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八坊人的社会民俗组织——哲麻尔提(Jamat
[打印本页]
作者:
同类声响
时间:
2010-7-5 08:41
标题:
八坊人的社会民俗组织——哲麻尔提(Jamat
八坊民俗志之——
八坊人的社会民俗组织——哲麻尔提(Jamat)
八坊的哲麻尔提
“哲麻尔提”为阿拉伯语,意为“聚集、集体、团结、共同体、社区”等含义,八坊人一般称自己“围寺而居”的社区为“哲麻尔提”。其实“哲麻尔提”是指以清真寺为中心聚居下来的穆斯林居民所形成的独立的地域性宗教组织单位。实际上,八坊里的哲麻尔提等同于其它回族聚居地区的“教坊”。哲麻尔提核心是清真寺,在过去,八坊有12个清真寺,那就有12个哲麻尔提,现在广义上的八坊有几十座清真寺,相应就有几十个哲麻尔提。
八坊的哲麻尔提
在八坊哲麻尔提是民众社会组织中的民俗组织。首先,八坊的哲麻尔提是个地域实体,一般凡有十几户、几十户或几百户穆斯林居民的地区,只要人们有能力,便可以建造一座清真寺,择聘一位阿訇任教长,形成一个哲麻尔提。八坊的南关大寺、老王寺、老华寺等明清时代修建的老哲麻尔提都是这样形成的;其次,八坊的哲麻尔提也是个认同实体。这种认同体现在同一居住范围中的人们对自己教派和门宦的认同,如:同是居住在八坊王寺街的3家人,一家的哲麻尔提是属于“格底目”(老教)老王寺,一家是属于“伊黑瓦尼”的南关清真大寺,而另一家的哲麻尔提为“赛莱费耶”的前河沿寺,相应的,在不同居住范围的人因为自己的认同意识可以是同一哲麻尔提的教众。在目前的八坊,这种对不同哲麻尔提的认同意识甚至可以存在于同一家庭的不同成员之间。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曾遇到这样一家人:“老马家是一个老八坊人,老夫妻有3个儿子,一个姑娘,子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两个儿子已经另立门户多年,老夫妻和小儿子住在一起。老马谈到他们家的教门状况时,风趣地说‘我们家的教门是联合国,什么都有哩’,我和老奶奶是老王寺哲麻尔提,大尕娃(大儿子)跑拱北着哩,老二在那儿住下,就近找个哲麻尔提,老三的媳妇娘家是新教(伊黑瓦尼),老三也成了新教,姑娘嘛,男人(丈夫)是什么她就是什么。”所以,在八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区的变迁,原来首先是地域实体的哲麻尔提的认同性质越来越明显了。
哲麻尔提是八坊民众社会组织中的民间组织,一个哲麻尔提中的清真寺和本哲麻尔提所属的教众互动形成了八坊人的民间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清真寺则是核心部分。清真寺的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管理教务,一部分管理寺务。目前八坊各个清真寺的民主管理委员会下的学董系统主要管理寺务,而阿訇系统负责教务。八坊清真寺中的民主管理委员会所代表的寺务系统和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组成的哲麻尔提核心部分对全体哲麻尔提教民负责,共同组成了八坊哲麻尔提民间社会组织。
1、哲麻尔提中的寺务系统
每个哲麻尔提一般都选本哲麻尔提中品德好、有知识、有名望的人管理清真寺,管理“哲麻尔提”的人,被称为“学董”。学董除从事本哲麻尔提所属权限内的工作外,还管理清真寺内的许多具体工作,诸如:聘用开学阿訇、收管教民施舍、主持寺院维修、安排勤杂人员及寺内的一些日常活动以及阿訇、满拉的生活等。管理寺务的学董组织是个集体,一般目前较大的八坊哲麻尔提有一个正学董和2至3个副学董,剩下的学董为委员,正学董、副学董和委员组成民主管理委员会,对全体哲麻尔提教众和以阿訇为首的清真寺教务系统负责。哲麻尔提中的民主管理委员会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机制和它的职责都是本哲麻尔提教众所认可和监督的。一位八坊清真大寺的学董这样谈到寺务系统的产生、职责范围和责任:
“我们的寺里有个民主管理委员会,是选举产生。选举推荐的标准主要是人的名声要好,一直要关心寺务,推荐的人多,各推各的,最后得票最多的,就是学董。学董有三个,一个正的,两个副的,这样产生的民主管理委员会来共同管理寺务。我们这一届管理委员会共有9个人,其中国家的退休人员二三个,其他大多是买卖人。我是这一届管理委员会的正学董,我们3个学董的职责也是有分工的,我抓寺里寺务工作的全盘,两个副学董,一个辅助教务工作,主要是满拉的生活、学习需要等,还有协调阿訇的日常工作,另一个学董具体负责寺务工作。
我们一天忙在寺务上,早上,做‘邦答’(晨礼)大多半在寺里做,万不得已跟不上哲麻尔提,就在家里做,在家里做和在寺里做的‘色哇布’(赏赐)不一样,‘班达’做完(夏季早上6点多),没有事就回家,有事就在管委会处理事情。中午在家洗好小净,就来到寺里做‘撇申’(晌礼),做完后,就在寺里坐一会,有事就处理事情,没事情就回家。我们平常也忙,如果谁家人无常(去世)了,我们也跟着送‘埋体’。一个星期中寺里就有二三个‘埋体’。有时候,说不上的事情会出现。我们学董们家里要是没有事情,就一天在寺里忙着哩。我们学董在这儿负责,没有任何的待遇,也没有任何的报酬,都是自愿的。
我们学董的事情杂的很,我们也为本哲麻尔提的教众们服务。例如:谁家中有婚事,我们也会 通知哲麻尔提上的教众,寺管会组织一下。还有为教众的婚姻问题(离婚、两口子吵架等)我们也先出面调解。教众信任学董们做事情公当(公正),学董们按教门原则,公正做事。现在的纠纷人们可以到法院去上诉,所以,人们找学董处理的也不太多,但有些事情和纠纷法院里起诉也解决不了,我们寺管就协助解决。我们寺管按教门来说话,说公当话,做公正事,教众们也服。
我们也做一些扶贫济困的事情。例如:哲麻尔提上的哪个教众家遭灾了,阿訇在大殿(清真寺礼拜殿)上一讲,大家出些‘乜帖’,我们收集后代表大家送到具体的需要处。还有本哲麻尔提上的学生上学困难,我们也收集捐助送到扶助对象的家里。
我们寺管的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管理好满拉的生活、学习需要。我们寺里有20多个满拉,满拉来学习不交学费,也不交生活费,满拉的吃、喝都要从清真寺管理委员会掌握的财务中拨出。我们的财务收入主要有两部分,我们的寺在八坊的临街繁华地带,寺里有40间铺面,每月都有一些房租收入,这样也就可以以寺养寺了。我们寺每个月要买20袋面粉作为满拉的基本伙食,这些费用都是从寺里的收入中拨出。我们寺里的许多用于满拉生活、阿訇的工资等都是用哲麻尔提中的另一部分收入,也就是哲麻尔提教众们的‘海底牙’(礼物)来解决。例如:前一段时候,有个本哲麻尔提的教众出了些‘海底牙’(礼物),希望用自己的‘海底牙’(礼物)给满拉们每人做一件‘准白’(满拉们平时穿的长衣服),我们按他的意思给满拉们置办了‘准白’,满拉们有了新‘准白’。在我们哲麻尔提上有个‘哈志’(到麦加朝觐回来的人)每年宰一头牛,主要是给满拉们吃。在旧社会,满拉们肚子都吃不饱,阿早(现在)教众的生活好了,满拉的生活也好了,阿早(现在)满拉的伙食中再没有粗粮了。而且,我们哲麻尔提也大,每天几乎都有婚丧嫁娶的事,每个家庭念‘亥庆’,满拉们都要轮流参加。
每年开斋节期间我们寺管会要给阿訇收学粮,阿訇的学粮本哲麻尔提的教众自愿出,以前每年是5000元到6000元,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阿訇的学粮也到10000元左右了,阿訇的学粮也就是阿訇的工资。我们的财务管理是透明的,我们的收支状况都要公布,我们把财务收支要公布两次,念圣纪时公布一次,一年中另外公布一次总的收支状况,我们随时接受教众的监督。”
2、哲麻尔提中的教务系统
开学阿訇(Akhond)作为教长,教职最高,主持本坊的全面宗教事务,担任开学讲经及宗教学说的教授工作;此外,还为教民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二阿訇教职仅次于阿訇,专司领拜和掌管教规,可以代行阿訇的职权,主持教民的宗教活动。掌学是满拉(经学学生)中比较出色的,也可以通过诵经说教来劝导教民,为本哲麻尔提的教众服务。哲麻尔提中的教务系统中还有个重要的成员就是“满拉”,“满拉”是在清真寺专门学习宗教经典的学员,由教长阿訇传授经文,以培养为新一代的宗教职业者。他们在寺内学习和食宿。毕业后,经过“穿衣挂幛”等仪式,取得阿訇的资格,便可以受聘为阿訇。在清真寺还有一些人被称为“穆札威”,他们主要负责在清真寺水房打水、烧水、灌水、打扫寺院、伺候阿訇等杂务。
哲麻尔提中的寺务系统即向本哲麻尔提的教众服务,也向哲麻尔提中的教务系统服务,而哲麻尔提中的教务系统则更直接或更多地为本哲麻尔提教众的信仰、教育和生活服务。研究者在田野工作中访谈了一位开学阿訇一天的生活,也从一个侧面具体详细地说明了哲麻尔提中的教务系统和教众密切的关系。
某阿訇是八坊一个清真大寺开学阿訇,他9岁开始念经。他这样谈自己的经学历程:“我把学(汉文)上了两年半,当时去八坊一个穆斯林活动中心学经,我的父母也会念经,但他们没有念成功,就希望我能念成功。我在穆斯林活动中心学了1年,就正式来到我现在开学的清真大寺学经,当时在这个大寺开学的一个有名的大阿訇对我非常的赏识。到我15岁的时候,就已经掌学了。在6年中,我把经堂教育中的小学、中学全念完,在那求学的几年中,我一直是从早上念经学习到晚上,可以说白天没在炕上坐过,不是在大殿上,就是在屋子里讲经。”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学上的苦读换来了他今日的博学,而满腹经纶的他被八坊一个大的哲麻尔提聘为开学阿訇,从此开始了服务教众的历程。他这样谈自己作为阿訇的职责和生活:
“我们阿訇是主持教务的,每天要给群众领拜(礼拜),给学员讲经,还要处理群众尤其是本哲麻尔提教众生活中喜忧的事情。我早上4点钟起床,我的家就在附近,我一般住在家中,每天从家里起来赶到清真寺来领拜。4点40左右上‘班达’(晨礼),5点20左右下来,就给满拉们讲经,现在(夏天)讲一个小时,这样时间已经是六七点了。我们是个大哲麻尔提,几乎每天都有‘哈完底’(教民)的喜忧的事情,所以,一般我讲完经,就被‘哈完底’(教民)叫去念‘亥庆’(古兰经的章节),有时候‘亥庆’念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要是念圣纪就需要三四个小时了。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我讲完经自己学习一会或者备备课,在11点左右回家吃饭了。
1点半我再来到寺里做‘撇什’(晌礼)领拜(礼拜),约20分钟左右,要是有‘埋体’(有人去世)我们就在‘撇什’上站‘者那则’(葬礼),有时候我也上‘埋杂’(坟地)。要是没有‘埋体’,我在2点半左右要给‘满拉’(经学学生)们讲经,讲一个小时左右。下午我就自己学习或者处理其它哲麻尔提上的事情,在晚上回家之前,再领拜做‘底格’(晡礼),做完‘底格’,就回家吃饭。吃完饭,稍做休整,再返回到寺里领拜‘沙目’(昏礼),大约20分钟。“沙目”散后还要给‘满拉’们讲一次经,也是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大约10点20左右(夏天)做‘伙夫旦’(宵礼)领拜,领完‘伙夫旦’,大约11点我就回家。回家后就赶紧休息,第二天要早起做‘班达’领拜。我每天的事情都是安排的满满的。
除了这些固定的事情外,我还要处理、参加许多哲麻尔提上的不固定的事情,例如:哲麻尔提上的教众家里生了孩子,我就去给起个经名。哲麻尔提上的教众家里结婚,我要去念个‘尼卡哈’等等。凡是哲麻尔提上的教众的事,要我去的,我尽量抽时间去。我们哲麻尔提大,有3千多户,一般我也忙不过来,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派二阿訇、掌学还有得力的满拉参加、处理哲麻尔提上的教众的事。”
如果说八坊人是靠自己的民俗文化在运作自己的生活的话,那八坊每个哲麻尔提中的清真寺,尤其是清真寺中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则代表了这种民俗文化主体部分的权威。八坊人的思想意识中没有阿訇站“者那则”的葬礼,亡人是无法下土安葬的。在许多的八坊民俗生活中,以阿訇为首的清真寺的教务系统的参与是这些民俗生活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最神圣的部分。所以,八坊每个哲麻尔提是由广大的教众和清真寺中的以学董为首的寺务系统和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组成,其中教众和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的互动使八坊人的民俗生活得以合礼完成,而以学董为首的寺务系统则完成了教众和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之间的世俗联系和协调,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对本哲麻尔提教众世俗生活的关注和服务。
哲麻尔提和国家社会管理组织
每一个八坊人一出生就隶属于一个哲麻尔提,即使以后可能会随着居住地的搬迁、人际的交往等原因转换自己原本的哲麻尔提,但无论如何,在八坊人的生活中,哲麻尔提是从生伴随到死的民俗生活组织归属。如果从最基础的社会组织隶属角度来看,在目前的社会中,八坊人在民俗生活上隶属于哲麻尔提这个组织,在国家社会管理上隶属于地区街道办事处下属的居民委员会。就这两种组织来谈,他们在八坊人的生活中各司其职,哲麻尔提使八坊人成其为“八坊人”,使得八坊人用自己的民俗文化规范运作一生的生活。清真寺中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和以学董为首的寺务系统共同组成了哲麻尔提的核心,他们也是教众的民俗组织归属。
居民委员会同地方政权的关系是:居民委员会在临夏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这个系统也使每个八坊人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的末梢。
中国在回族聚居的许多地方都设立伊斯兰教协会这个民间组织,伊斯兰教协会是由地方政府民族宗教局审查同意,经地方民间组织管理局核准登记,由地区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组成的爱国宗教团体。各地区的伊斯兰教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爱护祖国,团结伊斯兰教人士和各民族穆斯林群众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同各国穆斯林的友好联系和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搜集整理伊斯兰教史料等。八坊许多哲麻尔提中的开学阿訇担任着该地区伊斯兰教协会的副会长、委员等职务,所以,通过伊斯兰教这个民间宗教团体,把国家的管理机构和哲麻尔提的核心——清真寺联系在一起,而国家管理机构通过伊斯兰教协会至哲麻尔提的核心——清真寺,相关的国家管理原则和规定也到达了教众这个管理体系中的末梢。(马东平)
本文来自:
http://szb.chinalxnet.com/html/2009-04/20/content_40827.htm
(民族日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