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清明网祭:答新华网记者提问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4-6 17:22     标题: 清明网祭:答新华网记者提问

在这个大众文化消费的年代里,诗意的集体丧失成为了一种通病。人们更注意到现实功利的需要,而缺少对清明节诗意的自觉认识和把握,尤其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缺少清晰的认识。而且现代传媒带来的西方文化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形成了巨大冲击。大多数人如果没有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没有民俗学者的主动传授和教导,根本就忽略了作为传统节日的清明也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明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当丰富的内容充实了节日,而且这些活动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时,传统节日才可能获得活力。目前许多地方清明节的活动在不断萎缩,尽管有清明祭扫的习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许多地方开始了网上祭扫活动。在都市人眼中,到坟墓或者殡仪馆进行祭扫费时费力,而同样是为了寄托哀思,不用出门在家就可以完成。从表面上看,网络祭扫活动和实地扫墓功能相似,都是表达哀思,释放内心对亡灵的痛苦思念。但本质上有很大不同:到墓地祭奠是带着对亡灵血脉的体认,是一种心灵还乡的行为,是对家族对亲情的回归和认同。如果没有这样的感受和认识,就不会有千里万里还乡祭扫的行为,就没有对先人家族的感恩之心。而网络祭奠扫消失了文化空间,人们面对电脑时,家族的荣誉,亲情诞生的乡土乡音,可感可知的具体生存环境、文化记忆都人为地消解了。它是无法和墓地祭扫相比的。
当然在多元文化选择的今天,对如何祭扫,权利应该交给作为清明主体的个人,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祭奠方式。这无可厚非。因为节日本来就属于人民,他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也有些地方清明节的祭奠活动几乎只成为老年家长的活动,年轻人对此漠不关心,甚至鲜少知道清明传统节日中还有许多丰富的娱乐活动。当年轻一代不了解清明,不参与清明活动,清明节对他们就丧失了吸引力,传统节日被冷漠就成为情理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缺少传播的手段和创新的意识,尤其是在网络文化传播的年代,没有对某一事物独到的认识和传播方式,很快便会被滔滔洪水般的信息淹没。对此,作为传播者自身要加强自身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感受,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和公众的兴趣,否则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在乏味和了无新意的解读中会更加败坏接受者的胃口。年轻一代对国家民族历史的缺乏使传播增加了难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传统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由于对传统了解甚少,同时受现代文化影响,他们又对传统文化往往产生不了热情。他们需要传统文化和现代知识的契合,而传播者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和他们的沟通,决定了传播成败。此外,内容产业的缺失导致清明节在继承中缺少创意。清明节经过国家政策的推进必然会推动国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到了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清明节要想进一步发展,要让更广泛的国人认识和理解,强迫性和制约性的手段显然不行了,需要节日自身的魅力。如果传统节日仍旧保持过去的内容,没有太多的项目去丰富节日,那么这一节日的空洞和乏味很快会让它受到更大的冷落。所以,发掘清明节本身的文化内涵,创造更多符合节日习俗的内容产业,将成为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的关键所在。新的内容都必是在清明节俗基础上的延续和创新,更多大众娱乐和文化的内容需要公众在节日中消费和享受传统出新需要创意,所有的传统在新的时期如果没有新元素的加入,没有创意那么早晚会成为僵死的传统。

(4月2日答新华网记者提问后,发现记者在网络上发表的内容有断章取义之嫌,故将当时发言整理一下,存档。)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4-6 18:03

断章取义已经不是什么事了。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4-6 18:45

过去我们当记者可不这样当。起码要实事求是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