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传播学教授:要反思的不是灰色童谣而是周围环境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4-15 14:52     标题: 传播学教授:要反思的不是灰色童谣而是周围环境

传播学教授:要反思的不是灰色童谣而是周围环境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15日 12:54 来源:解放日报




  ●很多幽默儿歌虽然恶搞,但你不得不承认很好笑,这正体现了一种童心和谐趣,也正是儿童和成年人不同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儿童没有一点幽默细胞,整天一本正经,满嘴仁义道德,那反而不正常。

  ●孩子们能从灰色童谣中得到安慰和心灵的依托。毕竟它反映了很多教育现实、社会现实以及儿童生长环境的现实。我们不要动不动给这些童谣贴标签,要去欣赏他们的创造力和幽默感,或者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环境。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杜骏飞(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


  龚丹韵:世界儿歌日刚刚过去,让人们又一次关注孩子们的童谣。但现在,孩子们唱起的童谣却常常是“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此类内容消极的灰色童谣,令一大批成年人忧心不已。您觉得这些童谣真的不利于儿童成长吗?

  杜骏飞:灰色童谣有多种不同类型,不能一概而论。第一种是抱怨,比如“书包最重的人是我”,抱怨学习。这类童谣就像《诗经》里的《国风》,不平则鸣,是孩子内心的一种抗议,平时无从表达,只能通过童谣诉苦。第二种是调侃,“抖机灵”,比如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这显露一种才情,大人估计还没他们编得好。第三种,是一些早熟叛逆的童谣,比如“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满天飞”。虽然内容有点极端,但多少带着现实的影子,只是做了夸张化的处理。第四种,比如“头顶白菜,腰缠海带,你是衰神二代”,纯属玩笑性质,不见得真要唱衰谁。还有一些童谣是在赶时髦,比如说改编《上学歌》“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看上去有点暴力,其实就是凑热闹。

  不难发现,真正属于暴力灰色的童谣可能还不到四分之一。另有四分之三是正常童谣,它们反映了真实的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只不过用了调侃的手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叛逆期,消极词汇是一种流行,不妨理解为心理发展的一部分,是青春潜伏期的正常情况,不见得有心为之。另一个原因则是受到外界影响,比如暴力媒介的吸引,带来了负面情绪,这归根结底还是要在社会身上找原因。

  龚丹韵:儿童的言行,往往是当下成年人社会的一个侧影。您怎么理解灰色童谣的内容?

  杜骏飞:以前的儿歌都很正统,总是带着理想和纯情。如果以此对照,现在的非主流儿歌,自然都被贴上灰色标签。但我觉得,时代不同了,对当下大多数的童谣,应该有开明的理解。比如“考试复考试,考试何其多,我生待考试,万事成蹉跎”,这没有说错,应试教育并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最佳选择,别说学生有意见,就连老师和教育专家都有意见,孩子们只是直白地讲出了大人想讲的话而已。很多幽默儿歌虽然恶搞,但你不得不承认很好笑,这正体现了一种童心和谐趣,也正是儿童和成年人不同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儿童没有一点幽默细胞,整天一本正经,满嘴仁义道德,那反而不正常。

  还有些儿歌属于解构性质,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买了一包烟”。它抨击了社会的不正之风。警察叔叔在儿歌里的形象一直非常美好,但是现实中未必全是如此。用现实情景对经典儿歌进行解构,反映了儿童的创造力和观察力,虽然不值得鼓励,但也不用大动干戈。我们不能去责怪孩子,他们本身没有责任,进一步说,要反思的不是灰色童谣,而是孩子们周围的环境。

  龚丹韵:这种儿童心理真的难以避免?让他们多背诵健康儿歌等引导手段,究竟能不能起实质作用?

  杜骏飞:童谣里的灰色情绪究竟从哪里来的呢?孩子们有两种心理反抗。第一个是“本能漂移”:我们的正统教材,总是一本正经,连很多老师们说的话都一模一样,听课时还必须背后叉手,举手要举90度,等等。孩子们虽然一时半会儿被规范住了,其实本能上丝毫不喜欢。有一首儿歌说“保证书保证书,保证以后不读书”,保证书是老师手中的利器,但孩子们其实恨这个东西,于是孩子就会特别喜欢回到娱乐的先天本能上。儿歌里说“在我心中老师对我最凶,总是把我留到七八点钟”,这种情况,你就算给他一百篇“老师是最可爱的人”,他也不过口是心非地敷衍你。小学教育的严厉性和肃穆感,压抑了儿童的天性。回到低幼的娱乐本能,是没有话语权的孩子们的一种变相抵抗方式,是属于他们的亚文化。

  第二种心理反抗叫“味觉厌恶学习”。动物如果尝到不好的味道,引起了疼痛,就会把前置行为大幅度缩小。凡是照着老师说的规范去做,孩子们总是感到不快乐,于是相对而言,一旦离经叛道,他们就会觉得快乐。同理,我们编一些健康的童谣,本来孩子们应该从光明的童谣中得到快乐,但现在这些童谣不仅扭曲了他们的心情,甚至还会遭到嘲笑,孩子就不会去读。甚至,会形成反向刺激:展现自己的创造力,才能得到越来越多的鼓掌。这必将导致灰色童谣越来越流行。

  孩子们能从灰色童谣中得到安慰和心灵的依托。毕竟它反映了很多教育现实、社会现实以及儿童生长环境的现实。所以,与其动不动给这些童谣贴标签,不如基于孩子的真实情境试着去理解,去欣赏他们的创造力和幽默感,或者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环境。

  龚丹韵:鲁迅曾经感慨过,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总是以长者为本,而不是幼者为本。成年人习惯把孩子当成可以摆布的木偶,总是试图给他们打造一个完全健康的无菌环境。

  杜骏飞:青少年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接近成人心理的内容,他们同样会抨击时弊、抱怨现实,显得不那么天真烂漫。这是儿童发展的另一方面——对社会化的尝试,进行自我消化。这些灰色词汇和灰色情绪,如果出自成人之口,完全不算什么,为什么放在儿童嘴里就奇怪了呢?罗大佑的一首歌这么写: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什么都不懂!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更为早熟,千万不能用标准、虚伪的姿态去摆布他们。在尊重他们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沟通,才是解决之道。
作者: 朱小宝    时间: 2010-4-15 20:31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听歌不如听故事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4-16 19:11

故事不是孩子们编的,这些儿歌可是他们创作的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