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义平]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与节日变迁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0-7-26 23:54 标题: [李义平]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与节日变迁
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与节日变迁
作者:□李义平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0-2-9 15:19:00
节日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下的产物,是人们在特定状态下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是对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毋庸讳言,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自然经济、农耕文明和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形成的,是依附在特定的经济模式上的一种习俗,是人们对当时文化认同的一种载体,承载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例如春节就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春节是相对闲暇的时间,人们利用这个时间祭拜祖先,孝敬父母,走亲串友。春节承载着中国人民辞旧迎新、和谐团圆、顺利圆满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
中国现在是市场经济以及工业化、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人们对节日的看法、人们的节日观念也会随之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仅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也在国际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随着经济基础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都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一些传统节日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不存在了,这样的节日慢慢地就会被淡化甚至被忘记。一部分人开始接受“洋节”,这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传统节日即使被传承下来,也具有了新时代的色彩,例如“大迁移”式的过年、这是过去交通不发达、人们在村子里不相往来时所少有的现象,这也说明春节承载着的文化是深入人心的,这是无需记忆也不会被忘记的。
“洋节”并没有把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全部冲淡,这主要取决于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容易被冲淡,而什么样的传统节日更容易被人们继承下来,越是人性化的节日、越是依然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协调的节日就越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例如每年的春节,火车票再难买人们也要回家过年,说明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是能够得到大家认同的,是任何西方节日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然而中国的“七夕”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比,大概就相对逊色了。严格意义上讲,“七夕”并不是一个什么节日,即使现在把它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也与西方的情人节寓意不同,最初的出发点不同,所涉及的群体和范围也不同。“七夕”蕴涵着一个离别伤感的故事,寓意很有局限性,而西方情人节则更加人性化,因此“七夕”相比西方情人节就显得逊色,容易被冲淡。此外,现在一些“洋节”之所以在中国甚至全球盛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盲目地追求时尚使然,比如很多中国人过“圣诞节”只是凑热闹,并不知道“圣诞节”的由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也不会造成冲击。追求时尚,会使人们迅速地接受很多被认为是“时尚”的东西。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同时文化也会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的工业文明与中国相比,产生的结果就是大企业大都出在美国,而中国大多是加工式的中小企业;与内地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文化不同,浙江利义并重、工商皆本的思想使得当地老百姓有着面对市场经济的传统,市场经济会率先在这些地方发展,并由此推动经济的发展。事实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不在于文化底蕴是否深厚,关键在于蕴涵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如果是重农轻商、官本位、中庸、依附、平均主义的文化,这个国家、地区就会落后。经济与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文化,与传统文化并非相同。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继承其精华,并使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囫囵吞枣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传统文化是不可取的。基于中国的国情,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也是值得商榷的。
谈及“洋节”的经济价值,它能够带来经济收益是肯定的,关键是要看消费的是哪个国家的商品,是哪个国家获得经济收益。中国人过“洋节”大多数是在中国消费,消费的是中国的商品,是中国的商家在赚钱,“洋节”也好,本土节也好,只要是“节”,就能拉动消费;只要是“节”,商家就会抓住机会,其中包括借机炒作。没有“节”,大家都在制造机会;有了“节”,明摆着是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消费会拉动经济的增长,商业炒作也并不会对传统节日造成冲击。其实“土节”和“洋节”炒作的性质是一样的,相比圣诞节等“洋节”的炒作,春节的炒作其实更加厉害,只不过人们对春节商家炒作熟视无睹,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我们保护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与发展“洋节”经济并不矛盾。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了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与节日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理解人们节庆观念的变化,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节日有生命力,而有的节日会逐渐被人们淡忘。
■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本期春节特刊采写工作组:郑巧、吴婷、潘启雯、褚国飞、王宙、耿显家、孔任远、刘方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