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世博主题论坛之陈勤建先生的演讲辞 [打印本页]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6-26 20:09     标题: 世博主题论坛之陈勤建先生的演讲辞

陈勤建:孕育现代化和活态遗产和谐共荣的生活世界

2010年06月13日

陈勤建

陈勤建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外汉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文艺学、文艺民俗学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部重点研究所)研究员。此外,他还担任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上午好!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但是城市的发展却往往对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有时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的境地显示了我们对于发展方式的不同的理解。
大家知道,现代化的发展,农田消失的时候,我们曾经称雄世界的棉纺技艺,路在何方?我们大片的水稻田上耸立起现代化的工厂,我们悠扬婉约的吴歌又如何重新飘荡在我们的天空?我们的戏剧曾经达到过二、三百个,但是在今天大都市的剧场不断涌现的时候,现代的传统剧院廖若晨星。也就是说我们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感到有三个方向。
第一,要适度修复和恢复我们的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场景、语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如果我们失去了这样的场景和语境,单独把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保存下来,当然这很重要,但是却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刚才我说过,棉纺技艺以上海郊区为代表的,当时有个改革家黄道婆,她在元末改造了我们的棉纺技艺,使我们的棉纺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黄道婆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当时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上海处于国内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地位,面对土地、近海,不能种水稻,盐碱地只能种棉花。而棉花、棉布对生活的需求来讲,更容易吸收水分,对人的生活带来更加的舒适感。另外还有当地的文化人格,传统的男耕女织在这个阶段发生重大的变化,男人在地里种地,而妇女不仅是为了家庭服饰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服饰可以成为商品。
到了19世纪中叶,长三角以上海周边的棉纺业,生产46800片,远销欧洲和全世界。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这样的技艺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它流传下去?我们不可能恢复过去的时代,我们只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思考这个问题,适度恢复一定的文化生态。徐汇区在这方面就做了一些工作,准备在黄道婆的周边种一片棉花、水田,重新恢复这样的场景,在中小学开辟这样技艺的传授。我们不是要真正推行这样的技艺,但是至少在某种场合,作为一种文化的记忆和文化的精神传递下去。因为上海女性的文化人格的形成合黄道婆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一个也促使我们思考,我们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现在千市一面的发展格局是城市化吗?我们一定要顺着西方的城市化走吗?从当今世界看,城市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现代化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规范,每个城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上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城市化的进程和更新,就要考虑到我们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更为有利。
第二,要重新来引导我们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审美的取向和情趣。昨天我们观摩了苏州昆曲演出,我们聆听了苏州的评弹,这样优美的戏剧,它的出现就表示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城市生活的场景。昆曲和评弹的发展,时间关系不展开了,但是和当时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生活,和当时我们民众审美的需求和意愿是一致的。而我们现在的生活走向简约化、通俗化,那么请问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保护如何来进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活美好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我们在追求生活更美的形势下出现的一种遗产,是当时的一种优秀的文化。比如说顾绣,包括苏绣。顾绣不是简单就会的,顾绣的技艺的意义,遗产的意义在于它融合了人的文化的精神,人的审美的感受。能进行顾绣不是一般的女工能做的,还要懂得琴棋书画,还要懂得如何把琴棋书画融入技艺中去。松江恢复了顾绣,工厂主把几个女工关在里面成年累月刺绣,技艺方面得到发展,但是达不到顾绣的意境。历史上的竹刻,不是拿刀刻几下就行了,还有深层的文化含义融入在竹刻中,这刀就是笔,是用笔在书写。我们要引导我们的民众在生活上有进一步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要生活得更美,城市化的进程实际上给我们提供的这样的条件。但是还是不够,还要融入我们一种好的审美的情感。
我跟上海的一些女孩子,包括媒体记者们谈到,你们能不能把生活的服装和工作的服装分开?我现在走到上海大街上,在纽约,在东京涩谷,在墨尔本的大街上,我看到的是同样的服装。你们难道不能从旗袍的发展中得到另类的感受吗?这是需要培育的。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它的更新和发展。我们要科学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传承中的创新和变化。我们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往往会强调原汁原味,这个不错,总体上是对的。但是这个原汁原味的理解并不是我们原模原样的不动,这是不可能的。回顾我们的历史,哪一样流传到今天是一成不变的?
刚才尚老师讲到京剧,我们传统的戏剧是在乡村的庙堂里演出的,古戏台上演出的。它往往是和信仰联系在一起。有了城市以后又和茶园联系在一起,然后再到戏曲的舞台,对戏剧本身都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在北京是听戏,到上海主要是看戏,当然也是听。京剧这个名称也是在上海《申报》上首先出现的,这样的情况使我们看到,传统的东西的文化基因的传递是合理的,它的发展中的有些变化也应当是合理的。现实一定是合理的,合理的一定是现实的。
我们有这样的胸怀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对今天的工作就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适当的变形,但是不能乱变。简单的把西方的有些形式穿插在里面,并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不客气的说,有些个别的剧目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感觉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文脉中得到延续,要得到定位,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肌理,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城市的脉搏。脉搏的跳动才能带动这个遗产的发展,带动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当然这中间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感觉到我们的文化系统要进一步整合和发展,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非遗的保护,有些该整合的就应该整合。当然这不是我一个学者应该说的话,但是我作为学者要呼吁这样的话,要向国际上学习。这样我们就能更多的关注这个事情,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的文脉延续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谢谢大家。

来源:世博网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6-27 18:37

城市, 我坚信会产生更多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  只是它还需要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沉淀^^

城市化与非遗保护不是矛盾体,  社会特别是政府保护主体一定要有全面和长远的眼光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