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祁建】美术大师与他的“螺蛳壳”——追忆吴冠中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ClariceChen
时间:
2010-7-23 16:12
标题:
【祁建】美术大师与他的“螺蛳壳”——追忆吴冠中先生
6月25日,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走完人生91年的历程,在北京逝世。看到这则消息,我的眼睛湿润了。吴先生那勤俭朴素、虚心好学、平易近人的一幕幕画面,又呈现在我的眼前。吴冠中无疑是当代最杰出的美术大师,而且是继徐悲鸿、林风眠后的最后一位中西合璧的绘画大师。他创作严谨,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撕画”的故事——在其作品日益走红之时,他开始“撕画”,据说仅上世纪90年代,他一次就烧毁了200多幅自己不满意的作品,而那时,他的画作已能卖到每幅上百万港元的高价。这样的态度也决定了吴冠中先生在市场上可流通的作品比很多当代画家要少很多,这也是其作品价格多年来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吴冠中除了其作品为人喜爱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探索不息的宝贵精神,我想这种精神比他作品的影响还要深远,是一种让人震撼的力量。
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7岁时,投身艺术事业。他一生精勤不倦,凭借独特的画风,艺冠中外,成为我国当代书画界的代表性艺术大家。吴冠中是从宜兴走出去的一代大师,他是中国美术界的典范,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在吴冠中的丹青妙笔中,可时时看到家园的色彩和泥土的气息,表现出对故乡故土的浓浓乡愁……
2008年3月,“吴冠中2007新作展”在北京798举办,此次画展的目的就是要跟年轻人进行艺术探讨和交流。在艺术展上,吴老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年轻人,很高兴,于是很风趣地说:“我办展览就像做喜事,你看我也穿了一件红衣服。”他当天果真是穿了一件红颜色的夹克。本来我们对大师是很敬畏的,言行也比较拘谨,但是他的风趣一下子就把他与年轻人的距离拉近了。
吴冠中画作近年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与这些天价数字相比,吴老的家甚至可以用“寒酸”两个字来形容:狭小的空间,简陋的家具,没有任何现代装修痕迹,一切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是真正的蜗居。吴冠中生前,我和他有过交往,在他家里我们看到,他的生活非常俭朴。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艺术创作上,在生活上却是越简单越好。吴冠中曾说:“我家的书房兼画室,画画也好,读书也好,条件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用功。现在条件多好呀,谁家都有照相机,可以拍回来慢慢研究,可是谁有徐悲鸿画的马好呢?我建议画画最好还是实地写生,徐悲鸿当初画马都是实地写生。要多画些反映时代的好画。我提倡洋为中用,把西画的技法运用到中国画中去。”
曾有人戏称吴冠中的住所是“螺蛳壳”,而吴老则称自己的家是一个“下蛋的窝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入住到如今,他已在方庄住了近20年。吴冠中所在的小区,是一座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住宅,小区内有各种小饭馆、理发店、送水站……吴冠中的家就在其中一栋极其普通的旧居民楼内。大概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样一位随手就能画出动辄上千万画作的画家,却居住在如此简陋的一套住房内:80多平方米的面积,分出三房一厅,格局狭小,装修简单,甚至没有任何过多的装饰。客厅的一面墙壁上挂着一幅大画,没有经过任何装裱;一套显然已经很旧的组合沙发甚至都没地方完全摆开,只能挨靠着摆在客厅内。除了几把椅子、茶几外,还有一台款式老旧的电视机摆在桌子上;唯一能让人看出房间主人的则是电视机旁的墙上挂着的一幅吴冠中先生的黑白大照片……
而吴冠中挥毫泼墨创作天价作品的书房则不足5平方米,两个装满画册的简易书柜还占去了大部分空间。吴冠中作画的桌子靠近窗台,面积只比普通课桌稍大一些,椅子与桌子之间勉强能容下一人。
2006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冠中先生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中大原本准备在吴先生家颁奖,但看到吴老的家非常简朴,考虑到现场效果,只好改在了中国大饭店一间会议室举行。
吴老今年以来身体一直不好,经常住院治疗。他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开露面,要么是参加社会活动,要么是到中国美术馆看展览。第一次是今年3月份,我们举办朱德群的艺术回顾展,第二次举办画家乔十光的展览,两次他都是早早到场,前一次是展览开幕前一天来的,后一次展览开幕当天一大早他就来了。吴老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他到现场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为了好好地看画……
他的人品和画品是一致的,包括他在美术界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我觉得他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很善意地去提高大家的审美水平,打击书画界的一些“不正”的东西,树立真正的审美观念。他很有民族精神,不管是从他的文章当中还是作品当中,都能体现出他的民族气质,很为中国人争气。
吴冠中的艺术生命力非常旺盛,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什么困难,他都不气馁: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充满了艺术活力,一直到老都是这样。吴老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笔、情思令人敬服,他把他的情思,把他对艺术的见解和领悟都诉诸笔端,他的文字极其优美,而且表达得生动深情……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