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鲜为人知的西北联合大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小宝
时间:
2010-5-26 19:22
标题:
鲜为人知的西北联合大学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有所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在中国的西北部,还曾有过一所与之并立的短暂高等学府——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
过渡性的西安临时大学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神州大地国难深重。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华北、上海、江浙等地的70多所高等学校,纷纷向西部内地迁移,继续“教育救国”的学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空前规模的学府长征。最后,迁往“大后方”的主要是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也有少数高校迁往西北的陕西和甘肃,并曾一度组成了西安临时大学。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华北地区首当其冲。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第16696号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随后,除北平研究院迁往昆明外,平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3所国立高等院校,奉命迁往西安,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其目的是“为收容北方学生,并建立西北高教良好基础”。
北平大学是留法学者李石曾在1928年实行法兰西式大学区制度时,合并了北平、天津、河北等地的多所大学创建的。后因所并各校持续反对,许多院校宣布退出,只剩下医、农、工、法、女子文理5个学院。但在20年代中期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北平大学依然属于全国一流高等院校。北平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清政府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师范学院。后几经变迁更名,于1931年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下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及研究院。北洋工学院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大学。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奏请光绪皇帝批准,在天津创建北洋西学学堂,后改称国立北洋大学。1917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改称“国立北洋工学院”。
为尽快筹备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7年10月11日,教育部长王世杰以第17728号训令颁发了《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组织规程》,规定临时大学不设校长,以筹备委员会代行校长职权。“本委员会设主席1人,由教育部部长兼任,设委员7至11人,由教育部聘任之。”据此,教育部决定聘任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书华(未到任)、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蒸、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教育部特派员陈剑修、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周伯敏、国立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辛树帜等为筹备委员。随后,又指定徐诵明、李蒸、李书田和陈剑修4人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校务主持“由常务会议商决,系共同负责之合议制度”。全校设立文理、商法、教育、工、农、医6个学院,共23个系。
西安临时大学仓促筹建,规模虽大,但存在诸多问题。临大筹备伊始,教育部规定三校学生自愿前往报到。但由于华北陆路交通被日寇封锁断绝,他们不得不先向南、再向西向北绕道而行:冒着被日军搜捕的危险,先进入天津英、法租界,然后搭乘英国客轮经大沽入渤海,抵达山东的龙口或青岛上岸,绕一个大弯,再奔赴西安。平津3所高校先后到达西安临大的学生共1553人,教师159人。虽然临大规定各院开学日期为1937年11月1日,15日正式上课,但由于学生赴陕颇费周折,最早报到的同学在临大上课不足一学期,晚到者仅一月有余,可见西安临大时期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收容时期。西安临时大学作为一所临时联合性质的大学,西迁各校无论在名义上或实质上仍均存在。因此,开学之初,学校既发给入校学生西安临时大学的校徽,同时又发给原平津3校各自的校徽。
西北联合大学的组建
1938年3月,日寇兵临风陵渡,陕西门户潼关告急,西安不断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扫射,临时大学已很难在西安长期办下去。于是,教育部决定临大向南迁往汉中。为了做好千余名师生的南迁工作,西安临大常务委员会决定成立以徐诵明等17人为首的“准备迁移事务委员会”,下设布置、运输及膳食3个委员会。在迁校前,全校进行编队,按军训队原有大队编制,下分3个中队,再分为若干区队、若干分队。其中,每中队500—600人,设中队部,为行军单位。当时,体坛耆宿王耀东率领着200名师生,作为全校的先遣队,从宝鸡沿川陕公路进发,渡过渭河,进入秦岭山区,一路上翻山越岭,晓行夜宿。出发前,学校按人配发干粮,乃陕西特产“大锅盔”(似饼的面食)和咸菜。每人必需随身携带的衣物行李由学校雇用大车装运随行,其余文具书籍等则交给学校派专人直接运到目的地。学生和年轻的教职员工大多数徒步出发,迁移所经地区大多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秦岭更是峭壁陡立,高耸入云。师生们历尽艰难困苦,行军250多公里,经过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目的地。由于在汉中找房设校很困难,经校常务委员会决定,将全校分置在3县6处,即城固县、南郑县、勉县。校本部和文理学院设在城固县城内考院,教育学院设在文庙,法商学院设在小西关外,工学院设在距城固县城南20公里的古路坝,医学院设在南郑县,农学院设在勉县。
1938年4月3日,学校师生南迁后刚刚安顿下来,教育部即下发了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50次会议通过的《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令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方案》规定:“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及国立北洋工学院,现为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起见,拟令该校院逐渐向西北陕甘一带移布,并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院系仍旧,经费自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份起由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各原校院经费各支四成为国立西北联大经费。”5月2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正式开学。
西北联大仍按西安临大旧制,为临时性的联合大学,“联而不合”。联大本部设在城固县城内的考院和文庙,在考院的大影壁上白底黑字书有“国立西北联合大学”8个大字,在考院入门的门楼里高悬着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3校校牌。西北联大仍不设校长,领导体制为校务委员会制,由徐诵明、李蒸、李书田、陈剑修等组成校常务委员会,负责管理校政。西北联大仍设6个学院,23个系,教学开始步入正规,学制一般为4年,医学院为5年。此外,联大还附设大学先修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一年,成绩优良者,可保送上大学。其他中学毕业生则需经过国家大学统一考试才能入学。
西北联大云集了全国大批著名的学者教授。他们中有黎锦熙(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许寿裳(文学家、教育家)、李达(哲学家、教育家)、许德珩(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马师儒(教育家)、罗根泽(文学家)、曹靖华(翻译家)、侯外庐(历史学家)、傅种孙(数学家、教育家)、王耀东(体坛耆宿)、徐诵明(病理学家、教育家)、李季谷(历史学家)、罗章龙、谢似颜、杨若愚等人。他们辗转于迁校之途,授业于茅草之室。当时,一些沦陷区的中等学校也迁来汉中,有师生4000余人,这些中等学校教师多为西北联大毕业生担任。汉中地区一时学校林立,名师云集,一跃而成为抗日大后方三大教育重地(昆明、重庆、汉中)之一。
西北联合大学的教学和生活
在战乱中成立的西北联大,首先面临的是教学条件的简陋。学校一迁再迁,颠沛不堪。当时,许多图书和教学仪器未能顺利内迁,或损坏散失,却又无力及时补充和添置。例如,图书馆刚开馆时只有2000多册图书,师生平均每人只有一本书。当时在西北联大上学的西北大学教授陈宝琦这样回忆:“书太贵了,每晚要到图书馆去抢看参考书,许多人在门口等着开门,门一开大家就拼命挤,人小力小的就这么被挤出挤进后才被人推了进去。一进门又得眼快腿快地抢座位,放好书包又得挤到台前抢书。听课则人多座少,也得抢……”由于很少能看到全国性的报刊,消息十分闭塞。因此,学生们学习主要靠课堂笔记,课后参加读书会等社团组织来充实学习内容。为克服困难,体育主任和训导长王耀东曾领导师生自制教具,因陋就简,继续坚持体育教育。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教授则利用汉中地处巴山汉水之间,秦汉三国时期的名胜古迹众多的历史优势,带领师生成功地发掘了张骞墓,将发掘的经过及墓内情况立碑予以记载。黎锦熙还被聘为城固续修县志委员会总纂,受命草拟续修工作方案。该方案后单独刊出,即著名的方志学理论专著《方志今议》。此外,学校师生还成立了各种戏剧组织,自发自创自演。话剧团、京剧团、秦腔剧团都有,人才济济,水平不低,经常排练演出。这在战时环境下,为活跃极为贫乏的山区文化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西北联大师生的生活条件也极为艰苦。学生多数来自华北、东北、华中等沦陷区,主要靠微薄的贷金和公费来维持极低的学习生活。为了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1938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11条,规定:专科以上学校家在战区,费用来源断绝,经确切证明必须接济者,可向政府申请贷金。贷金分全额、半额两种。全额依据当地生活费用及实际需要决定。学生毕业后,再将服务所得缴还学校,其偿还期不能超过战事终了3年以后。当时,教育部规定贷金数额为“全额每月八元或十元”。1938年上半年,西北联大千余名学生中,享受公费待遇者仅54人(平大26人,师大17人,北洋工学院11人),约占全校学生比例4%,可见公费比例是极低的,绝大多数学生是靠贷金维持学习生活,艰难完成学业的。
西北联大的规模比西南联大还要大,但西南联大是学者治校,而西北联大则有许多国民党的“党混子”,勾心斗角十分严重。例如,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许寿裳在七七事变后赴西安,入汉中,对教学工作始终孜孜不倦。正如他的学生所说,在那外侮与内争并列的年代,“许师是一座进步自由的灯塔,使在暗夜海上的船舶有所归往,不致汩没于风涛。”但由于他坚持宣传鲁迅思想,积极参加救亡座谈会,因此深受排挤。本来,西北联大已任命其兼任法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陈立夫却密令“主法商院长须超然而接近中央者”,遂指定亲信担任。翻译家曹靖华,曾在西北联大教俄语,但掌握教育部的国民党人认为他不可靠,就把他给解雇了。国民党的这种以党治校的恶劣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西北联大的健康发展。
西北联合大学的解散
由于当时正值抗战最艰难的时期,西北联大师生“位卑未敢忘忧国”,曾积极参加社会各界抗日群众大会,举行抗日形势报告会、专题座谈会,宣传全民抗战的重要性,反对“亡国论”等妥协投降倾向。特别是自193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民党政府对日寇侵华逐渐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引起广大爱国师生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西北联大学潮迭起。面对抗日救亡的正义呼声,国民党政府竟以国防委员会的名义,宣布解散西北联合大学。
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为西北工学院;农学院则被强令迁往陕西武功,与当地原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改组成立西北农学院。随之,西北联合大学改称国立西北大学,共有4个院: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不久,师范学院和医学院又相继独立,称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文理、法商两个学院组成西北大学。1940年,西北师范学院决定迁往兰州(搬迁过程长达4年),成为现今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1946年,西北大学迁往西安。西北工学院则在抗战胜利后迁至咸阳,即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这样一来,在西北联大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等5个独立的、由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国立院校,并由此奠定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和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抗战胜利后,原平津地区的部分师生东返,重建了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但北平大学并未复校。
西北联大的形成和发展虽然短暂,但是它与远在昆明的西南联大遥相呼应,为举步维艰的中国高等教育保存了珍贵的火种,对西北地区文教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文史精华》2007.3 作者:谷雪艳
作者:
覃和平
时间:
2010-5-28 04:40
拜读了!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5-29 22:20
的确不知道。
作者:
deva
时间:
2010-5-30 07:39
时间太短,也没有出什么人物,所以不为人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