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化是一个概念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7-26 17:44     标题: 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化是一个概念吗?

    那天与朋友下馆子,吃饱了没事儿干,就闲聊,很文化地扯到什么是民俗文化,什么是民间文化,扯半天扯不清。还有民族文化、民间文艺什么的,这些在乡下都是很唬人的词儿,但细说起来又都互相拉拉扯扯,查词典、辞海也不甚了了。咱们论坛各位老师全是折腾这个的权威,哪位给咱指点一二? 我先代我那位朋友一起谢谢了。
    下次下馆子,咱先唬他!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26 19:51

顺便也说说“普通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
呵呵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7-26 20:23

我坐在板凳上听解答。。。。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27 08:19

还没有人来解答!
大概讲文化的人都在忙着讲文化的活动吧!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27 09:39

绝对不能理解为一个概念!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分

其一、民俗文化着眼于历时,民间文化着眼于共时;

其二、民俗文化有“上以风化下”的“化成”之意味,民间文化则主要是草根精神之“养成”。

其三、民俗文化具集体性,为一方民俗所共享。民间文化则不排除个人绝艺,甚至为个人独占。

[ 本帖最后由 柳倩月 于 2010-7-30 12:27 编辑 ]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7-27 10:31

能不能说民俗文化包含于民间文化?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27 14:49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0-7-27 09:39 发表
绝对不能理解为一个概念!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分

其一、民俗着眼于历时,民间着眼于共时;

其二、民俗有“上以风化下”的“化成”之意味,民间则主要是草根精神之“养成”。

其三、民俗具 ...
请谈一下“上以风化下”!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7-27 19:04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当然不是同一个概念。
推荐你阅读董晓萍教授的《民俗学讲演录》。上面对这个问题有所阐述。
作者: 山田小子    时间: 2010-7-27 21:40     标题: 标题

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一切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引自《民俗学概论》)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27 23:20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7-27 10:31 发表
能不能说民俗文化包含于民间文化?
我个人的理解,也不能说民俗文化包含于民间文化,这二者在不同的运用域发挥其意义,不能用A包含于B,或者B包含A的思维方式来为它们定位。

可能在这些问题上,我会有些不同的看法,要把二者各自的内涵和范围以及二者之关的关系说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还是可以举个打个比方来说:

端午节是民俗文化无疑,但这一民俗文化并非仅仅属于民间文化,贵族官绅也同样要过端午节,皇帝和他的三千粉黛也要赶节俗吃粽子的,并且还要吃出更多的花样来:)

[ 本帖最后由 柳倩月 于 2010-7-27 23:39 编辑 ]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27 23:34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7-27 14:49 发表

请谈一下“上以风化下”!
“上以风化下”出自《诗大序》(又称《毛诗序》),这里的“风”,本义指《国风》,泛指《诗三百》,因《诗三百》多出于民间,也可系于风土人情。在《诗大序》中,“上”指统治阶层,“化”的本义是“教化”,所以这句话的原意可理解为:统治阶层用《诗》来教化民众。

我将这句话与民俗之“化成”关联起来,是因为历代形成的民俗,的的确确还有官方统治阶层“化成”之功。《汉志》中说:“民性有刚柔缓急,系水土之风气,谓之风;好恶取舍,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清人余治《庶几堂今乐自序》中说:“甚矣,乐章之兴废,实人心风化转移向背之机,亦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也。周子《通书》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云:‘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于治者远矣。’”欲以乐章移风易俗,统治阶层的力量殊为巨大。所谓上有所好,下亦从之。


举个玩笑性的例子,近几年我们的领导爱玩扑克牌的“干瞪眼”游戏,结果我们学院的大多数同事都爱上了这个游戏,几乎每逢聚宴必玩,演成院俗,哈哈……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28 08:05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0-7-27 23:34 发表



“上以风化下”出自《诗大序》(又称《毛诗序》),这里的“风”,本义指《国风》,泛指《诗三百》,因《诗三百》多出于民间,也可系于风土人情。在《诗大序》中,“上”指统治阶层,“化”的本义是“教化”, ...
谢谢,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7-28 10:13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0-7-27 23:20 发表
我个人的理解,也不能说民俗文化包含于民间文化,这二者在不同的运用域发挥其意义,不能用A包含于B,或者B包含A的思维方式来为它们定位。
可能在这些问题上,我会有些不同的看法,要把二者各自的内涵和范围以 ...
谢谢柳老师!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7-30 11:57

请教10楼柳倩月老师:您说,“端午节是民俗文化无疑,但这一民俗文化并非仅仅属于民间文化,贵族官绅也同样要过端午节,皇帝和他的三千粉黛也要赶节俗吃粽子的,并且还要吃出更多的花样来。”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即达官贵人和皇帝过端午,搞更多花样的赶节俗吃粽子,就既非民俗文化,也非民间文化了。或者说,过端午吃粽子等活动,在民间属于民间文化,在贵族官绅和皇帝那里,就属于贵族和宫廷文化了。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30 12:17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7-30 11:57 发表
请教10楼柳倩月老师:您说,“端午节是民俗文化无疑,但这一民俗文化并非仅仅属于民间文化,贵族官绅也同样要过端午节,皇帝和他的三千粉黛也要赶节俗吃粽子的,并且还要吃出更多的花样来。”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即达 ...
我的意思是说:

第一、民俗文化可以由某个集体的全民(这个全民也包括统治阶层)共享,这种共享是一种主体性共享,即参与者自己也是主角。民间文化虽然也可会为达官贵人所享用,这时,达官贵人们则是一个享受型的他者,他们只是观众。

第二、民俗文化中也有一些是起源于宫廷或官方。

鉴于此,民俗文化并不能与民间文化划等号。

达官贵人和皇帝们搞更多花样赶年俗吃粽子的现象,正好说明这些节俗是民俗文化,但却不能说它仅仅是民间文化,因为民间文化的空间的确应该只能是在民间的,而民俗文化的空间可以扩展到庙堂。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可能很多人持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可以互换的观点,但我还是觉得应该进行一些区分为好。二者之间的确在内容上有交叉的地方,但仔细想一想,还是应该存在我在前面所提出的那些差异。

[ 本帖最后由 柳倩月 于 2010-7-30 12:26 编辑 ]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7-30 13:38

“民俗文化可以由某个集体的全民(这个全民也包括统治阶层)共享,这种共享是一种主体性共享,即参与者自己也是主角。民间文化虽然也可会为达官贵人所享用,这时,达官贵人们则是一个享受型的他者,他们只是观众。”

天生愚笨,我还得请教:
您上面这段话中提到“主体性共享”这个词,意思是说民俗文化的特点是它可以供官民一起来进行“主体性共享”,这个共享包括共同“参与”,或主要就是共同“参与”。那么这个“参与”我理解就是指创造、劳作和享受,也就是说官民共同的创造、劳作和享受才是民俗文化的特点。是这样吗?
那么民间文化便没有这个特点,在民间文化活动中,达官贵人(即官)只是享受型的观众,是享用者。就是这个意思吗?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7-30 14:13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7-30 13:38 发表
“民俗文化可以由某个集体的全民(这个全民也包括统治阶层)共享,这种共享是一种主体性共享,即参与者自己也是主角。民间文化虽然也可会为达官贵人所享用,这时,达官贵人们则是一个享受型的他者,他们只是观众。” ...
基本上是这个意思:)我刚刚重新在论坛上发了一张与你交流的主贴,敬请移步
作者: 李汝宾    时间: 2010-7-30 14:40

学习中。。。。。。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7-30 14:48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0-7-30 14:13 发表



基本上是这个意思:)我刚刚重新在论坛上发了一张与你交流的主贴,敬请移步
嗯,俺们辟室密谈去也。
作者: 山田小子    时间: 2010-8-14 12:18

老师们的思考总会给我们意外的收获,感谢各位老师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