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冯骥才提倡传统文化 参加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论坛
[打印本页]
作者:
张贺
时间:
2010-4-6 21:53
标题:
冯骥才提倡传统文化 参加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论坛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昨天出席了山西举行的“2010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论坛”。每年一度的传统文化节日清明节寒食节,已经在山西-介休成功举办了两届。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清明源地绵山 体验寒食清明文化”。为了把介子推忠国孝亲、功不言禄、精神光大弘扬,积极打造文化精品,旨在通过公祭形式,缅怀历史先贤,彰显介贤廉洁奉公高风亮节、无私奉献时代意义,树介贤忠孝之楷模,展示先贤介公“十六字箴言”中华文明核心文化价值;此次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将“公祭”仪式与“宗教朝拜”有机融合,体现绵山文化特色。祭拜大典仿照春秋时期古老的礼仪,着春秋时期服装,并采用现代祭祀物品进行公祭,表达几千年来人们对介子推的绵绵追思以及对他廉介诚信、功不言禄等垂世品格的传承、纪念。
出席会议的还有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平,中华书局党组书记、总经理李岩,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郑一民、曹保明、常嗣新,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晋中市、介休市的领导,介休三家集团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的民间文化研究者。会议由向云驹和郑一民主持。张平副省长,中共介休市委书记秦太明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冯骥才主席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他在发言中说,近年来,国家宁可舍弃3天的GDP,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增补为法定节日,真不是件小事!假日是公民的福利,想干什么都可以,而节日要按节日的方式过。冯骥才认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空荡荡、无事可做,久而久之,这些节日便退化成一个个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他说:“反观国外,韩国人过端午节,很多人仍然保持着荡秋千等传统;日本过樱花节,则必须穿和服。如果下雨,还要使用透明的雨伞以便能抬头看到樱花……”
冯骥才说,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中国人还能干些什么?如果不是单位组织,又有多少人会在‘清明’这天插柳、蹴鞠、放风筝?当这些民俗消失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消亡。 “人民是节日遗产的携带者,更是节日的传承者,‘全民传承’是节日文化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不同。”冯骥才说,节日建设不是政府、专家“打造”出来的,必须符合节日的主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冯骥才说,若想促使全民对节日实现集体认同,就必须从孩子抓起:节日文化应该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写入教材,使其浸润至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家长应多带孩子参加节日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让他们形成节日记忆。 “让孩子们在节日中享受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责任。否则,节日文化传承就是空谈。”
到会专家学者就“清明寒食文化和习俗”为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在此期间,举行了冯骥才编著的《绵山造像》《绵山包骨真身像》新书首发式和清明节特种邮票发行式。
本文来源:搜狐娱乐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