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遗协会2010年民歌会代表性民歌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风舞者
时间:
2010-5-24 16:34
标题: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遗协会2010年民歌会代表性民歌简介
非遗协会2010年民歌会代表性民歌简介
马山民歌
一、基本概况
马山民歌历史源远流长,远古时在这块土地繁衍的马山各族人民,都以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马山民歌曲调优美、丰富多彩。全县可分为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东部山歌旋律奔放、粗犷,歌调有蛮欢、三顿欢、卜列欢、呼吁欢、了麻竹、大环欢、加方欢、杨圩欢、白山欢等;西部山歌旋律平衡流畅,高亢奋进,主要歌调有雪欢、嘹欢、高调欢、排欢、思国罗欢等。
二、音乐特点
马山民歌源于本县东部地区的古零镇、加方乡、古寨乡一带,群众叫做“欢哈”。其中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由于它的旋律优美,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柔和,风格统一。其结构完整一个旋律,一声部和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三声部起到陪衬和声作用。歌词一般是五字句和三三五句式。严格要求腰脚韵。
三、发展历程
马山民歌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其题材源于生活,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易唱易记,流传至今的曲目数以千计,种类有田歌、号子、山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其久负盛名的喇叭调、叮当调、得得调、伙计调、哦伙调等5大调在全国广为流传。上世纪50年代,曾有部分马山民歌作为我国优秀民歌精品被灌制成唱片出口西欧和东南亚。1957年,马山民歌手王兆珍等将喇叭调、得得调唱进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马山民歌专题片《楚歌今昔》和《爱要怎么唱出来》播出后广受好评。“不唱民歌劲不来,一时半刻难得挨。唱起民歌劲直抖,栽秧田里好收手(收工)”。优美婉转的马山《栽秧歌》呈现出醉人的田园景象。近些年,当地为马山民歌注入现代音符,编排的歌舞《车水锣鼓》、《开秧门》、《月亮歌》、《火烧耙》、《山歌唱出农家乐》在各级文艺调演中获得好评。马山民歌有“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美誉,1982年经著名音乐家范西姆发现并推向世界,引起音乐界的轰动,打破西方音乐界认为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断言。三声部民歌多次在广西国际民歌比赛中获得金奖,并多次应邀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2004年5月自治区文化厅将其列为广西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另外,三声部民歌还多次进京演出,并曾到埃及、芬兰、阿曼等十几个国家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名闻中外,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13日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又再次代表广西进京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这是代表广西参加此次展演活动的唯一节目。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在京的精彩演出获得了首都各界领导、群众的好评。为保护和继承好这一具有浓郁乡土特色和原生态风味的民间艺术,荆州区做了大量工作。近期,该区《荆州马山民歌研究》专著即将出版。他们每两年举办一次马山民歌艺术节,以不断扩大马山民歌影响,让其永葆青春。
四、代表曲目
《栽秧歌》、《车水锣鼓》、《开秧门》、《月亮歌》、《火烧耙》、《山歌唱出农家乐》
黄梅戏
一、基本概况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二、音乐特点
黄梅戏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三、发展历程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安庆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四、代表曲目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秦腔
一、基本概况
秦腔(Qinqiang Oprea,或Qinqiang)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音乐特点
秦腔的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三、发展历程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
四、曲目代表
《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等。新中国建立后还创作了《黄花岗》、《汉宫案》、《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甘肃花儿
一、 基本概况
“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 女青年唱的称“花儿”。 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根据“花儿”的发源地,我们又可把“花儿”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河州花儿”,发源于河州地区,即今甘肃省临夏县,现在遍及临洮、康乐、和政、广和、永靖、夏河等县,有的流传到宁夏。 第二类叫“洮岷花儿”,在洮岷地区,即现在甘肃省的临潭、岷县、单尼一带。第三类是“西宁花儿”,发源于西宁地区,即现在青海省的西宁、湟源、贵德、乐都、循化一带。;
二、音乐特点
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演唱时用临夏方言,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三、发展历程
“花儿”产生到现在大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早期的“花儿”研究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的《歌谣周刊》创刊,该刊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十五日(第八十二号)刊载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在甘肃做地质调查时记录整理的30首“花儿”歌词,题目叫《甘肃的歌谣——“话儿”》。这是“花儿”在全国文学中首次出现。
著名音乐家王云阶1943年记录发表的《山丹花》是中国第一首“花儿”曲谱。王云阶是当时中国最高音乐学府——重庆青木关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他在青海东部农业区进行教学和音乐采风时,找到撒拉族“花儿”女歌手哈图玛,记录下《山丹花》曲调,谱成曲发表在他主编的《青海民国日报》《乐艺》音乐副刊上,避免了像《诗经》那样只记词不记曲、后人难以演唱的遗憾。
作为“花儿”研究专著出版的,是榆中人张亚雄1942年在重庆出版的《花儿集》。张亚雄利用在兰州担任《甘肃民国日报》编辑之便,公开征集流传于甘青宁的“花儿”,并在该报发表歌词和研究文章,在近10年的岁月中,张亚雄对征集到的3000多首“花儿”,精选了600余首加以整理,其中的《抗日少年》12首,用民歌形式激励人民抗战到底,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乔建中在2004年第三期《音乐研究》上撰文赞誉其“对于日后成为民俗学、音乐学界‘显学’的‘花儿’研究来说,是第一部内容丰富也有深度的专书,是现代花儿研究的第一块碑石”。
1944年至1947年张亚雄住在西宁。他利用空闲时间,奔走于田间地头、河畔山野,将一些优美的“花儿”记录下来。1948年秋,当《花儿集》在兰州再版时,又加入了不少新内容。1950年,张亚雄准备第三次出版《花儿集》,但因受到不公正的历史待遇未能如愿。文革中虽以拣破烂为生但他仍然坚持“花儿”研究,正是:“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就是这个唱法。”
1981年,在甘肃省第二届文代会上,平凉农民作家、“花儿迷”戴笠人将一本1948年版的《花儿集》送给了张亚雄。1986年,年已76岁的张亚雄见到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再版的《花儿集》。
四.代表曲目
《山丹花》
龙船调
一、基本概况
《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龙船调》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所以,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又叫它种瓜调或瓜子仁调。《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
二、 音乐特点
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三、发展历程
解放前,种瓜调(龙船调)一直在利川市城和汪营、柏杨等地广为流传,并在歌唱间伴有打击乐器。,1955年春节,利川举行全县业余音乐、舞蹈、戏曲汇演,《种瓜调》受到好评。后经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叙卿和黄业威收集整理,加工润色,改为表演唱《龙船调》1957年利川民间艺人汪国盛、张顺堂首次将《龙船调》作为参加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汇演节目在北京怀仁堂演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武汉歌唱家刘家宜最早将她唱的《龙船调》灌成唱片流行全国,王玉珍又将《龙船调》唱到了日本,
《龙船调》在20世纪80年代被评为世界25首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90年代它又以鲜明的特点汇入全国56个民族的音乐大海。著名歌唱家王洁实、谢莉斯、魏金栋、李谷一、汤灿等多次传唱。 著名歌唱家宋祖将其唱到了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在全球掀起了传唱《龙船调》的热潮。
四.代表曲目
《龙船调》
西藏民歌
一、基本概况
西藏民歌是流传于西藏各地的民歌小调,。大都是六字一句,四句一首,曲式结构为上下两句,旋律流畅。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西藏民歌可分为“鲁”(亦称古如)和“谐”两大类,“鲁体”民歌又分为“拉鲁”--山歌和“卓鲁”--牧歌,“谐体”民歌品种较多。西藏民歌在艺术手法上,和其它民族的民歌有着共同性,比如形象思维方法,比、兴手法的运用和朴素洗炼的语言等。所不同的是陈述方式和陈述对象,有它独到之处。西藏民歌中常用拟人,夸张,双关,联想,比喻五种艺术表现手法,除了常见的五种之外,还有重叠、对偶、排比、幽默等其他手法。
二、音乐特点
西藏民歌的语言特色:朴素洗炼、清新通俗。藏族民歌绝大部分是绘声绘色,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三、发展历程
早在西藏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西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而得到丰富和发展。到十七世纪末,以六世达赖仓央加措的“情歌”为代表的西藏特色民歌逐渐在西藏民歌中占据很大的比重。随着时代变革,西藏民歌也产生了一种新颖、热烈的反映新时代的内容和风格,这就是西藏新民歌,以区别西藏传统民歌。新民歌与传统民歌无论在题材、思想和形式等方面都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新民歌以颂歌为主,它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热烈而朴实的感情,歌颂共产党、毛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歌颂新社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四、代表曲目
《挤牛奶就要这样挤》、《北京的金山上》、《拉萨河水》(日喀则拉孜)、《天空多么宽广》(日喀则定日)、家乡变换新颜》、《北斗星光辉照高原》、《犹如甘露滴心窝》、《唱不完心中美意》等
作者:
浣溪
时间:
2010-5-24 21:56
大家这么努力,希望这次的民歌会可以成功举办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5-26 09:04
希望民歌会能举办成功!虽然困难多,但是我们一起努力!
荆州马山民歌和广西马山民歌不要混淆。我们在复制网帖的时候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5-28 11:16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