式“二人转”具有深厚的传统根源和固定程式。与西方喜剧站着表演不同,在二人转表演中,一男一女(常常是一对夫妻)吵架拌嘴,还有民乐演奏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表达的幽默。二人转以前取悦的主要是东北农民,而美国也有“东北人”。在美国情景喜剧《All in the Family》中,二战退伍老兵、保守顽固有家室的蓝领工人这类角色叫Archie Bunkers,其主要特征是顽固、强壮、纯朴、愚笨,与热爱二人转的“中国东北汉子”极为相似。记者展娟娟

  [小资料]

  《新闻周刊》是一份在纽约出版、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的新闻类周刊。在美国,它是仅次于《时代》的周刊,通常被视作“观点比《时代》更自由”,曾在克林顿性丑闻、“911事件”等负面报道中一马当先。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7-29 14:34     标题: 小沈阳引外媒关注 否认表演传达同性恋倾向(图)

2010年07月28日 15:17 来源:法制晚报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挂出的《最低俗的中国人》文章

  美《新闻周刊》聚焦红人感慨中国社会宽容度 当事人否认传达同性恋信息称只想用表演逗乐大伙儿

  当小沈阳在中国家喻户晓、粉丝无数时,美国媒体却称小沈阳是“最低俗的中国人”,甚至感慨中国人的包容度越来越宽。

  美国《新闻周刊》日前直接以《最低俗的中国人(The Dirtiest Man in China)》为题报道说,小沈阳的红火很不可思议,他以男扮女装和粗俗之举而在中国闻名。“Dirty”在英文中有“肮脏、下流及污秽”的意思,但《新闻周刊》却把这样的词汇用在了小沈阳身上。

  文章说,在中国,喜剧方兴未艾,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明星之一是男扮女装的演员小沈阳。这名29岁的喜剧演员以性别颠倒的着装以及时不时的粗俗之举而出名。


  《新闻周刊》回顾了小沈阳参加去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情景说,那天晚上,他抖的“包袱”里虽然没有黄段子,但这名新人还是穿了一条裙子——苏格兰裙。在这台晚会的6亿多观众面前,小沈阳一炮走红。成千上万的网民去网络上搜索他的资料,他的点击率一下子超过了很多中国名人。

  文章如此描述记者对小沈阳的印象:“在私下,小沈阳很谦逊甚至彬彬有礼,让人很难想到他会在舞台上讲下流笑话,穿着小礼服、化着浓妆、戴着闪闪发光的发卡在台上蹦蹦跳跳,而且还高喊:‘我是纯爷们!’”

  《新闻周刊》在采访小沈阳时,小沈阳否认了他的舞台表演会传达任何“同性恋”的信息。小沈阳说:“我只是想让自己的表演逗大家笑而已,很生活化。我的表演是源于一个我同村的男孩子,他的父母一直想要一个女孩子,所以就把他打扮得像个女孩子,跟同性恋没关系。”

  小沈阳的粉丝也告诉《新闻周刊》:“他(指小沈阳)可以演娘娘腔,也可以演大丈夫。”

  《新闻周刊》认为,小沈阳的出现及红遍大江南北反映了中国社会宽容程度的变化,下流笑话和其他与性有关的话题——即中国人所称的“黄段子”,不再遮遮掩掩。文章甚至把小沈阳现象跟中国的“80后”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当下的中国人已经不再如西方社会眼中那么保守。

  文章还回顾了小沈阳艰辛的成长经历,称他不仅在家乡享有盛名,甚至还为父母盖了新房,现在已是家乡人心目中的“英雄”。文章结尾则意味深长地说:“看看,现在笑着的人是谁?”记者王燕

  相关链接

  美国《新闻周刊》是一份在纽约出版、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的新闻类周刊。

  在美国,它是仅次于《时代》的周刊,通常被视作 “观点比《时代》更自由”,曾在克林顿性丑闻、“911事件”等负面报道中一马当先。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7-29 14:35     标题: 小沈阳被美媒评“低俗中国人” 本山集团:哗众取宠

2010年07月29日 07:48 来源:人民网
  
  
  
  小沈阳表演节目。(资料图片)

  小沈阳两年前通过春晚突然爆红,成为娱乐圈的人气明星,但美国《新闻周刊》日前刊登文章,称小沈阳是“最低俗的中国人”。对此,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刘双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独家回应,“最低俗的中国人”是带有明显哗众取宠色彩的语言。


  刘双平表示,已经注意到了美国《新闻周刊》的相关报道,尊重媒体对公众人物的阐释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意诸如“最低俗的中国人”之类明显带有哗众取宠色彩的语言。“我们还是要感谢该刊关注二人转及小沈阳,同时建议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深厚的民俗文化和二人转近300年的历史。”

  这期《新闻周刊》的文章说,外表上看来,小沈阳很谦虚礼貌,很难想像他画着大浓妆、带着发卡、穿着礼服在台上喝啤酒、讲下流笑话、活蹦乱跳、大喊大叫的样子。最近一次演出中,他穿着帝王式的丝质长袍,却背了一个粉红色的Hello Kitty的书包。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7-29 14:37     标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小沈阳在中国走红不是好现象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9日 10:34 来源:青年报

  顾骏(上海大学教授)

  对于小沈阳被美国媒体指责为中国社会“最低俗的人”,上海大学的顾骏教授坦言不必过于在意。不过,顾骏也直言:“小沈阳身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吸引我的。”

  顾骏认为,目前小沈阳所表演的所谓“二人转”是“挂羊头卖狗肉”,把二人转最基本的精髓要素都抛弃了,“真正的二人转里面必不可少的唱、舞、功夫等东西,现在基本没在小沈阳身上看到,变成了一场插科打诨。”

  顾骏还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的宽容度确实在上涨,但并没有到美国媒体所谓的“超出想象”的地步。“我觉得中国社会对待低俗的宽容度是越来越高了,你去看看湖南卫视的一些节目就知道了。”不过他认为没必要过分在意,“很多事其实是见仁见智的。”


  顾骏同时认为,“演艺界就是供大家消费的”,所以小沈阳面对外界的指责应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何况“关于低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陈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江教授,则从受众的角度分析了小沈阳走红的原因,“赵本山和小沈阳那么火,主要是我们国内对他们吹捧得比较成功,其实,国内不少学院派人士,都认为小沈阳的走红有点问题。”

  陈江一针见血地说:“中国观众群体在接受表演时文化品位在降低”,才是导致了小沈阳在舞台上这种低俗的形象能够出名和走红的重要原因。“现在社会缺失了对于严肃文学作品的评判,反而容忍了对于欣赏趣味下降的宽容。一个社会有些搞笑节目是可以的,但不能成为主流。”

  陈江还认为将小沈阳推向全国舞台的春晚也有一定的责任。陈江坦言:“小沈阳的走红,在中国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只是把‘二人转’艺术中最低级的东西不断地挖掘,这是很可悲的。”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7-29 14:54

对于小沈阳这么一个暴红的娱乐怪胎,真没必要多说什么,说多了脏嘴。中国娱乐界这两年爆炒这个怪胎,美国佬说是中国社会宽容所致,真叫人哭笑不得。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7-29 15:34

最重要的问题是:
大多数(注意,我没有说全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空虚,没有信仰,没有追求,
更重要的是,没有价值准则,
所以,谁能给我快乐我就喜欢谁。

其实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学者故意迎合大众趣味(比如,不了解具体情况,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骂韩国、骂日本、骂美国、骂政府、骂官僚),专门讲些让“民众”喜欢听的话,博取喝彩。
说穿了,这些学者都是学术界的小沈阳。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7-29 16:02

施老师说的那些不了解情况的学术界小沈阳着实可恶。他们误导民众,着实让人鄙视!
至于小沈阳同志的种种表现,我想现在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就是因为他的出现,才有了“大众审美”的新变化,也才产生了凤姐等“世界美女”的出现。
没有信仰,是中国人的可怕之处,在精神极度空虚的情况下,没有寄托,有些人就容易走弯路。言论自由是件好事儿,但是太自由了就会造成反面的效果。现在的人说话胆子越来越大了。。。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29 16:59

他是艺人。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0-7-29 17:15

我还蛮喜欢小沈阳的。
其实看个表演,如果你把它当作生活中的常态,就不会有那么多要求了。小沈阳的表演和饭桌上的笑话相比,要说低俗真是相差无几,不过是他站在台上,上了春晚,成为一个讨论对象,他的表演就非常态了,低俗就变得很刺眼。美国人,包括美国华侨看着那么难受,这个很正常。谁家请堂会不想要个天官赐福六国大封相什么的,男扮女装、讲黄段子这些,喝够了酒自己来就好了嘛!于是,小沈阳这样的就越看越低俗,越看越脏,越看越难以容忍了。
所以,从审美上来讲,我觉得讨厌小沈阳,那是因为太把他当回事了,扩而大之,是太把那些传播他的形象的媒介物当一回事了。当然,以上言论不适用于即使老友相聚,酒足饭饱也不开玩笑,只谈论琴棋书画和国家大事、人文关怀、社会风气等严肃话题的正人君子。
作者: 沙野    时间: 2010-7-29 17:16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7-29 16:59 发表
他是艺人。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7-29 17:40

我在为国人的信息与价值取向感动:
感动A:
这个新闻周刊“很重要”的发言,让我们又一次被“美国大词”所浓罩,我们在想:
小沈阳这回终于被论定了,因为美国老爷都批评他了!

感动B:
小沈阳的表演与走红,其实很多人是不服气的,因为他不是国学系统正规出身的,而且他不怕俗,他还以俗为荣,幸运的只是本山大叔让他上了春晚,所以才那么碰巧的出名了!

感动C:
二人转的成名,实在是本山团队的功绩,这点联系,我们研究民俗的体制内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跟着美国人的眼光走的,包括华侨的批评(因为他们是以京剧为正统艺术标准的)、包括学者的一些评论(对艺人的简化式点评)、包括媒体起哄式的拉人气的炒作(至多是蜻蜓式拉些散乱的引言而已),还有一些好事的看客出身的游客的三言两语,等等,我们无论如何得以二人转的亲友团的名义,去说一些常人的、真人的、东北生活世界的、有点靠谱的、不只是挂着学术牌子显出专家气息的那些话,可能更接近时代与生活,也更接近自己的灵魂。信仰的词不言也罢,因为这个词可能已被学术化了。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29 19:37

如果没有小沈阳,就没有这个帖子,就没有这么多的讨论和思考。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29 19:38

引用:
原帖由 沙野 于 2010-7-29 17:16 发表

???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7-31 01:05

当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时,娱乐的低俗的肯定是最红的............那些地摊上出买的色情书肯定比纯粹的小说和学术著作销量大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7-31 23:21

引用:
原帖由 太阳鸟 于 2010-7-29 17:40 发表
我在为国人的信息与价值取向感动:
感动A:
这个新闻周刊“很重要”的发言,让我们又一次被“美国大词”所浓罩,我们在想:
小沈阳这回终于被论定了,因为美国老爷都批评他了!

感动B:
小沈阳的表演与走红, ...
孙老师这几点我同意,必须研究媒介,必须研究文化批评,同时也必须设身处地的去想,才能把这个现象看透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