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象梅]建始县民族文化艺术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1-19 20:39
标题:
[曹象梅]建始县民族文化艺术初探
建始县民族文化艺术初探
曹象梅
中国社会学网 2008-11-07 18:53:45
一、引言
笔者家乡建始县素有“金建始”之称,不仅仅因为这里出产金灿灿的玉米,而且还因为这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气候温暖宜人,民情风俗独特,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民族文化艺术尤为丰富多彩。在这块丰沃的土地上,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道,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了县文化与文明。笔者在熟悉自己家乡的前提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搜集与整理,在此文中简单罗列了该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这所有的一切都折射出了建始县少数民族地区精湛的文化艺术特色和建始儿女特有的心理与文化素质,显现了本土文化的历史底蕴。
二、分析方法及写作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及内容分析方法,主要从内容上进行了简单陈述和分析。众所周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的结果,笔者通过对建始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相关内容的搜集与分析,发现各种文化形态的存在都有很高的挖掘潜能和发展价值,其中特别是许多原生态艺术更值得我们去好好认识,进一步展现出建始县的民族特色,为该县民族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文字资料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增强我们对家乡各民族的认同感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具体内容
(一)民族文学
建始县各族人民都有着自己优美、神奇、富有生活哲理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诗歌、笑话、谚语和歇后语等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大多数民族文学作品都以口头吟唱与说表的形式流传。
1、神话 传说 故事
俗话说:“前人不讲古,后人失了谱”,“讲古”就是讲故事,特别是讲述过去那些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故事。在建始县流传的个种神话、传说、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强的幻想性,这些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反映本民族源流的,有赞美先辈功德伟绩的,有歌颂战斗精神的,也有反映土家人民征服自然、自由婚姻、高尚品德、风俗信仰的等等,它们都是该象民族文学遗产中的瑰宝。
建始县土家族的神话、传说、故事语言生动、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典型、极富感染力。族源传说主要有《鹰公佘婆》、《十八姓的来源》等;风俗传说主要有《哭嫁》、《背新娘子和甩筷子》、《还愿》、《吃大肉》等;风物传说主要有《茨河的传说》《鹰嘴观》[见附录(三)]、《红沙梁子》等;人物传说故事主要有《药王菩萨的故事》等;动植物传说主要有《苦雀的故事》等。
建始县汉族的神话有创世神话、人物神话、姓氏神话、动物神话、习俗神话等,主要代表作有《伏羲姊妹》、《石马河》、《金银花》等,此外还有不少传统风俗习惯的传说,如《六十花甲的来历》及有关红白喜事、修房盖屋的禁忌传说等。苗族的神话故事大多与汉族、土家族的相近,但仍然具有本民族特色,其内容有反映民族迁徙的,有反映各地由来的,有反映风俗由来的,如《苗家过年》、《稻种》等,再如笔者家乡人头山名来源的传说等,特别的神奇、生动与贴切。
2、寓言和笑话
寓言的题材很广泛,多为就地取材,寓意深刻,反映了生活的不同侧面,其中有劝善惩恶的,有讽刺刻薄悭吝的,也有鞭鞑官场劣行丑态的等等,如《第一百抬嫁妆》等。
建始县人民淳朴善良,爱说爱笑,尤其是以土地为生的村民们,在田间、街巷、场院、路途等场合,常常笑话不绝,笑声不断。如《该说的还是要说》、《漆匠陈二郎》等。
3、民间谚语 歇后语
在前人及相关部门的总结下得出,建始县的民间言语具有经验性、哲理性、时代性、地方性、艺术性、实践性、讽劝性、训诫性等特点。如“豌豆蹦得再高也打不破锅”、“煤块洗不白,金条染不黑”、“一只手捉不住两条鱼”、“酒醉佬靠帐子——以歪就歪”、“灶门口栽杨柳——要死不活”等等。我们不难看出,其语言简单,特点鲜明,而且蕴意深刻。
(二)民间歌舞
1、民间音乐
在建诗县境内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地方性强,其中以吹打乐(俗称打锣鼓)为代表,主要流行薅草锣鼓和丝弦锣鼓两种,尤其是后者更为出名。
据擅长者及村民们介绍,薅草锣鼓以鼓、大锣、钹、马锣、唢呐为演奏乐器,曲牌有《狗扯羊》、《驾马》等数十个。薅草时东家请来锣鼓师傅,从早到晚在田间吹吹打打,并夹以歌唱,歌声与锣鼓相间,以指挥劳作,激发热情。
丝弦锣鼓历来都称“打锣鼓”或“打丝弦”,是唢呐吹戏的特殊曲牌,戏剧感强,感情丰富,喜庆时吹奏《小堂红》,迎宾时吹《大开门》,丧葬时用《大别堂》等等。丝弦锣鼓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建始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之一。建始县长梁乡邱家台村就有陈氏一家因“打丝弦”而闻名于当地,该队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来岁左右,年长者则至七旬左右。据了解,他们曾多次组织参加演出,如2007年暑假建始县长梁乡新农村建设文艺演出(下乡演出),气势磅礴,表演力特强。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的吹打乐已逐渐从表演性转向了谋利性或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2007年10月,笔者曾与一支“打丝弦”的组织者聊过,得知他们队伍中队员都是因为相同的兴趣而自发组织起来的,其中设有队长一人,一般由十人左右就可以组成一支队伍,表演时可换班进行,在许多地区,无论红白喜事,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在表演时其地方性、自由性、戏剧性和一定的营利性等特点鲜明。比如在各种红白喜事中都会按照多少钱一个晚上来计算等现象,这越来越突显其本质的变化。
2、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是建始县民间文艺的最主要形式,按体裁形式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等。号子是人们在从事各种劳动所发出的以呼喊为主的一种歌谣,分为船工号子、石工号子、排工号子、背脚号子等,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代表作有《开山号》、《蓝采和》、《点点红》等。山歌俗称“五句子”,是随着高坡劳作或生活而产生的歌唱形式,粗犷豪放,有砍柴歌、放牛歌、采茶歌等,代表作有《姑嫂采细茶》、《郎在高山打伞来》、《当初只讲穿草鞋》等。田歌是一中配合劳动生产的歌唱形式,以草锣鼓为代表。灯歌主要在春节、元宵等喜庆节日演唱,如《正月与姐看灯》、《菜莲船》、《花鼓灯》等。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谣主要是咚咚喹、竹枝词、薅草歌、哭嫁歌[见附录(二)《哭哥嫂》]等。
3、民间舞蹈
建始县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古代的巴人就是以能歌善舞著称。舞蹈分为丧葬类、宗教类、节庆类三类十余种,其中跳丧舞、打花喜鼓、龙舞、狮舞、采莲船等舞蹈流行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
丧葬类舞以跳丧舞最为出名。跳丧舞原是土家人在死人灵前跳的一种祭祀性的自娱性舞蹈,由两人或四人对舞,掌鼓者边击鼓边领唱,舞蹈者闻声起舞,舞姿古朴,粗犷热烈,舞步飘逸痴迷,略呈醉态。现在葬舞已演变成为一种表演性和自娱性的舞蹈。
宗教类舞蹈在建始县境内仅有傩舞和端公舞两种,傩舞主要曲目有《五更望郎》、《正月与姐肯灯》等。端公舞是比较常见的单人舞蹈,又称跳神,以前多出现在一些迷信活动中,现在单纯作为一种艺术舞蹈流传。
节庆舞蹈有摆手舞、打花喜鼓、采莲船、莲湘、鼓儿车、狮子舞、龙灯舞、蚌壳精等10余种。其中摆手舞、打花喜鼓最为流行。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而有特有的一种舞蹈,“摆手”根据地域、族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类型,“大摆手”属军功战舞,每三年举行一次,“小摆手”属农事舞,每年都可举行。打花喜鼓是为贺喜而表演的一种自娱性歌舞,一般在“打喜”三夜自发表演。表演者男女捉队儿上场,身穿民族服饰,男戴草帽,手握芭蕉扇,女持头帕或毛巾,围观者帮唱饮酒,燃放鞭炮助兴。较固定的曲目有《黄四姐》等,主要流行于建始县三里坝等地,曲调欢快风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专业音乐工作者将《黄四姐》进行整理并推广,风靡全国,现已成为建始县的一个知名文化“品牌”。
(三)民间工艺
建始县的民间工艺发端久远,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建始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体现了建始人民的智慧与才能,主要以编织、雕刻、挑花和刺绣、纸扎等实用工艺最为突出。
1、编织
建始县土家人的竹木家具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许多家庭都以竹编器具为生产生活用品或室内装饰,如花坪乡、景阳镇编织的花背篓,美观大方,使用方便,久负盛名。石桥湾土家族艺人易正全编织的篾席,篾质讲究,做工精细,柔韧可叠,花纹古雅,在当地尤为盛传。
2、雕刻
根据观察发现,建始县的民间工艺在古代器物上的运用,大量的是从神祠建筑和装饰美术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木石雕刻主要见于寺庙、牌坊、墓碑等上面。以望坪石柱观和文庙为代表,其中官店镇铜钱村有一座向王庙,木雕和石工都十分精美,巍峨壮观,只可惜现已破坏严重;景阳大水井黄永柏的坟墓,围石栏杆及石桌石凳,精工细致,表面光滑如镜,石雕图案有“野鹿含花”、“喜鹊闹梅”、“白鹤仙居”和“团藤花卉”等十来种。景阳清末兽医刘发生有一根木雕拐杖,一条金龙盘绕杖身,镂空处缀飞禽,十分精美。这些无不反映出了建始工匠的聪明与才智。
3、挑花和刺绣
挑花在建始县土家族、苗族妇女中十分流行,多以白色土布为底,用几种颜色的线在底上制作各种图案,挑花多在妇女的被面、围裙、手巾上呈现出来。刺绣用丝线绣花,样式、色彩随年龄和爱好而不同,形式上有花边、床檐、帐帘、手帕、荷包、鞋垫、手袋等,图案新颖,花纹精美,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内容丰富,如“狮子戏水”、“喜鹊闹梅”等。
4、纸扎
扎纸工艺以扎灯和扎斋为主。扎灯主要为灯节扎大型灯、宫灯、龙、狮子、采莲船等。纸扎工艺以花坪、唐坪最为出色,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时代久远,而且造型典雅,形象生动,扎工精细,色彩鲜明。
四、小结与分析
笔者通过对建始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长期观察与搜集,从文字层面初步了解了该县民族文化概况,对以后家乡特殊文化的关注与分析奠定了一定基础,可提供一定的文献资料与分析内容,也对在当前社会下家乡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现象的分析。比如“打丝弦”在今天看来其营利性就较为明显。这不难看出现代社会中其它因素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较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一分析报告也有助于引起更多的人学会去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家乡的民族文化与文明,有助于对努力建设家乡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笔者学习专业知识后的一次实践。
但是,此报告仅仅从内容上对建始县民族文化艺术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没有从其产生背景、发展历程、演变现象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层次透析,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下到底应该怎样去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更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附录
(一)诗歌楹联欣赏
业州竹枝词 周鲲化
三里板桥七里坪,烟墩山下业州城。
居人爱饮茨河水,惟有西门水独清。
景阳观联语
峻岭龙蟠胜接西湖灵秀
雄关虎踞险伺南围屏藩
(二)《哭嫁歌》之《哭哥嫂》
我的哥呀我的嫂,你的妹妹命不好。
爹娘面前同长大,今天就要分手了。
堂上爹娘我丢开,千斤重担你们挑。
妹妹成了远方客,想得到来做不到。
爹娘若有病和痛,全都要嫂来照料。
早请安来夜问好,要替妹妹多代劳。
山上有柴替妹砍,水井有水替妹挑。
寒天洗衣替妹冷,白天泡茶替妹烧。
(三)鹰嘴观(“东龙河”、“二龙湾”传说)
建始擦擦坡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从一座形如老鹰俯瞰欲啄的峭壁下流进了一个石洞,传说这个石洞是两条龙钻成的。
很久很久以前,三里坝、河水坪方圆几十里的坪坝子长的尽是茅蜡烛。有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叫青龙,女的叫玉龙,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逃荒到这里落了脚。他俩相依为命,起早贪黑,勤扒苦做,开辟了很多块园田。种的粮食吃不完,就送给缺粮食吃的人;种的棉花穿不完,就送给缺衣穿的人。他俩的德行受到近邻远乡人们的尊重,都纷纷搬到这里来同他俩一起开发这个地方。不到几年工夫,三里坝、河水坪这个荒芜人烟的坝子变成了四季绿茵的园田。
青龙和玉龙想,要是从哪里引来一股水,使整个坝子都种上稻谷,养上鱼鸭,让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就好了。
这天,青龙和玉龙带上挖锄,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钻进了深山老林,他俩饿了就吃野果,黑了就住山洞。找啊找啊,好不容易在一个深山沟里发现了一个沁水岩包。日日夜夜地挖呀挖呀------一天,东方刚打赤,他俩挖呀挖的,“砰”的一声,一股青烟一冒,钻出一只老鹰,一翅插向老高山去了。这时,一股清悠悠的泉水翻了出来,水越流越大,一直流到三里坝、河水坪,被山岩挡住便自然消失了,既不涝也不旱,从此,这一带成了鱼米之乡。人们为了永不忘记青龙夫妇的恩德,称这股水为“东龙河”,把他俩居住的地方称为“二龙湾”。
参考文献
1、《建始民族》 建始县教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编印 鄂恩内图字2006年第65号
2、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曹象梅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