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蜀地3000年羌族文明期待震后重生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8-11-15 23:16 标题: 蜀地3000年羌族文明期待震后重生
蜀地3000年羌族文明期待震后重生
--------------------------------------------------------------------------------
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8-11-15 9:32:38
简要内容:四川省北川羌族干部贾德春担心,有3000多年历史的羌族文明会随着众多在在“5·12”地震逝去的生命而消失。
四川省北川羌族干部贾德春担心,有3000多年历史的羌族文明会随着众多在在“5·12”地震逝去的生命而消失。
这位曾经是小学教师的羌族人在他呈递给当地政府的《拯救羌族文化》报告建议中沉重地写道:“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没有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四川省为羌族主要居住地之一,有30万的羌族人口居住在“5·12”地震受灾最重的地区——北川、茂县、汶川。地震不仅让这个“云朵中的民族”的家园变为废墟,更夺去三万羌族人的生命,而贾德春引以为傲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传统羌族文化”也可能失去得以传承后代的文化载体。
羌族世代靠山而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山滋生了斩不断的文化纽带。他们在山上建造平顶石头房屋——碉楼,并在墙上画上彩绘图案,靠放羊和种植玉米等为生。若不是汶川地震,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大山。但现在家园被毁,他们必寻找新的居住地。
贾德春现在和北川原县城所在地曲山镇的5000多名幸存者居住在一排排白色板房里面,10月28日他们在板房区庆祝了羌历新年,但却只能从窗户眺望曾经的家园。
中国政府正在为幸存下来的羌族居民寻找新的居住区。根据北川县政府重建计划,新北川县城将在三年内建成,位置就在距离老县城不远的一个安全的区域。
北川重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北川县政协主席杨应庆说,新县城将体现鲜明的羌族特色。为达成这个目标,北川专门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羌文化收集整理小组,对一些特色图案和遗迹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同对口援建的山东省设计人员和工程师也都在跟羌族文化民俗专家举行了座谈。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则担心震后群众大规模迁徙他处,会导致羌族文化载体消失,他认为“保护文化必须同载体一同保护”。
冯骥才曾率历史学家、羌族文化学者、古建筑专家、民俗学家等10余人亲赴北川,评估地震对羌族文化造成的损失。调查发现有40位官方认定的羌族文化传承者在地震中遇难。
“这种损失是致命的,因为羌族文化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全靠传承人口口相传。”冯骥才说。
此外,北川和茂县两个羌族博物馆一个完全被毁,另一个全部垮塌,仅北川就有400多件珍贵实物和大量普查资料被掩埋在废墟下;汶川县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所有房屋坍塌;北川、茂县、理县上百座极富羌族特色的民居、碉楼、桥梁化为乌有……
早在殷商时期,羌族文明就被记录在甲骨文中,这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对羊和天空有特殊的图腾崇拜。他们原始的宗教传承者被称作“许”或者“释比”。
“释比是羌族中最神秘的人,因为他们能在各种宗教仪式中和天交流,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允许记录下来的,只能口口相传。”贾德春说。
许多释比在地震中去世了。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龙溪乡就有4位释比遇难。 除了神秘的宗教文化,羌族还拥有独特的羌语、美食美酒、刺绣花纹,以及音乐歌舞。大多数羌族人仍然会跳羌族的“锅庄舞”——每逢节日,他们就会点上篝火,载歌载舞。
北川曲山镇希望小学的桂艺苹从小就在家里学会了锅庄舞,但震后才在希望小学里学到了第一首羌族歌“咂酒歌”。
“太好听了,我很喜欢。”11岁的桂艺苹说。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却不会她本民族的语言——羌语,因此对歌词的意思也不得而知,只能照着汉语发音背下来。
中国政府在1956年就开了一项拯救羌族语言的计划,希望用汉语拼音来标注羌语,并将其推广,因为种种原因,该计划到1991才完成。但是桂艺苹所在学校的老师也都不会说羌语。
桂艺萍的音乐老师李素芳说,羌族歌曲都是用羌族乐器演奏的,旋律优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羌笛就是羌族乐器。但四川省统一的音乐教材里面没有羌族民歌,她不得不在上课的时候自己加上几首。
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日前透露,全省将招商引资近百亿元用于抢救羌族文化。其中包括文化旅游、文物传说收集整理等。此外,政府正在拟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贾德春说,古法书写的“羌”字本是上面羊头、下面猫头,这只猫被称作“毒药猫”,曾经在羌族最古老的传说《羌戈大战》中引领羌族将军走出迷雾,赢得胜利,保护了羌族人民。羌族人相信,毒药猫一定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出现,引领他们走出困境。
“我们现在就在迷雾里面,但我相信,一定有办法走出去。”贾德春说。(姬少亭 吴陈 海明威)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