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一輯由陶東風、金元浦、高丙中主編,共蒐錄十八篇文章,英文翻譯文獻共五篇,共二十七萬字。相較於《讀本》的「讓文字自己說話」,《文化研究期刊》清楚交代選文的目的。翻開《文化研究》目錄,首先讓人注意到的是,擔任上述知識份子圖書館系列書籍顧問的詹明信。對中國大陸批判思潮的影響極大,要回溯自八十年代中期至大陸講學開始,尤其引發大陸學界對於後現代主義的學習與討論。而關於詹明信思想的引進與討論,在大陸一直不斷進行。此處,則有研究詹明信甚久的王逢振<詹姆遜談現代性、後現代性及其它>和吳瓊<總體性與詹姆遜的文化政治哲學>兩篇文章。因此,對大陸學界來說,對於後現代主義的吸納先於文化研究,加上詹氏曾猛烈攻擊過文化研究(“On cultural studies”),或多或少可能引發學者對文化研究的認識欲望。
最後,讓我感到有趣的是,《文化研究》刊登兩位美國學者Nick Browne <社會與主體性:關於中國情節劇的政治經濟學>和E. Ann Kaplan<質疑跨文化分析:晚近中國電影中的婦女個案研究>兩篇譯文。這兩位學者都因八十年代中期中美電影交流的因緣,曾赴中國北京講學,也曾到過台北訪問。在Kaplan的文章中提到這段背景,談到(中美)雙方當時在理論介紹、影片分析和社會脈絡、文化政治的多方參照影響。在文章中,她並以《天雲山傳奇》、《女兒樓》等影片分析,說明西方論述系統(特別是女性論述)和中國婦女、公共領域等糾結問題,具體將跨文化分析「問題化」,並以自己的分析實踐為切入軸心。(關於這段「電影論述進入中國的過程」,以及電影論述系統如何扮演承載中國大陸新興思潮的園地,將另文討論。)不過,顯然這連續多次講學之後,對於中國大陸電影生產、評論體系、或者將中國電影引導進入理論話語,都有具體的影響。譬如,一九九O年便於洛杉磯舉行的第一次兩岸三地華語電影研討會,這也是Browne的文章第一次發表(部份會議論文蒐錄於《華語電影與文化批評》與《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該文以謝晉《芙蓉鎮》為論述對象,藉由「情節劇」(台譯通俗劇)類型因素的探索,探討影片內外的社會系統與政治脈絡如何和個人主體性相嵌。尤其令人深刻的是,他在文章中特別提出警惕,必須注意西方批評理論與中國電影文本之間的方法論問題。不過,該文其實早已中譯,並於台灣《當代》雜誌上發表。兩岸資訊交流不夠,似乎讓一些工作產生不必要的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