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文化遗产日”,反思比庆祝重要 [打印本页]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7-8 16:33     标题: “文化遗产日”,反思比庆祝重要

编者按

2009年6月13日,我们将迎来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从2008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破坏、忽视文化遗产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请看几位论者的观点。

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各地博物馆推出了系列应节的活动,一派节日的气氛。可越是营造节日气氛,越让人担心:“文化遗产日”会不会弄成一个肤浅的节日?

显然,“文化遗产日”不是节日,或不仅仅是节日。通常的节日过完了,残留下来的是人心经过舒放和整理之后的愉悦,而“文化遗产日”却远远不止如此。它让人们通过这个特殊日子,思考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爱护意识。

因此,“文化遗产日”更应该反思和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和行为,而不是热闹热闹过个节就完了。

文物保护林林总总,总归起来,无外乎有一个文物保护的心,即培养对文物敬重的文化情怀,不是简单地将文物严密地保护在博物馆里就算了。现在许多博物馆的管理经营体制存在误区,或者说对保护的理解存在误区。文物只被秘藏保护而不被使用性地保护,使得许多博物馆变成了藏物馆,只藏不博。比如,陈丹青先生曾经批评中国各大博物馆的馆藏书画珍品,不要说公众看不到、书画界人士看不到,就连博物馆专家有的一生在馆里工作,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都见不到。见不到,不就等于不存在吗?不就等于没有吗?这种状况近些年慢慢地有了改善,有的书画珍品被高科技复制出来展示乃至出售,使文物价值得以泽被社会、造福文化。

有些文物,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还没有进入这种被利用性地保护的视野,比如古琴。古琴近百年式微,懂得它的人已不多,正因如此,才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关注和保护。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代琴家陈雷激用“太古遗音”演奏,重新引起世人对古琴的关注。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古琴的保护关键在于使用,古琴要与人的气息往还相通,才能延长寿命,不但琴的发声效果越来越好,还能使琴本身延年益寿。经常闲置、无人抚奏的琴就是一截死木头,而古琴的材料并非经久耐藏的硬木,恰恰是松、杉、桐等木质较松的木材。正因为经过了历代琴人不断的抚摸弹奏,才使得至今仍有元至唐宋的古琴可以被使用,成为世界乐器界的奇迹。我不知道中国各大博物馆现今还有多少张千年以上的古琴被珍藏着,永远不被琴人抚奏?有的琴还因保护不当、空气湿度等原因,已经两头翘起,像鞋拔子一样,还有的已经开裂或部分糟朽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那些一直被珍藏保护在民间琴人手里的唐宋古琴,由于经常使用,不仅仍然完好,并且能发出无与伦比的美妙琴音。比如赵涛先生收藏的斫于中晚唐、经五代后归宋太祖赵匡胤御用的“复古殿”,今年3月就在深圳成功举办了音乐会;比如高捷先生收藏的宋琴“梅梢月”,原为清黄勉之先生使用,后经管平湖先生之手,属于王世襄“俪松居长物”,前不久在北京霄云路举办了一次雅集,天津琴人李凤云用此琴新出了一张唱片。像这样的唐宋古琴在民间还有,正在被琴人传承使用,因而是活文物。琴人对古琴的珍爱比之于博物馆的收藏,有过之而无不及。过去有琴家将传世古琴捐赠给某博物馆,留一两张古琴自用,数十年过去了,自用的古琴声音越来越好,而捐赠的古琴就永远没有声音了。那些沉睡在博物馆仓库里的古琴,就是个物证而已,由于管理经营体制的原因,谁也没有胆量将这些琴拿出来供人演奏,任由它死了。比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的“太古遗音”,也不能被拿出来使用,只能用一张由“钧天坊”照其样儿复制的古琴演奏。

因此,在“文化遗产日”,最需要检讨一下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方法。文物保护要依文物自身的特性去保护,而不是无论什么文物,统统放在博物馆藏起来就算完事儿。最近听说唐琴“复古殿”和宋琴“梅梢月”都购买了保险,将仿照西方的名贵小提琴赞助艺术家使用的方式,将古琴交给当代琴家使用,我看这个思路就可以借鉴。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7-8 21:55

对!反思比庆祝重要!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7-9 00:26

行动比反思更重要!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7-9 06:57

先反思清楚了再谨慎行动,否则又是一轮破坏!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7-9 07:17

[quote]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7-9 06:57 发表
先反思清楚了再谨慎行动,否则又是一轮破坏! [/qu
一针见血,直入膏肓!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7-9 07:19 编辑 ]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7-9 09:42

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意识到非遗在消亡就很不错了,所以我说作为保护主体的政府不是急着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再造,更多的是要宣传和教育。让保护主体覆盖到所有广大民众的身上,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真的不能奢望政府来越俎代庖,因为本身属于民众集体享用传承的东西,民众自己应该知道珍视,联合国科教文的专家不是政治家,所以他们能高瞻远瞩,但是一旦这种工程性的保护落实到国家行为,其政治性一定是第一位的,所有人对政府的反思都是在抛弃政治性的层面下进行的,所以很多反思只是奢望。如果大家(民众)等这种奢望变成现实了再去行动,传承人已经死了好几代了。政府能反思当然好,但是它绝不会按我们的理想行事…所以面临民间文化遗产的消逝,最需要的就是所有的享用者传承者行动起来!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7-9 09:52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这个就是比较清醒的反思,好!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7-9 10:05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7-9 09:42 发表
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意识到非遗在消亡就很不错了,所以我说作为保护主体的政府不是急着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再造,更多的是要宣传和教育。让保护主体覆盖到所有广大民众的身上,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
说得好。不过据我观察,基层政府一般没有如此文化自觉的官员,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政绩与升迁。为了这个,什么疯狂的不可理喻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而广大民众则对此不甚了了。有的,在切身利益的诱惑下,甚至可以助纣为孽。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7-9 10:05

其实不用说反思,面对非遗热,我们只想对大家说:蛋定,蛋定…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7-9 14:53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这一观察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是深刻的。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7-9 15:44

学者和政府,鸡同鸭讲,各说各的,各干各的,各图各的。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7-9 16:35

有道是: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不是各干各的,而是兵根本就不相容秀才。我们的基层政府“兵”气还是很重的。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7-9 16:52

张老师话语之间很给当局面子嘛,哈哈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7-9 17:08

哈哈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7-9 17:25

要支持张局一下,所有的文化干部要都能有您这样的学识和气魄,非遗肯定搞得好!!!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7-9 20:23

当下的非遗保护工作表面热闹,实际没什么实质成绩。把非遗项目作为文化产业来开发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之处。在无法改变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还是应该思考怎样去保护,不能是建了个名录然后就不管了。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7-9 20:25

要说有成绩,大概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遗。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7-9 21:08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知道,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有利可图,琢磨着染指非遗开发,或者削尖脑袋申报一个可以换钱花。
就像每当看到说哪里有一处好景致,刚刚被发现,媒体一报道,我心里就一揪,心想,完了。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7-9 21:55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过奖了,过奖了。其实,一半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关键是唤起大众的支持。然而这又谈何容易。文化大革命的毒害还深重得很,——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7-9 22:14

我们的公务行为,往往是重开头,轻结尾,甚至是只管开头,不管结尾,这样,即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结果也会一团糟的。这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是:一是调换平凡,任期不满就调动;二是对其施政纲领缺乏有效地跟踪监督,善始不善终。主观的原因:政绩意识过于强烈,当然还伴随着其它更为强烈的等等意识。总之,当国家的主旋律吹奏到各个地方上的时候,往往就没有不变调不走调的。核心还是体制问题。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7-14 22:50

老祖宗创造了不少;毁坏的不少,包括在我们这几代人手里。
现在也创造了不少,但留下来的不见得有多少。反思的意义也在于此。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