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杨立川]传播民俗刍议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10 16:28
标题:
[杨立川]传播民俗刍议
[杨立川]传播民俗刍议
作者:杨立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5 | 点击数:2061
一、传播民俗现象概说
大量的民俗现象中,有一部分可以称之为传播民俗。
传播民俗既然是民俗事象的一部分,则依据人们对民俗事象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传播民俗解释为:以口头、风俗、物质形式存在,以民间传承方式流布的具有习俗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关于民俗事象的分类,乌丙安先生所著《中国民俗学》把民俗学研究对象分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等,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石应平先生编著的《中外民俗概论》把民俗事象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类。(1)王娟提出,目前“学术界一种较为普遍的分类方法是把各种民俗事项分为三大类”:一是口头民俗,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事象,包括叙事民俗、俗语民俗、音韵民俗;二是风俗民俗,是以传统的风俗和习惯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事象;三是物质民俗,是指以有形的,可以看得到的物质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事象。(2)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其中的大部分都表现为传播活动或者与传播活动有关。
口头民俗无疑都表现为传播现象。风俗民俗也与传播活动密切相关。例如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游戏、具有某种意义的手势或姿势、仪式活动、民间舞蹈、民间戏剧、迷信等等也表现为传播现象或者包容了丰富的传播因素。以民间节日为例,民间节日即充满了传播现象,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瞿明安、邓启耀、王亚南先生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节日仪式、节日祭祀、节日服饰、节日饮食、节日游乐、节日造型物或象征物、节日禁忌等等要素集纳在节日这一容量甚大、形式多样的文化现象之中,传播着不同民族各自特殊的文化信息。”节日传播还有其特定的传播关系,“一方面,节日的发讯者就是参加节日活动的人群,节日的收讯者却是节日指述关系中的指述对象,或是虚构的神灵、祖灵和鬼怪,或是实有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另一方面,节日的发讯者和收讯者,全都是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们。”(3)特别是春节,诚如肖放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凝结了我们浓浓的“伦理感情、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4)的节日。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说:“围绕春节这一节日的文化群,有饮食、娱乐、宗教、信仰、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人们一年里忙忙碌碌,需要有个时间家人团聚,邻里往来,亲朋好友互致问候,行业之间进行团拜,使过去淡化的感情再浓重起来。唐人街离我们那么远,春节这一共同的文化一下就把我们联系起来了。就现在来讲,春节能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在加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5)春节是一个传播活动极为活跃而特殊的时期。以春节期间的内向传播为例,春节期间的内向传播不仅强烈而频繁,而且有其特殊性:深刻、系统、普遍,伴随着较为浓烈的情感活动。
即使是作为物质民俗的民间建筑、民间美术、民间服饰、民间饮食,也包蕴着大量的传播现象或与传播活动有密切关系。民间美术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手段;而民间建筑,不仅共时性地传播着丰富的意义,而且历时性地传播着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价值观念,以及其他丰富的历史信息。民间服饰和民间饮食也是如此。
简言之,传播民俗现象是大量地存在的。这一点,为我们研究传播民俗奠定了对象基础,使得传播民俗的研究具有了现实性和必要性。
二、传播民俗的特点
传播民俗具有民俗事象的一般特征,又有作为传播现象的特殊之处。
关于民俗事象的特点,学者们的认识有同有异。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即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和发起的,但是它们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成为民俗。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再次,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 (6)陶立璠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把民俗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并对此作了深入地分析阐述。(7)苑利先生、顾军女士在其《中国民俗学教程》一书中把民俗的特点概括为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王娟女士则把民俗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传统性、民俗事象都有异文、民俗事象都有强烈的地方性。这里我们主要从钟敬文先生、陶立璠先生的论述出发,并参考其他学者的论述来认识民俗的特点。同时从民俗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把传播民俗的一般性特点概括为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传播民俗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传播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约定俗成而形成并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传播现象,传播民俗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社会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它总是体现着特定社会成员整体的认识、倾向、价值观念。它可以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和存在的,也可能是在一定的人群中形成和存在的。以中秋传播习俗为例。不同地域或民族有不同的习俗。在湖南新晃一带,流行偷甘露菜的习俗,在广西龙胜、三江一带壮族中则流行闹南瓜的习俗。(8)
其次,传播民俗具有模式性的特点。传播民俗的模式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某一种传播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性的、为特定的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模式。例如婚嫁传播习俗,一定地域一定时代总有较为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总会为人们所普遍遵循。
再次,传播民俗具有传播性。传播民俗的传播性指传播民俗在时间上的流传和在空间上的扩散性。传播民俗常常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仍然以中秋节为例,中秋节被认为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中秋节有家人间团聚沟通的习俗。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一书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户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竞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9)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8月15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现代社会,人们依旧保持着这一习俗,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许多人远离家乡而谋生,中秋节也许无法还家,于是乎采用电话、书信的形式互致问候,这种景象背后,是万千华夏儿女的拳拳思乡之情。作为团圆象征的月饼更是具有符号的意义。吃月饼的习俗在明代始流传于民间,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云:“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团圆最为基本的功用是沟通。团圆欢宴,首先当是强化亲族成员间的情感联系。而今,中秋月饼与团圆之间的关系仍十分密切。小小的月饼,凝聚了人们强烈的团圆情结。在此,月饼已经是深度符号化了的商品。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时候,月饼还被作为这个节日特殊的“礼物”送给亲友,正如阎云翔先生谈到“礼物”时所说的,其“物质内容和它的文化意义及仪式情境是浑然一体的。”(10)人们相互之间送作为“礼物”的月饼,同时是在传达特定的意义。传播民俗还会在空间上扩散,从一地传入另一地域。当然在传播民俗传播的过程中会因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同时发生变异。
传播民俗的变异性,是说传播民俗是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在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形式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定时代有一定时代的传播民俗形貌;而同一传播民俗,从一定区域传入另一区域也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会有不同的面貌。
传播民俗还具有规范性的特点,传播民俗对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像其他民俗一样也具有约束作用。就此而言,也可以说民俗具有规则的意义。关于这一点后面还要谈到。
传播民俗还具有作为传播现象的民俗事象的特殊性。作为传播民俗,无疑应具有讯息性、精神文化性、传播过程性等特征。
传播民俗的信息性是说作为传播现象的传播民俗其主要的目的还在于传播信息,正是这一点成为区分传播民俗和非传播民俗的基本界限。传播活动无疑首先是对人的意识的传播,作为意识,是人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体现着主体尺度和需求,所以传播民俗无疑具有精神文化性,通过传播民俗,可以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定时代的精神文化面貌;同时,传播民俗的精神文化性还使得传播民俗更多地遵循精神文化的规律而运作,而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有关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如何从精神文化规律出发做好传播民俗管理的问题,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顺应精神文化规律发展和利用好传播民俗的问题。传播民俗的过程性是说传播民俗也如一般传播活动一样是一个过程,它由多个环节所构成,所以传播民俗具有作为过程应具有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往往特定的传播内容必然、同时必须由特定的传播民俗形式来加以传播。
三、传播民俗的类型
对于传播民俗,我们也可以像对一般的民俗事象那样分类。例如,可以把传播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精神民俗或者口头民俗、风俗民俗、物质民俗等。
但是,由于传播民俗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机械地套用一般民俗的分类方式既无必要也不尽妥当。例如作为物质民俗的服饰、饮食具有作为符号的意义,而作为风俗民俗的仪式活动则是一个包含着多环节多要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包括了服饰要素、饮食要素等。
对于传播民俗,笔者认为可以按传播学中关于传播类型划分方式来分类。
传播学对传播活动的分类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循此,我们也可以把传播民俗区分为内向传播民俗、人际传播民俗、群体传播民俗、组织传播民俗、大众传播民俗等。在这些具体的传播民俗事象之外,还可再加上一个关于传播现象的精神民俗,即传播精神民俗。
内向传播民俗。内向传播民俗的传播主体是某一个个体,这种传播活动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体内部。例如在年节期间,人的内向传播就非常频繁,其中如拜祭、贴对联、贴年画以及除夕守夜等等都包含着颇为丰富的内向传播成分。
人际传播民俗。人际传播民俗指的是采用人际传播的形式所进行的传播民俗活动。人际传播最为典型的是面对面的传播,传播民俗中的许多内容属于人际传播民俗。例如打招呼用语、民歌、民谣、故事歌、口头史诗、游戏歌谣、具有某种意义的手势或姿势等等和民间节日、游戏等等都属于或者包含着丰富的人际传播民俗现象。以作为礼仪的一部分的人际传播中的语言称谓为例,面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人们就有不同的谦称和敬称。(12)
群体传播民俗。在传统社会的各种传播民俗事象中,群体传播民俗是极为丰富的。像家族传播习俗、亲戚传播习俗、村社传播习俗等,即属此类。例如家谱即具有重要的传播功用。来新夏、徐建华先生指出:“宋元明清几代家谱的撰修主要是为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尊祖、敬宗、睦族、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后代,提高本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家谱的教育功能增强……”(13)
组织传播民俗。组织所从事的传播活动包括了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方面,其传播渠道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这些传播现象中有许多具有民俗性特征。质言之,组织传播中也有诸多约定俗成性的传播行为。
大众传播民俗。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播民俗事象是当今社会传播民俗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大众传播固然具有“制度性”的特征,但若深入分析,会看到其中也包含着诸多民俗性的因素。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被称为一种除夕“新民俗”。新时期以来对于受传者接受习惯的调查研究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具有了对受众接受习俗研究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有的传播学研究事实上也已涉及大众传播民俗现象。例如美国学者贝雷尔森1949年在其发表的《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提到,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之一是:“读报本身的目的化――每天读报已成为习惯性行为,读不到报纸便缺乏生活充实感。” (14)大量的人群每天读报成为一种习惯,则无疑意味着一种民俗的形成。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对构成传播民俗的各个要素或环节的类型进行分类研究。例如对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媒体进行分类。像居阅时先生等对象征符号的分类即可作为极有价值的借鉴。
结语
传播民俗作为一种具有约定俗成特征的传播习惯和风尚,和一般的民俗现象一样,具有规范性和为一定的社会成员所喜闻乐见的特点。关于规范性,诚如苑利、顾军所指出:“规范性是指民俗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在制约、规范人类行为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所无法取替的作用”。(15)王娟女士也论述道:“许多民俗事项并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各种习俗、惯例、禁忌、迷信等民俗事项都具有这种功能。”(16)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特征又使其对于特定的社会成员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
所以,传播民俗常常会影响到传播活动的面貌、成败――无论是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还是对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也无论是对新闻传播、广告传播,还是对公关传播、舆论宣传。例如广告宣传如果与传播民俗相背逆,就可能使传播效果打折扣,甚至于产生相反的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传媒业中的许多人士已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传播实践中已经注意到了与社会大众的习惯性、风尚性或喜闻乐见的传播符号、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心理相契合的问题。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谋取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前提之一,是深入地了解传播民俗,合理地利用传播民俗;这也同时给我们提出了一项研究任务――传播民俗研究。
因此,传播民俗研究不仅仅对传播学研究具有深化的意义,同时更有着显而易见的实践意义。质言之,传播习俗研究对于各种传播活动包括新闻、广告、公关、舆论宣传实践都会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笔者感到这就是研究传播民俗的意义所在。
注释:
(1)石应平编著:《中外民俗概论》,第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第3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居阅时、瞿明安主编:《中国象征文化》,第665页-68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4)肖放著:《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第108页,中华书局,2002年3月
(5)武卫政:《品味年文化》,《人民日报》记者部、西北大学新闻系编著:《人民日报驻地记者20世纪90年代新闻作品选评》,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6)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第8页-第9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8月
(7)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第26页-第39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8月
(8)张定亚主编:《简明中国民俗词典》,第291页-第29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
(9)吴自牧著:《梦梁录》,第25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阎云翔著,李放春 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第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11)诸如语言禁忌以及许多生产禁忌、生活禁忌等都涉及传播活动。蒙古族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即是一个关于传播禁忌的故事。参见乌丙安:《民俗学丛话》,第199页-第20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
(12)朱筱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第140页-第152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13)来新夏 徐建华:《中国的年谱与家谱》,第132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14)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181页-第18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15)苑利 顾军著:《中国民俗学教程》,第29页-第30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10月
(16)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第24页-第2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来源:人民网-《今传媒》;作者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7年06月12日08:53
【本文责编:史妮】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6-22 10:24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