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红涛】西藏民族舞蹈继承创新发展之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18 08:44 标题: 【红涛】西藏民族舞蹈继承创新发展之我见
西藏民族舞蹈继承创新发展之我见
原载:《西藏艺术研究》(拉萨)2006年3期第44~50页
红涛,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内容提要】 舞蹈是远古人类从日常劳动,繁衍生息中创造出来的人体文化,这个与人类一起走过几千年发展历史的艺术形式,为人类的文化和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艺术形式被世人称为“一切艺术之祖母”。西藏民族舞蹈发展至今,她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弘扬主旋律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从而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青睐。同时古老淳朴的舞蹈艺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从:(1)西藏民间舞蹈的继承是发展创新的基础;(2)西藏当代舞蹈的发展与创新;(3)西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 键 词】民间舞蹈/继承创新/当代民族舞蹈/发展与升华/造血功能
一、西藏民间舞蹈的继承是发展创新的基础
藏民族的民间舞蹈博大精深,努力继承和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当前西藏文化工作重中之重。现在有些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西藏民间舞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必须以要民间厚重的历史文化根源作为发展的主要基础。
为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更好的发展西藏民间舞蹈,98年我参加了昌都地区丁青、内乌齐两县的收集工作,收集内容为“热巴舞”,当时,我区的热巴艺术发展很慢,专业团体在表演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音乐来营造热巴舞应有的热情奔放的氛围,演员手上的热巴鼓纯粹是比划的道具而没有了清晰、热烈、响亮的鼓点,这样热巴舞也就失去了特有的感染力,也不可能将热巴舞这种非常有个性的艺术形式和特有的舞蹈魅力充分的表现出来。
在对热巴艺术的抢救收集过程中,我们的诚恳、我们的热情、我们对热巴艺术的渴求感动了老艺人,他们毫无保留地将他们的毕生所掌握的热巴舞技传授给了我们,其中就有“一点鼓”、“三点鼓”、“六点鼓”和“九点鼓”这四种最有价值的鼓点。此次的收集、抢救工作为我们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继承传统、发展创新是我们现在面临最重要的任务,是永恒的课题。西藏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她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1989年成功地完成对丁青、内乌齐两县的收集工作之后,很大的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在1990年我和同伴泽吉被界内称为热巴皇后在收集到的《康萨热巴》的基础上经过发展创新创作出了第一代《新康萨热巴》,这个节目是没有伴奏音乐,是靠多变的鼓点、唱腔、铃声和独有的呐喊声来进行伴奏。《新康萨热巴》是原始《康萨热巴》的延续,他在继承了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创新,鼓点数从原来的单调发展到后来的多变如:原来的点数最多为“九点鼓”(藏语称“古冬”),发展到了“十七点鼓”。将特有的男子动作的幽默性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动作幅度远大于原始《康萨热巴》,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专业性、艺术性。同时巧妙的运用了其他艺术门类如戏曲毯子功里的“小翻”、“倒爬虎”、“僵尸”、“过包”、“案头”、“叠肩”等技巧,经过科学合理有度的编排,《新康萨热巴》获得了成功。这个节目曾几次被选为出访演出时的主要节目,多次为祖国,为西藏赢得了荣誉。《新康萨热巴》的诞生为后来热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95年在《新康萨热巴》的基础上我们又创作出了舞蹈《藏东赛鼓》(又名《康鼓报春》)。1996年《藏东赛鼓》获得了西藏文学艺术最高奖“珠穆朗玛文学奖”,在全国首届“荷花杯”专业舞蹈大赛中获得创作铜奖,此节目还成功地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在成都举办的西部电视节、西藏电视台藏历新年晚会及在昌都举办的“心连心”的演出。每场演出观众们都会用最热烈的掌声告诉我们《藏东赛鼓》是成功的,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的创作灵感,继承了厚重的西藏历史文化痕迹。舞蹈《新康萨热巴》、《藏东赛鼓》新的动作风格和新的鼓点的问世可以说是当代热巴艺术以及舞蹈艺术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典型。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如: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由总政歌舞团团长、著名的舞蹈编导张纪刚老师创作的《千手观音》,2004年西藏电视台藏历年晚会中由藏大艺术学院罗丹老师创作的《踏地狂舞》等,这些舞蹈的产生和演变不难发现与民族的历史进程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著名的舞蹈家、编导、舞蹈评论家、舞蹈界的老前辈吴晓邦老师十分重视对各民族舞蹈的研究,他认为:“民族舞蹈在研究过程中,要从每个民族的语言、诗歌和舞蹈的结构上,使得与民族特性的意识相结合,因而我们必须熟悉他们生活中有关思想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他明确指出:“学习各民族的民俗学,收集各民族的基础资料是我们舞蹈家的一件大事”。
二、西藏当代民族舞蹈的发展与创新
发展西藏舞蹈应该大力开创“西藏当代民族舞蹈”。
“西藏当代民族舞蹈”是指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创作素材,从而创作出的表现西藏当代风貌和符合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舞蹈。“西藏当代民族舞蹈”与“继承传统发展创新式民间舞蹈”有所不同,其不同在于继承发展式民间舞蹈是在传统的有舞蹈历史痕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和发展。而西藏当代民族舞蹈的创作是依靠创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用编导独有的艺术眼光提炼出可舞性极强的创作元素,给予艺术升华,从而创作出的展现西藏人民当代意识和艺术上代表民族舞蹈水平,并达到很高审美境界的民族舞蹈。
藏民族的当代舞蹈是以舞台为阵地,更多地展示藏民族被升华了的民族审美意识和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如:在第八届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中荣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的由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著名的青年编导达娃拉姆老师的作品《炒青稞》和在第五届全国专业舞蹈大赛中获得创作二等奖和表演一等奖的作品《酥油飘香》就是两个典型的西藏当代舞蹈。这类舞蹈的特征在于被强化了的民族特色加上该民族的当代意识、时代气息再加上当代新的舞蹈编创理念、编排技法、技巧的巧妙结合。它们同前面谈到的“继承传统发展创新式”的西藏民间舞蹈既保持着传承关系,又呈现出质的区别。《炒青稞》、《酥油飘香》之所以能够成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突破:(1)舞蹈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得到了合理的升华;(2)舞蹈巧妙的将藏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代藏族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3)编导用舞蹈家独有的艺术眼光从现实的“大生活”中提炼出可舞性极强的“小细节”将其合理的舞蹈化,给予艺术的夸张手法,塑造了可信、可亲、可爱的一群雪域高原上的人物形象,就像人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两个舞蹈的编导从现实生活中;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习惯中发现和创作出新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又反映当代军民鱼水情的西藏当代民族舞蹈作品。又如2004年本人创作的男子群舞《红头穗》也是一个典型的西藏当代民族舞蹈,顾名思义“红头穗”是康巴汉子特有的一种头饰,关于这个名称,在这个舞蹈问世之前,除了藏语称之为“扎秀”以外在汉语中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红头穗》这个舞蹈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多年的创作经历和生活积累,它不是“继承传统发展创新式的民间舞蹈”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西藏当代民族舞蹈”。过去的“红头穗”在舞台上就只是一个装饰,但在我眼里“红头穗”是有生命的,是非常有动感的,是能活起来的,所以我大胆的运用了这个素材,围绕“红头穗”创作出了许多赋有个性的动作和动律,使这个舞蹈的专业性和动作性都非常的强。它既保持了藏族舞蹈的韵味又摆脱了藏族舞蹈动作传统的桎梏,使其更具有时代性和观赏性。其次《红头穗》音乐的创作也是中性的,如果只听音乐不看舞蹈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是一首藏族舞蹈的曲子。但是,一旦融入舞蹈,你就会感觉到这个音乐就是为这个舞蹈刻意创作的。《红头穗》这个舞蹈的当代性和创新的手法表现在:1、形式的当代性;2、动作的当代性;3、音乐的当代性。又比如:在2003年全区专业文艺团体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那曲艺术团的《霍姆斯斯》,全区获二等奖的拉萨市歌舞团的《布姆夏加》这些节目我认为都是西藏当代民族舞蹈的典型。当然,任何艺术的创新都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关于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周恩来同志曾经概括为“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这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结合,《红头穗》这个创作素材的偶然得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谓“长期积累”不是蜻蜓点水,更不是临时抱佛脚任意拼凑,而是真正投入到生活当中去,向生活学习,从时代的脉搏中得到深刻的感受和启示,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优秀舞蹈作品。吴晓邦老师曾经说:“编导艺术是一种创造,创造需要生活的真实,才能带来艺术的真实。”吴老师所说的“生活的真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生活的模式,而是要在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和创造出高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的真实”。因此,无论是“继承传统发展创新式民间舞蹈”还是“西藏当代民族舞蹈”。在创作过程中,即不能为了发展创新而“凭空臆造”也不能为了继承传统而“一成不变”。
三、西藏民族舞蹈的继续发展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藏民族的舞蹈历史悠久,是我区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目前我区藏族舞蹈发展的现状来说:我认为可以做以下方面的努力。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可观且综合素质较高的藏族舞蹈编导队伍。这支队伍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他们的知识结构除了把握较系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外,还应该了解和把握当代民族舞蹈发展的境界和节奏。此外,他们必须拥有广博的民族历史学、民族民俗学、民族美学以及民族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编导队伍的加强和培养是健全和发展民族舞蹈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奠基石。在雪域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发展和创作舞蹈艺术的丰富土壤,在火热的生活中到处闪烁着进行创作所需要的冲动的火花。所以只有加强舞蹈编创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编导者的全面素质,才可能从这片生机盎然的热土中挖掘出更加精辟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
其二、当我们满怀激情、众志成城的跨入人类社会的第二十一个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西藏传统的民族舞蹈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赢得市场,满足当代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当今社会是高度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社会,如今人们除了拥有古老的舞蹈艺术和音乐之外,同时还拥有了电视剧、电影等众多新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些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给古老的舞蹈艺术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为这些新的艺术形式运用新的科学技术赢得了更多的观众,占据更大的市场,而舞蹈艺术却只能用她最淳朴、最真实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所以舞蹈艺术要健康稳步的发展就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舞蹈创作者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说明我们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因为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可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创造出新鲜的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其三、西藏民族舞蹈艺术的继续发展要依靠艺术界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就目前全国专业文艺团体的发展形式来看是不容乐观的,因为除了各省首府所在的各大文艺团体以外,其他如:地、州、县的团体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有的近乎瓦解。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中中华民族发展了几千年的严肃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但值得庆幸的是,西藏的各文艺团体(包括业余的民间艺术团)都还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健康稳步的发展着。但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居安思危。因为在艺术创作和人们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许多新生事物的冲击下,西藏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危机。面对现实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开创出发展西藏民间舞蹈的好路子、新路子。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创西藏民族舞蹈的前景呢?怎样才能使西藏民族舞蹈更好的适应当代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情趣呢?我认为发展西藏民族舞蹈主要还是:一要发展教育,各级教育部门来抓好普级工作(如中小学的课间操由集体舞蹈代替体育课有时也能成为舞蹈课);二要办好艺术高等学府,提高舞蹈工作者的全面素质。三要继续发展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他们是发展西藏民族舞蹈的中坚力量。所以无论是社会阶层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更多的从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给予支持,给舞蹈创造集体和创作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们不断的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精的既有民族舞蹈元素又有时代特征的舞蹈作品。
其四、作为发展西藏民族舞蹈的中坚力量(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文化部门、各文艺团体)肩负着发展西藏民族舞蹈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不仅要从业务上尽心尽力、人尽其才的开拓创新,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必须努力发展和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这里我谈到的“造血功能”指的就是文化产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开创西藏民族舞蹈事业的美好前景。应该大力发展“造血功能”因为在整个艺术的世界中,物质基础是决定精神潮流的。如果我们的舞蹈艺术在她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那么她的继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就一定会受到相对的制约,在舞蹈艺术继承、发展、创新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舞蹈艺术的感染力、表现力也会大打折扣。记得2000年在昌都和平解放50周年暨川、藏、滇、青第三届康巴艺术节上,由我担任总导演编排的大型广场歌舞《康巴魂》在地委、行署、财政部门以及各地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人员、资金等方面与已往的投入相比力度上大了许多(因为当时是两大节日在同一时间举行),但就是在这样好的条件下经费还是不足。比如节目中有一段是由200名学生组成的弦子舞队,节目本身非常成功,服装也基本到位,但缺少的是200双藏靴,而靴子在当地做成本太高,到内地做加上运输费、差旅费和每双一百多元的成本也得好几万,在说前期投入已经很大而且时间上也太仓促。由于种种原因,靴子最终没能做成,正式演出时演员们穿着崭新的藏袍、衬衣和藏式灯笼裤,跳着整齐的弦子,但脚上穿的却是五花八门的鞋子。可想而知,这种舞蹈场面、这种演员形象会对舞蹈本身的效果造成怎样的影响。当然整体上《康巴魂》最终还是获得了成功,得到了领导、群众等各界人士的好评,但对于应该精益求精的艺术来说,“靴子”事件给我们舞蹈创作者留下了一些遗憾。所以我认为资金的缺乏会直接制约舞蹈的创作和发展。如果当时我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有自主权的经费(经过“创收”、“自身造血”),那么就有可能弥补这个遗憾,观众也可以欣赏到更加完美的舞蹈作品。当然类似这种资金短缺,而使作品或者晚会受到影响的事情太多了,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我认为经济基础是搞创作的奠基石,如果我们的机构在保持它事业单位和公益性质的前提下,还能大力发展自身的“造血功能(创收活动)”,这对我们的创作活动有百益而无一害。
当然要发展“造血功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在实际中去挖掘和总结出好的路子。关于文艺团体的创收,我早在一九九三年(那时我在昌都地区民族歌舞团工作)就向昌都地区地委宣传部、地区文化局提交了《关于昌都地区文工团(当时的名称)开展创收活动的设想报告》其中内容,主要提到了发展自身“造血功能”及其运作程序和运作方法。不过当时因为自己年轻,各方面的素质尚浅,对新生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很模糊,所以我的报告虽然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而且在全局的大会中对我的想法给予了肯定。但遗憾的是由于报告的细节不够成熟,最终还是没能落到实处。但就目前的形势分析,我在十二年前提出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所以这种“造血功能”的想法到今天我也没有放弃。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发展“造血功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西藏的民族舞蹈,激活舞蹈创作;给创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使西藏民族舞蹈的创作事业更红、更火。
200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藏政发〔2002〕48号)的文件,文件明确了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发展开放型和规范化的文化市场,逐步建立多渠道投资、多样化经营、内容丰富、品种繁多、优势鲜明,具有我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同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决定》(藏政发〔2002〕47号)的文件,明确指出,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强管理,厉行节约,积极创收。有条件的单位应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文化产业,逐步由单纯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不断增强文化事业的自身发展能力。各级文化和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对文化事业单位开展创收活动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其应减免或返还的税收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予减免或返还。各有关部门不得因文化单位开展创收活动而改变其公益性质,更不得因此抵减文化事业经费预算。如此好的政策对我们开发自身的“造血功能”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借此东风,我们应该怎样积极开展“造血功能”。我认为应该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就像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自己建立的民族服装厂,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好的先例。文艺团体有了自己的服装厂,那么这个团每年在服装上的投入会减少很多,而且他们的服装厂是对外的。如今人们在好的政策之下,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膨胀,其中当然就包括他们对服饰审美的要求。而且,现在娱乐场所越来越多,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他们每年的服装需求量有时还要大于各专业文艺团体。可以想象这样好的市场,如果经营得当,其收入是相当可观的。那么我区其他文艺团体以及像藏大艺术学院,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着去开发“造血功能”呢?当然搞创收不仅是服装厂,而且应该更多的运用自身的优势来发展文化产业。如:开办有特色的艺术氛围的幼儿园;开设对象为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的舞蹈、音乐初级班以及成人的健美操班、声乐班等多种与我们业务有关的创收实体。除此之外,西藏的每一个地区都有着她不同风格的艺术魅力,为了更好地宣传西藏,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我认为应该大力开办如:康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藏北草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雅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不同风格的文化传播经济实体。其中内容主要传播各地服饰、音乐、舞蹈、工艺品、民俗风情等各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如果我们能拥有这样传播西藏文化的经济实体,就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西藏,同时又能增强我们的经济基础,激活我们的艺术创作。像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发展和健全了自身的“造血功能”我们就会拥有自己的发展基金,就可以建立如“继承发展西藏民族舞蹈基金会”之类的为抢救和开创西藏民族舞蹈所设立的专门的机构。如果在西藏民族舞蹈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得到政府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又能发展自身的“造血功能”,还拥有了抢救和发展西藏民族、民间舞蹈的一些特殊的机构以及一大批执着、优秀的舞蹈创作人才。那么继承和开创西藏民族舞蹈艺术的前景将会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阿旺克村:《西藏舞蹈通史》,第1、98页。
[2]许淑英:《谈舞蹈编导创作》,第183页。
本文转载自http://www.pipa.com.cn/default.asp?id=1168
[ 本帖最后由 代启福 于 2010-6-18 13:32 编辑 ]
作者: 周公民 时间: 2010-7-24 15:00
好论文,学习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