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 本文为笔者主持的2003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个村庄在改革年代的都市经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的写作得到周大鸣教授的指导,并在写作过程中有幸与李明欢、王建新、黄树民、张继焦、王铭铭等师长交流,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注1:参见Daniel Harrison Kulp , Count ry Life in Sout h China , 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 1925 ; [美]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 年版;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C. K. Yang , The Chinese Family in t he Communist Revol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59 。
注2:参见A. Chan , R. Madsen &J . Unger , Chen Village :t 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st in Mao’s Chin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4 ;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 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版;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注3:参见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商务印书馆1946 年版。
注4:参见[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注5:参见Helen Siu , Agent s and Victims in Sout h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
注6:参见庄英章:《林祀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注7:参见李景汉:《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29 年版。
注8:参见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1938 年版。
注9:参见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注10:参见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注11:参见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版。
注12:参见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注13:参见肖唐标:《村治中的宗族:对9 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年版。
注14:参见[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年版;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 - 1942 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注15: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第16 页。
注16: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版,第49 页。
注17:参见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665 - 687 页。
注18: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33 页。
注19:黄应贵:《人类学的评论》, (台北) 永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版,第312 页。
注20:转引自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第34 页。
注2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第317 - 319 页。
注22: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第6 页。
注2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村的生活》,第319 页。
注24:参见Maurice Freedman ,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 i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4 :1 , pp. 1 - 19。
注25:参见[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注26:参见Freedman , Maurice ,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 At hlone Press , 1966 。
注27:参见[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 年版。
注28: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第36 页。
注29: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4 页。
注30:参见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中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1999 年第1 期。对此,王铭铭只是在非正式场合,以间接方式做了一些回应。
注3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第8 页。
注32:参见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编:《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 卷第1期,2003 年。
注33:参见徐勇:《村民自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塑与互动》, 《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注34:参见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3 - 4 页。
注35:参见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界》, 《理论学习月刊》2003 年第7 期。
注36:[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 年版,第18 页。
注37:参见刘朝晖:《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人类学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 年第3 期。
注3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7 页。
注39: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6 页。
注40:参见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1 期。
原文出处:《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