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缠足”曾是“宁河宝” 北宋战乱免被金兵劫持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4-1 18:15
标题:
“缠足”曾是“宁河宝” 北宋战乱免被金兵劫持
“缠足”曾是“宁河宝” 北宋战乱免被金兵劫持
2010年03月30日 来源:今晚报
多年前,我在1931年2月17日《大公报》副刊《小公园》看到一篇《河北见闻录》,记载着北京、天津、保定、宁河、深州五个县市的“三宗宝”,其中宁河县的三宗宝是:“银鱼、紫蟹、老娘儿们的脚”。
我是宁河人,熟知宁河县三宗宝是“银鱼、紫蟹、芦苇草”,却不知还有另一种提法,将著名的七里海芦苇草换成了老娘儿们的脚。我曾询问过父老乡亲,都不知道有这一提法。
我家是1929年迁津定居的,离开潘庄故乡时我才10岁。回想孩童时代,家乡妇女们的脚确实缠得很小。先说我家,姑祖母嫁到七里海畔西塘坨,她的脚缠得最小;祖父时常夸她,那话是说给祖母听的。
每年春节初一清晨,已经分居的祖父兄弟六人、母亲一辈的各门婶子大娘们都齐集到大祖父家给祖宗磕头;他家住在老爷庙前不远,这一溜儿裙子小脚扭扭搭搭走在街头,很招街坊们注意。
远门本家一个小姑娘和我年岁相仿,常在一起玩,好一阵子不见,一天见她溜着墙根,缓步往前挪蹭,见了我满面苦笑,原来她正处在缠足的初期,这种终身类似残疾人的痛苦,只有到后来长大,当农村媒婆相过女孩子小脚并予赞扬的时候,女儿才豁然洞晓母亲当初一片苦心、一片狠心以及自己为之终身牺牲的价值。
故乡一带缠足之小,竟提升到宁河三宝的高度,不知这是表扬还是讥讽。想必是它的缠足风气更甚于其他地方,才有这样出众的名声。
我查对了历史,五代“发明”缠足以后,只有北宋初期一段记载与缠足有关。宋初屡受北方辽国的侵扰,《杨家将》小说写的就是宋辽交战故事。后来辽国衰微,金朝暴风雨般地崛起;宋徽宗认为有机可乘,就于宣和二年(1120)和金协约共同攻辽,事后北宋可以获得以前后晋割给契丹的大片土地。经过一番周折,宣和六年金将燕地(冀东地区)予宋,但金兵从燕地往关外撤走时,竟将燕的职官、富民、金帛、子女人口全都劫走,燕人东徙,“流离道路,不胜其苦”。金朝地处关外,地广人稀,除了掠夺财富以外,强迫移民也是重要的目的。在长途押解中,缠足的妇女行走缓慢,大都掉队或被甩弃。日后冀东一带就流传着缠足竟有免被劫持的优点。《宁河县志》记载“宁河地区一度归北宋管辖”,指的就是这一段强掠移民的历史。或即“老娘儿们的脚是宁河一宝”的传说来源。
张道梁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