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晚会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0 22:02     标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晚会


第一次 全体动员大会及责任分工会议
2010年 5月 19日 晚9点 文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一、组委会   
顾  问 :徐  波 毛洪文 孙正国 周书航   
总指挥:王一然
主持人:刘宋文  张明珠

第一组 节目组
组    长:刘   慧
主要成员: 刘  慧  谭柳王魁  刘宋文
主要任务: 1  确认晚会节目名单、每个节目的时间
           2  写好晚会节目主持人的串词
           3 节目单打印 粉红色 50份

第二组 接待组
组    长:马  倩
主要成员: 李玲玲  周  倩  周煜谷  李春阳等马山民歌调查小组9人
主要任务: 1.及时联系掌握马山民歌及嘉宾的行程,落实到具体时间地点
           2.及时通知演出时间、顺序,保证嘉宾的安全。
           3.负责晚餐

第三组  场地组
组    长:苏长鸿
主要组员: 黄  梅 王艳玲 吴昌清
主要任务:1.场地的所有设备(灯光、音响、器材) 于27日上午安排妥当
         2.礼仪、会场秩序必须全部到位,前后期卫生工作;
         3.嘉宾名单打印后贴到位置上
         
第四组  宣传组
组    长:周琴文
主要人员:王小艳  刘宋文  罗文姣 杨  纯 长江新闻社
主要任务:1.联系好文化荆州、社联新闻部、校报、新闻社
          2.大的宣传板 内容为马山民歌和家园文化周
          3.晚会前,找周书航老师在网络上发一份晚会通知,主要为时间、地
           点、事件。附注主办单位(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长江大  
           学文学院、长江非遗社)
          4.晚会后,新闻稿发至文学院网,长江大学网,以及外网。

第五组  安全组
组    长:谢  帅
主要组员: 吴昌清 谢  帅 裴  彪  
主要任务:  1.负责晚会安全,保证会场秩序
            2.宣读HSE通用安全规则
            3.前、后期卫生工作

其它具体安排调整
  1.嘉宾邀请  
长江大学团委书记                                徐  波
长江大学校团委社团部部长                 关  辉
长江大学文学院院长                             徐文武
长江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邹火明
长江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毛洪文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刘远军
长江大学文学院团总支书记                  周书航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孙正国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董  焰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                          沈光明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遗协会指导老师   吴海良
荆州市文化局局长                                  詹宇生
荆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宋兆菊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梁老师

                                          具体负责邀请: 王一然 马倩
工作人员(其它)
  安全组8人、场地组4人、礼仪4人、舞台 4人、后台化妆 6人
晚会观众
文学院08级全体学生,09级汉专全体,07级每班10人,一工部文学院三车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遗协会,以及其它各院系。
以院系和团委的名义发通知。
4.开幕词
徐书记致开幕词(提前说好)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5-21 21:01 编辑 ]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0 22:04

今天事情较多,所以传上来较晚
作者: 微蓝    时间: 2010-5-20 23:47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以后不准再把我名字写错了啊。。。是王小艳!!!记得哦、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1 20:21

记得了,小燕,呵呵呵....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1 20:58

好的,已经记下了。明日出征北去,商量晚会事宜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1 21:33     标题: 马山民歌专场晚会 策划书

马山民歌专场晚会 策划书
                         ——长江非遗社
一、活动简介
        民歌晚会是家园文化节系列活动中最具魅力的盛会,晚会内容丰富多彩。荆州市马山镇马山民歌代表洪老师等带来的民歌表演,在工业发达的社会仍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劳动赞歌,马山民歌将带领我们进入劳动的喜悦中。民歌晚会是一个空前的盛会,他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一次盛会,而是展示来自民间最朴实、最典型、最传统的文化盛况,来自民族,来自民间,来自天南海北。
        民歌晚会将会是长江大学社团文化中迄今为止颇具魅力、颇具影响力的一次大的盛会,他所带动的是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以及来自社会,来自民间的艺术文化人。涉及的是民间风情的非物质文化,牵动的是诸位师生的对自己家乡的那一份牵挂与真情。
二、活动主题
    非遗进高校
三、活动时间     5月27日晚7:00
四、活动地点     东校区大礼堂
五、活动目的
     民歌晚会活动旨在宣传全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风俗的非物质文化,宣传家乡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家乡朴实厚重的风土民情。晚会将吸引师生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引领师生走入中华大地五光十色的文化空间,走进一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大舞台。
六、活动形式
  艺术表演、现场教唱、节目互动
七、参与对象与人数
 全校师生,预计3000人
八、活动内容
        马山民歌表演    ﹙预计1个半小时﹚
九、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如遇到突发情况,现场工作者必须沉着应对,及时上报;
        2.会场所有人员必须在工作者的安排下秩序地通过安全通道,不得故意制作混乱局面;
        3.事故处理完后作人员调查,查出事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十、晚会安排
   (一)、前期准备
1.节目准备  学生节目需要提前一个月排练,民间艺人节目需要开始前作安排和指导
2.媒体   提前2天和荆州电视台、荆州晚报、荆州新闻网联系,并作现场录制;长江新闻社需提前一天联系,作现场录制;长江大学校报记者提前联系
3.嘉宾邀请  制作请柬,邀请校团委、社联、文学院老师、校外人士、兄弟高校老师、兄弟社团社长
4.所有干部在三大网络阵地宣传晚会
5.做好校园的宣传,横幅宣传为主。

6.制作好晚会节目单的宣传单。
        (二)、会场布置
1. 舞台布置  舞台背景以简单为主,悬挂“民歌会”的标志横栏;
             幕布、灯光与音箱设备等;
             在舞台最外面的上面挂一条横幅;
             舞台的前面系上一批气球,装饰台面。
2. 为嘉宾准备材料,水果,饮料等;
3.邀请文学院学生会的同学帮忙;维护会场秩序;以及与会嘉宾的接待工作;
4.文学院学生会负责安排各个院系的座位;
        (三)、晚会第一部分
1.会场负责人宣布HSE国际安全规则;
2.主持人呈词,宣布晚会开始,并邀请社长作发言;
3.晚会正式开始;
        (四)、晚会第二部分
所有节目按照预前安排进行
        (五)、晚会第三部分
1.并宣布晚会结束,观众有秩序退场;       2.. 欢送嘉宾,对他们与会表示感谢;
3.表演人员、工作人员、嘉宾合影留念;     4. 收拾会场,做好会场的清洁工作。
十一、活动总结
1.活动结束后,两周内写好活动总结,一式三份,社联策划部一份,文学院一份,非遗学社自存一份;
2.宣传部整理出会场照片,做好保存工作;
3.秘书处整理好家园文化周的相关材料,存入U盘;
十二、财务预算   
        嘉宾接待费                          2500元
        会场布置(灯光、音响、背景等)       600元   
           横幅 220元
                                  总计: 3320元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5-22 20:29

一然有言三思行,事事在先不迟疑。
非遗策划有底气,奔波上下写春秋。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5-23 17:54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建议一:接待组需加派人手,负责演出队员的随身物品的保管工作,同时协助队员补妆和换装备。
建议二:互动环节,和嘉宾老师提前打招呼。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5-23 18:50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谁去打招呼? 朱书记需不需要请啊?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3 19:00

到场以后再跟他们说
接待这块会找吴昌清讲清楚,他们周三晚开会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3 21:23

明天又要接着报账了,送请帖了!大家努力了!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6 15:32

帐终于报了,只不过2300,还差700呢
请贴都送完了
媒体也请的差不多了
应该是一场视听盛宴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6 15:37     标题: 嘉宾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国家级传承人                王兆珍  老师
长江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朱业宏  老师
长江大学校团委书记                                  徐波  老师
荆州市文化局局长                                  詹宇生  先生
荆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宋兆菊  女士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孟修祥  教授
长江大学文学院院长                                徐文武  教授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                              沈光明  教授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董焰    教授
长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                            邹火明  教授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刘远军  老师
长江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毛洪文  老师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孙正国  老师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梁      老师
长江大学校团委社团部部长                          关辉    老师
长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                            吴海良  老师
长江大学文学院团总支书记                          周书航  老师

文学院 胡世先                                              老师

一工部文学院09级的学弟学妹 以及 荆州电视台、荆州日报、荆州新闻网等校内外的媒体朋友们  一并欢迎你们的到来!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6 15:38     标题: 我的发言 请指出缺点

尊敬的王兆珍老师、朱叶宏书记、詹宇生局长,敬爱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欢迎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山民歌原生态专场晚会的现场! 我是长江非遗学社社长王一然。
首先,我仅代表长江非遗学社全体成员,向来自 校党委、市文化局、文理学院,校团委、文学院的嘉宾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马山民歌代表队、校内外各媒体记者朋友,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晚会的顺利举办,得益于学校领导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同时也得到了市文化局以及校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和鼓励,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长江大学非遗社团才得以茁壮成长,荆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传承。
在将近一年的调查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传承家乡文明,守护精神家园,弘扬荆楚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将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使命和责任!
马山民歌是荆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的前夕,我们很荣幸的请到马山镇艺术团的老师们,在这里为大家展现荆楚民歌的独特魅力。
再次感谢马山民歌代表队的全体成员,你们辛苦了!
最后,希望大家在马山民歌营造的浓郁的荆风楚韵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预祝晚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6 15:42     标题: 节目单

一共 12个 节目,时长一个小时左右
作者: 刘宋文    时间: 2010-5-27 22:14     标题: 享受一场原生态民歌

今天主持,可能有点紧张,出了点小差错,不过还好,晚会圆满结束,观众反应很热烈嘛。遗憾的是:我不是荆州本地人,好多方言听不懂,遗憾遗憾,只能找歌词过个干瘾了。。。。。
作者: 黄梅    时间: 2010-5-27 23:13

终于结束了,这几天我都没什么时间上网呵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5-28 00:49

常怀感恩,非遗一定能长远!要感谢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感谢老师领导的支持,感谢马山老师们的辛苦排练,感谢一工部的同学,感谢徐书记,孙老师,王会长,刘会长,明珠,宋文等等!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8 13:04     标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 马山民歌唱响长大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 马山民歌唱响长大校园http://www.jznews.com.cn        荆州新闻网

新闻提要:昨晚(5月27日)七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专场晚会”在长江大学东校区正式上演了。马山民歌的国家级传人王兆珍表示,看到这么多年青的大学生对马山民歌这么感兴趣,感到非常欣慰。

荆州新闻网消息(实习生 许萍 通讯员 刘余 王一然)为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昨晚(5月27日)七点,由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主办、长江非遗学社承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专场晚会”在长江大学东校区正式上演了,长江大学的师生观看了这次的演出。

    参加这次展演的艺术家们来自马山民歌艺术团。随着一首明快高亢的《如今又唱喇叭调》演出正式拉开帷幕,随后艺术家们还表演了独具特色的《喊五句》《哦嗬调》《叮当调》和《新嘚嘚调》这些节目全部用方言演出,歌词和动作均来自日常的生活和劳作。整场演出以优美的马山民歌和独具特色的乐器演奏为主,利用独唱、合唱、歌伴舞、和吹打乐等形式,充分展示了马山民歌纯朴、自然、欢快的原生态风貌。让很多初次接触马山民歌的大学生也为之拍手叫好。现场不但有好看的节目,马山民歌的国家级传人王兆珍老人还现场教唱马山民歌《喇叭调》,让不少大学生们也学了两句地道的马山民歌。
一直以来马山农民就有“不唱民歌劲不来,一时半刻难得挨。唱起民歌劲直抖,栽秧田里好收手(收工)”的说法,马山劳动人民从事生产劳动时,历来有唱民歌的习惯,那优美婉转的《栽秧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

    马山民歌是荆州地区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在2008年6月7日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地区民歌的基本特点,节奏明快,语言朴实,风格独特,是民歌艺术中较高的艺术形式。马山民歌与史料所载的“郢中田歌”、“扬歌”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荆楚文化的一朵奇葩。
整场演出气氛热烈,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许多“90”后的学生表示,演出很好看很有吸引力。在读大二学生孙静说“虽然有些地方听不懂,但看完演出后还是觉得马山民歌纯净、动听是实实在在的享受”

[ 本帖最后由 王一然 于 2010-5-28 13:11 编辑 ]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8 21:31     标题: 图片

希望转载时筛选于我们有利的新闻,学校的新闻就不行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5-29 16:31

一場盛宴,一次心約,一份鄉情!
我們開始欣喜於自己的努力,開始致力於家鄉記憶的尋找,開始籌劃偉大而細微的未來:
做一名普通的家鄉非遺傳承人!
有一個不足:
沒有將歌詞上傳到兩邊的屏幕上,大家都聽不懂詞呀!以後切記,字幕!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5-29 17:03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对对! 那天在马山我就想到必须弄个歌词出来,但是时间太紧迫了,没有人担此重任,最后终于成了遗憾……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5-29 17:30

没有那个投影仪嘛,没办法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