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王文章、乌丙安、蔡正仁谈非遗保护
[打印本页]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08-11-14 17:10
标题:
王文章、乌丙安、蔡正仁谈非遗保护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特别策划的此次网论,摘取其中三位先生的文章,以供大家学习:
编者按:中华文明是人类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2001年以来,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长调等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由此成为拥有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丰富的文化形态是中华记忆传承的载体,是日新月异的中国发展的依托,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政府
对文明传承的自觉、广大遗产保护工作者为维护脆弱的文化生态所做出的努力令全世界瞩目。
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易逝、口传心授等特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处于十分关键的阶段。
如何让珍贵的文化样式远离衰亡?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处理好经济繁荣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如何保护自己的文明,为人类传递一份巨大、珍贵、不可替代的财富?在此,我们特邀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玉琴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08-11-14 17:11
标题:
王文章:非遗产保护走向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文化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一大亮点。它不仅说明了我国当代对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也标志着我们今天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认知的根本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开始逐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从根本上说,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国际范围内不断得到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开始由以往单个的项目性保护,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阶段。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开始对与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共同延续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现存文化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全面的重新认识。我们审视人类自身及社会整体发展目标时,不能不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社会参与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体现具有“文化自觉”的特征。
我国近五、六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重视参与国际间的合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建设和立法进程;具体实施形式多样的保护措施。保护措施主要是:开展全国普查,制定保护规划,建立国家和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保护传承人,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国务院还确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对于提高公众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主导,社会团体、机构和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机制正在形成。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但是不能不看到,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首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和消解;其次是仍然存在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问题,缺乏保护规划与措施,甚至不惜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的现象也经常可见。
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今后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第一,要在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前提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积淀,呈现为人们的精神、情感或生产、生活形态,成为一种传统。作为传统而言,它是相对恒定的,但它活态传承的方式,决定了其传承的活态流变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它按照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去演变,而不是人为地去改变这种自然演变的进程。凝固它或“组装”它,都是不妥当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科学处理好“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的关系。
第二,要重视形成全社会参与保护的文化自觉。既要尊重、调动和依靠传承人作为传承主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又要充分发挥负有保护责任、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政府相关机构、团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作为保护主体,参与保护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政府主导下,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以及社会公众共同积极参与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会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为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08-11-14 17:11
标题:
乌丙安:传承人保护日益规范
经过近五年多全国上下的齐心努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全面普查、建立全国四级遗产名录、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保护机构建设、经费投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等多方面工作的大力推进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引起了全社会的特别关注。
众所周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人,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知识和精湛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传承人,也只有保护好他们和他们的传承机制,才有可能把宝贵遗产从人亡歌息、人亡艺绝的濒危绝境中抢救回来。因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于以上明确的认识,几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发挥了主导作用,从以下两个方面有力地推进了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
一、文化部在开展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和评审的过程中,不失时机,交错地进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命名工作。一方面成立了专门的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委员会,负责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评审工作;一方面制订了评审规则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和条件,其中除了所有代表性传承人共同的标准外,还制定了十个不同专业门类具体的评定标准。经过反复的鉴别、复查、验证、确认等多个环节,最后,分别在2007年6月9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杂技和竞技 、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五大类别的代表性传承人226名;2008年2月15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项目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和民俗五大类别的代表性传承人551名,共计777人。紧接着于2008年2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由文化部举行了隆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典礼,向来自全国各地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们,颁发了证章和证书。这几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公开性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好评,特别是对辛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线的广大乡村基层群众和城镇社区群众,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随之而来的是各省区相继开展了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命名工作,使保护传承人的工作一时形成最大的亮点和热潮。最突出的实例是云南省,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了四级传承人保护机制,仅全省县级传承人就命名了1893人,使这个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的传承人保护及早落到了实处。
二、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郑重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从政策法规的实施执行上有效地加大了保护传承人的力度。这个暂行办法具体规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与义务、申报与推荐、评审与公示、资助传习活动、建立传承人档案等等细则,可行性强,便于执行。有些省(自治区)也较早地出台了地方对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暂行办法,都发挥了有效的对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推动作用。目前,暂行办法的推行和实施在全国许多省市直到基层已经在三个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有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资助,做了生活补助或津贴,特别是老艺人、老工匠的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得到了某些改善。像浙江省近两年来由省财政拨款,给65岁以上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3000元至4000元的补助津贴,直至传承人逝世。有的是定期发给老艺人几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的生活补助。
第二、有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单位得到了传习活动的资助,使他们得以继续有效地开展传艺授徒活动。像全国贫困县甘肃省环县在困难的条件下还每年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道情皮影剧团老传承人每人500元做开展传习活动的补贴。云南、湖北、湖南等地的一些较好的少数民族歌舞传习所,也得到了相应的资金补助,进行传习授徒活动,使一批国宝级非物质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第三、有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大力资助,由保护单位抓住有利时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为代表性传承人精湛技艺的活态保存或数据库建立,准备素材。例如全国著名的民间故事讲述家、辽宁省沈阳市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6岁的谭振山老人,得到国家的20万元的资助,由保护单位正在有计划地对老人讲的上千则民间故事做录音摄像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他的第一部故事集已经出版。吉林省国家级遗产满族说部近千万言的多卷集精装本也已经公开问世。
很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在全国不少地方已经进入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为此,文化部的主管工作因势利导,于2008年7月28日 由办公厅发出了《关于推荐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这个通知的内容,是在总结了此前的经验和克服了以往的不足情况下拟定的,显然比过去要求严格得多。同时在工作要求一项中,还特别关注了地震灾区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和申报事宜。这是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中所体现的“地震灾区特事特办的原则”精神。和通知一起还下发了统一格式的推荐表。《通知》明确规定:2008年12月31日以前,把推荐材料上报到文化部。人们期待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认定和评审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一个更大的飞跃发展!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08-11-14 17:12
标题: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我1941年生于江苏省吴江县震泽镇藕河坊,1954年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的昆曲演员训练班。后来华东戏曲研究院改为上海戏曲学校,我们那批十二三岁的孩子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昆曲传人。我12岁师从传字辈的沈传芷、俞振飞学习昆曲官生戏,如今在昆曲舞台从艺54年,见证了中国昆曲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看到昆曲艺术面临面临失传的情况很重视,立即把分散各地的传字辈老师集中到上海与杭州等地,着手抢救昆曲工作。1961年我们那批学员毕业,那时正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立。我到了京昆剧团后,团里都在抢救、记录昆曲工作。排出了《墙头马上》、《牡丹亭》等剧目。
1956年正值中央酝酿“双百”方针时,浙江昆曲团排出了一个昆曲《十五贯》,一出《十五贯》先后在上海和北京上演,顿时,轰动北京,轰动上海出现“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许多中央领导都看了戏,周恩来同志观看了演出团后,到后台看望演职人员时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人民日报毛泽东也先后看了两遍,并给予高度评价,还说《十五贯》应该到处演。《十五贯》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规模高的艺术水准突显出昆剧的魅力,改变了”昆曲必亡“的看法,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给古老的昆曲开启了生命的春天。
此后,全国许多剧团都开始移植演出《十五贯》,上海、北京、苏州、湖南等地都江堰市成立了昆曲团,使昆曲得到复苏。各剧团还请了一些“传”字辈艺人,招收了一批“继”字辈学员。到“文革”时期,戏曲界只八个样板戏时,昆曲再次陷于绝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昆剧又一次起死回生,我们上海昆剧团1978建团,是与改革开放同步30年。我们先后抢救、整理、演出了60多台昆剧、300多出折子戏。也是在这繁荣的舞台上我演出过很多剧目:《撞钟分宫》、《惊变埋玉》、迎像哭像》、《太白醉写》、《贩马记》、《见娘》等参演的大戏有:《琵琶记》、《牡丹亭》、《白蛇传》、《长生殿》、《连环记》、《风筝误》等等。
国家还鼓励戏曲繁荣发展,设立了各种奖项。我1986年因演出《乔醋》、《见娘》等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89年获上海文化节艺术节优秀成果奖,1993年主演昆剧《牡丹亭》获上海戏剧白玉兰表演艺术男主角奖、1997年昆剧电视剧《牡丹亭》获全国电视戏曲片“飞天奖”和“金鹰奖”。
昆曲的繁荣也搭建起通向世界的舞台,就我们上海昆剧团而言,先后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演出。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国家对昆曲的扶持政策使昆曲的传承与发展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几大昆曲剧团都陷入一片忙碌之中。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上昆的《《班昭》浙江昆居团的《公孙子都》还有近几年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等。到目前全国共有7个昆剧团了,昆剧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成果。 前几年,我到北京参加文代会时,带着上海昆剧院一班人马,准备了几部昆曲戏:新创《伤逝》、《一片桃花红》,原汁原味的折子戏《扈家庄》、《闻铃》、还有不同于青春版的是1957年俞振飞、言慧珠本子的《牡丹亭》等剧。苏州昆曲剧团已经两进北大,演出白先勇先生们的青春版《牡丹亭》,我们也选择北大,是想让观众欣赏水平相对高一些,更想听取他们的评价。昆曲本身也是有很多面孔的,是百花齐放的,不是只有一种风格。重要的就是我们推出新创鲁迅先生的《伤逝》、《一片桃花红》是让观众看看创新的昆曲、现代的昆曲。让观众了解当代昆曲发展成什么时候样了。
近年来,以长江三角为龙头的昆曲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在不断完善,苏州举办了昆曲艺术节,建造了昆曲博物馆。上昆剧团也以《牡丹亭》、和《班昭》连续两年入围国家精品剧目。为弘扬昆曲、发展昆曲,我退休后,还经常参加昆曲系列讲座,经常到国外去讲学,足迹遍布好几个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不但国家经济繁荣富强,昆曲也得到繁荣与发展,但如何发展与传承,是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问题。昆剧的“传字辈”越来越少。老的“传字辈”有500多出戏,我们只学了200多出,我们的学生仅学了100多出。600多年的老剧种就这样一段一段的丢失,让人焦急啊!我认为昆曲要在继承的基础由进行发展,必须建立在继承上。继承和排新戏两不误并进才行。继承得好才有可能发展得好,而发展阶段的好,剧种才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要继承、要振兴总共有三条路,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一、昆曲历史阶段上有大量折子戏要保留、继承。这是昆曲艺术的精华组成,因此也是最主要的道路。二、对传统剧目要进行改编,《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些都是昆曲的宝藏,全本演出有困难,我们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改编,让它继续鲜艳在舞台上。三、要自己动手,尝试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在继承基础由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记者王玉芳采访并整理)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8-11-19 20:25
远的不说,好好学学日本就受益匪浅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