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亲民的秧歌已成珍贵文物 秧歌现代化该不该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6-19 14:58
标题:
亲民的秧歌已成珍贵文物 秧歌现代化该不该
亲民的秧歌已成珍贵文物 秧歌现代化该不该
添加日期:2010-6-19 作者: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谁也不曾想到,原来离我们生活如此之近的秧歌艺术,如今却被当作一项珍贵的文物来对待。也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持续拥有着这些代表着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延续下去的文化根基。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无论是手工艺术,还是节日民俗。拿秧歌来讲,当数千人在广场上打着腰鼓,脚下尘土飞扬,脸上挂着汗珠却仍然那么投入,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僵化的笑容,看不到媚俗的表情,但你的眼睛连同你的心仍然被他深深吸引。他们为何而跳?而我们又为什么而感动?当我们尽情舞蹈的时候,我们舞的就是那份对生活的希望。秧歌来自于农民,来自于田间的劳作,当人们满足了温饱以后,就会用自己的身体加上自己的信仰自觉的跳舞,舞蹈这个概念是我们后人定义上去的,动作产生之初有点仅仅是心灵的欢欣鼓舞与身体的千变万化的配合,而这一原动力才是根,秧歌正是在这样一个根上,逐渐幻化成了如今这么别具特色的艺术。
无论是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秧歌敲锣打鼓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还是最近在山东胶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秧歌节展演中,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去认真揣摩的问题。比如,秧歌的表演配上流行音乐,比如秧歌演员穿上极其花哨的服装,再比如,秧歌的动作中再穿插一些比较现代比较西方的编创手法。对于舞台秧歌的表现,我们必须首先保持秧歌精神的纯粹性,也就是那简单的肢体动作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味。在这次的秧歌展演中,也有比较好的例子,比如北京的太平鼓,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们穿着简便的衣服,表演者成双成对,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鼓点打得上下翻飞,姑娘则舞姿柔韧,轻巧,“扭起身驱似柳弯,扇鼓舞动肩带颤”,很有点俏劲,虽然鼓面,以及其中一些连接动作做了一些改动,但都结合的很好。
无论是哪个地区的秧歌,那一扭一拧象征的是中华民族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和西方文化中张扬、直率、直接的个性是不一样的;还有秧歌中的民族音乐,无论是唢呐还是二胡,那圆曲流转的音符,仿佛能把人的肠子给听断了;东北秧歌的泼辣,也代表着东北人民直率爽快的性格,甚至还有些东西,其实就是农民日常田间劳作动作的生活与提炼。秧歌中的一切动作都并非空穴来风,它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风民情。秧歌舞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感动与热爱,这是我们始终要保持的一点。在舞台创作中,首先要保留这些东西是必要的,然后再考虑该如何创新的问题,创新无非是想满足现代人的口味,使古朴的秧歌和现代人的生活融在一起,使秧歌可以逃脱某一天被束之高阁的命运,可以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不用通过看视频资料去了解这些珍贵文化。
此次展演中一些小朋友的作品,不禁给我们带来了另类的希望。我们如此尽心尽力的做着秧歌节的活动,无非就是希望可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而那些小朋友的展演,无疑在告诉我们秧歌是后继有人的,只是他们在继承这份遗产的同时,也要知道,社会是变化的,他们的成长也是变化的,等他们长大的时候,他们学到的秧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新样子,这需要他们去把握,也需要我们一起去定夺。
当人们都在发展经济,埋头生存的时候,这些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珍贵文化却渐渐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远远的踮起脚尖,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方,想要从那里填补自己的时候,却发现别人的东西永远代表着别人。有句话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意识到只有保护好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渊源,保护我们祖先几千年流传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才更有资格登上世界的舞台。艺术总是要发展的,没有与时俱进的艺术也是会被人民丢弃的。保护与发展本就是一对略微有些矛盾的概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绝对保护会陷入僵化,绝对发展又会脱离主干,虽然要做好这一点是一个比较难的工作,但我们首先要有这样的观念,才会保证我们不会走偏。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可对于秧歌艺术的创作,还是一个人为的过程,而并非纯粹的自然选择,这就说明,我们是可以去左右这个融合,使它既具有时代性,也不失本民族自己的特色。非遗的口号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再不保护自己的文化,它将会无情的离我们而去。而连续两届的秧歌节活动,都已经证明了我们逐渐加强的保护意识。秧歌艺术是人民群众的艺术,秧歌背后有我们最深刻的民族意味。对于舞台艺术来说,创新就像天上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连在手中的那根线才永远是最关键的。(林乃桢)
文章来源:福客民俗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