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杨新宇]从公众选择角度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1-19 21:33     标题: [杨新宇]从公众选择角度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从公众选择角度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 杨新宇

《中国民族报》2008年11月18日



[attach]414[/attach]



11月4日,江西庐山出现蔚为壮观的云海,同时连续3次出现神奇的“佛光”,每次时间长达一小时左右。事实上,佛光是一种自然现象。 (资料图片)




  从公众选择的角度看,科学及各种宗教体系是竞争关系,竞争的焦点是对世界的解释。影响公众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世界模型的准确度和置信度,科学体系有一整套方法提升理论的准确度和置信度,在这方面较各种宗教的世界模型有明显优势,而宗教则在解释世界的特异现象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科学体系与宗教体系的竞争关系

  科学和各种宗教体系是一些具有大致相同的体系结构——都在讲自己的一套对世界的解释,都在尽量说服人们接受自己提出的一套人生目标,都为自己的目标设计了实现路线和操作方法,都建立了实践自己这套路线和方法的组织体系,都达到了一定的成果。这些体系都希望自己能发展壮大,都在向大众进行宣传,竞争人们的注意力、精力和其他资源。这种竞争和商品之间的竞争有很大相似性,可以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

  从公众选择的角度看,这些思想体系之间的竞争和两个品牌的电视机的竞争没有本质区别,也和两个总统候选人两套施政纲领之间的竞争没有本质区别。顾客要在不同品牌的电视之间做出选择,选民要在不同的施政纲领之间做出选择,每个人要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之间做出选择,人们在这些选择过程中的思维逻辑是相通的。反过来说,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候选人在竞选中获得成功,某个思想体系在竞争中获得成功,这都不是偶然的,背后必有其道理。从这个角度思考科学和各种宗教体系,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从科学与宗教体系竞争的角度看,科学无疑是当前最成功的。为什么会如此呢?如果把科学体系当成一种商品,那么它的哪些特性使得它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呢?这些特性是不是科学商品所独有的呢?别的思想体系是否也能发展出这些特点,而扭转竞争中的劣势呢?别的思想体系是否存在科学所没有的优点,如果充分发挥出来有可能在竞争中击败科学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科学和各种宗教体系的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比较。

  从以上5个问题看,最基本的是对世界的解释,其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目标选择、设计路线、实践活动都是在对世界解释基础上做的,实践成果当然也在相应的范围内。所以,科学与宗教竞争的焦点是对世界的解释,其他方面起补充作用。比如,如果某种宗教的实践路线和方法很系统,操作指导性很强,就容易吸引人试一下,这就增加了信仰的机会。再如,如果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很多,则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不妨去参加一下,这样就会增加信仰的机会。但如果追问一步,为什么会有指导性更强的方法?因为有人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和实践,实践的结果如果能走通,走通之后就会有人更好地完善修行方法。为什么会有更多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因为有一批人愿意投入资金去建设宗教场所,愿意投入时间去参加宗教活动。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批人?还是因为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宗教体系本身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因为它对世界的解释更有说服力。所以,科学与各种宗教的竞争根本上是各种世界解释的竞争。

  宗教体系在解释特异现象方面的优势

  科学模型在准确性和置信度方面较其他模型有巨大的优势,但仍然有大量现象是科学所解释不了的,而其他模型却可以进行解释,并能据此有效地指导实践。比如中医、易学和各种宗教都能对相当一批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特异现象做出解释。如果以解释特异现象的准确性作为评价标准,这些知识体系都优于科学体系的。所以,科学模型和其他模型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优于另一个的问题,而是在某些方面一个占优,另一些方面另一个占优的问题,科学在竞争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科学的竞争策略是通过否定这些现象和降低它们在模型评价中的权重来取得优势。首先尽量否定这类现象存在,否定方法不外以下几种:有的可以用某种科学原理近似解释,于是说已经解释了,不存在特异性;有的可以用偶然性解释,偶然现象没有特异性;用幻觉、错觉乃至人为编造的故事来解释,否定这些现象存在;前面几招否定不了时,还可以说,魔术中也有很多是外人解释不了的,但肯定是假的,同样道理,有些特异现象虽然外人不知是怎么干的,但肯定也是假的。如果以上方法都否定不了就尽量弱化这类现象的意义,可以说现在解释不了不等于未来解释不了,科学在发展,未来会得到解释,并举出很多原来不能解释后来得到解释的例子。这些策略对大众是有效的,很多人接受了科学的劝说,认为这些现象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无关紧要,未来科学一定会做出解释。

  就这样,依靠前述实际优势和这些策略性的竞争方法,科学在和别的模型竞争中取得成功,大部分人都接受了科学模型。然而科学和宗教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各有优劣,科学远不是唯一合理的选择。科学的成功首先是靠准确度和置信度方面的巨大优势,其次是在劣势领域使用策略性的竞争手段,而得以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主导地位。这是这场竞争的现状。但是,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则科学在准确度和置信度方面的优势是宗教体系可以学习的,而宗教体系在解释特异现象方面的优势则是科学所很难学习的。科学方面目前所采取的竞争策略不是最有力的,反倒让有独立判断力的人更清楚地看到在现有科学框架内解释这些现象的巨大困难。有人会怀疑,宗教体系是否有能力学习科学在准确性和置信度方面的优点,至少从佛教的角度看这是不成问题的。佛教理论具有很强的圆融性,能够包容各种有价值的思想,通过努力吸收科学的优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特异现象是否真的存在,如果根本不存在,则宗教只是一些美丽的谎言,不存在任何优势。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个疑问,但对亲身经验过这类特异现象的人来说这不成问题。问题只是这类现象比较少见,比较模糊,而且由于科学的影响,人们对这些现象的怀疑态度很强。

  对相信特异现象存在的人来说,宗教体系在解释世界方面的优势是显然的,而科学在准确性和置信度方面的优势都是可以学习的,所以最终的优势在哪方是很明显的。这不是让人不得不接受的理由,而是可以交流探讨的理由。就像某个科学领域的探索初期,有的人认为某个方向是有潜力的,他有一些理由,但还没到可以被科学共同体普遍接受的程度,所以不是最后结论,但他仍然可以把这些理由提出来交流。

  特异现象的存在性问题

  宗教的世界解释具有最终的优势,但要把潜在的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有大量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特异现象的确认。很多人认为特异现象根本不存在,当然也没必要建立超越现代科学的新模型来解释它们。有特异经验的人自己相信存在特异现象没有用,要让别人接受新模型必须先让他们相信有这些现象。单靠演示并不能解决问题,人们经验过的特异现象其实很多,数量远远超过很多尖端科学实验的次数。比如,全世界就那么几台加速器,做过的高能物理实验次数非常有限。而民间做过八仙转桌或请乩仙之类游戏的人次是前者的成千上万倍,但为什么物理实验能被接受而特异现象很难被接受呢?因为科学理论把人们的经验组织成了一个整体,理论能同时得到多种经验支持,经验也可以相互印证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信念之网。一个高能物理实验虽然只做过有限的几次,但它却是以全部物理学为基础的,无数物理实验和日常经验在间接支持着它,这些支持的数量是以亿万计的,有了这份支持,少数几次高能物理实验取得的置信度就可以高于被实验了无数次的特异现象。特异现象由于缺乏这种组织,各种现象不能互相支持互相印证,反对者可以分别否定之,即使不能完全否定也足以使之变得没有说服力。

  所以,让人接受特异现象的关键并不是多演示几次,而是在现象之间建立联系,把不同经验归结为少数几条原理,每个原理可以受到多种经验支持,而特异现象之间也可以相互印证相互支持,使所有现象的置信度提高。具体做法就是要对已有的非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使之更自洽更严密,使这些知识体系连同它们所解释的现象的置信度水平总体提升。

  为什么规律是和谐的

  非科学知识体系的梳理只能使这些体系和它们解释的特异现象的置信度提升,而它们与科学理论相比谁更优还不一定,因为非科学知识体系一般是在某些方面比科学模型更准确,在另一些方面又比科学模型差。要想全面超越科学体系,必须吸收科学体系的优点,建立一些科学所能解释的现象都能解释、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也能解释的新模型。这里提示一些从佛教唯识学的角度处理这个问题的思路,从中可以看出,唯识体系在吸收科学体系优势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科学规律的对称性和谐性是每个科学工作者都直接体会到的,但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规律,为什么规律是对称和谐的?科学理论对此没有回答。从佛教唯识学角度可对科学规律的起源作如下解释。

  唯识学认为,并不存在统一的世界,只有每个人心识变现的外境,就象梦境一样。统一世界的感觉是因为众多心识相互作用而使其“梦境”保持同步的结果。众生的心识本来是自由的,可以变现任何境界,无须遵循任何规律。那科学规律从何而来呢?科学规律之于众生也正如语法和法律之于每个人一样,是由外部加于每个人的,既没有内在原因也没有超越群体之外的客观原因使人必须遵守语法或法律,语法和法律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因为群体中的每个人的自觉遵守和群体对企图破坏的人的惩罚。由于众生的深层心识认为世界应该是这样,应该有这样的规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世界这样的规律。而每一个企图跳出规律限制的的心识都会受到来自其他随顺规律的众生心识的压力,这种力量也使人觉得规律是客观的,因而更相信规律的存在。这种认定有规律存在的心理佛教称为执取,佛教认为通过修行破除执取,可以超越一切规律自由转变心识所变现的外境。

  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众生执取,但要想让大量众生产生统一的执取,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形成象科学规律一样坚固的规则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是一套合理的规则才行。首先是这套规则不能自我矛盾,这样才不至于产生混乱,而能形成稳定的共振使其中的众生长期统一步调;其次,规则越合理越和谐则越能为更多的众生所接受,这样形成的合力也越大,这样的规则也就显得更坚固更稳定。总之,无矛盾的规则才能长期存在,和谐的规则才能坚固,所以,坚固和持久的规则必然是和谐的。科学规律是坚固而持久的,所以,科学规律必然是和谐的。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语言和法律上。我们知道,不同的语言在语法结构上经常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不同国家的法律也总有很多相同之处。按理,语法和法律都是人为制定的,可以自由设计,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形成的语法和法律是可以完全不同的,但为什么会在不同的人群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语法和法律呢?原因即在于,语言和法律并不是个人的事,它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给一个小团体制订一套语言或规则可以比较自由,但是一个能被广大的群体长期接受的语言或规则则必须具有某些内在的合理性,才能为群体中每个人所自觉遵守和维护。在语言上,这表现为语法结构的合理性,在法律上这表现为法律的公正性,而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规律的和谐性。所以,并非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将一套和谐的规律赋与自然界,仅仅是众生心识的执取和相互作用造成了一套如此和谐和优美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的和谐性并不能证明科学规律的真理性,而恰恰表明科学规律只是一套经过充分优化而为众生所接受的规则而已。

  按以上解释,唯识学其实可以接受一切科学规律,只不过说这些规律不是绝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打破。这样一来,原则上唯识学已经把全部科学体系变成了自己的子集,也自动吸收了科学体系在解释日常现象时准确度和置信度比较高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扩展到特异现象的能力。

  (作者单位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