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09年度音乐:五条人《县城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0-3-22 12:15
标题:
2009年度音乐:五条人《县城记》
2009年度音乐:五条人《县城记》
作者: 南方周末编辑部 2010-02-10 21:42:01 来源:南方周末
“五条人”在其首张专辑《县城记》里舒展了原汁原味的乡野中国,在音乐日趋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它无异于“盛世中国”的音乐风景画,它所富含的原创性彰显了音乐的终极意义——吟咏脚下的土地与人。
●终审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郝舫 乐评人 老狼 歌手 李皖 乐评人 小柯 音乐制作人 张铁志(台湾)乐评人
●初审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郭小寒《北京青年周刊》记者 健崔 乐评人 李宏杰 《音乐时空》主编 马世芳(台湾)电台音乐主持人杨盈盈 乐评人 尹亮 MySpace 中国运营总监 张帆 迷笛音乐学校校长 张晓舟 乐评人
年度音乐提名
左小祖咒《大事》张悬《城市》曾轶可《》五条人《县城记》嘎调《嘎调》
感言
《县城记》是一张讲故事的唱片——“倒港币”的故事,农民“李阿伯”的故事,单身佬“阿炳耀”的故事,“梦想化工厂”门卫的故事……这些故事,平常得就像“平常”两个字,这些平常的故事,每个人的肚子里都藏有许多,而每一期的南方周末,藏的都是这样有故事的人。那么好吧,我们把南方周末的这份“特别致敬”理解成:不是颁给《县城记》这张专辑,而是指向活在大城市、小县城里的每一个平常人。希望我们这样说,不至于让人感觉到矫情。
《县城记》还是一张用你们的“外语”唱歌的唱片。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词:听不懂!是的,这也是个问题。我们用了大家不能直接听懂的母语说了一些话,唱了一些歌,讲了一些人的故事,而没有为大家提供一个轻易就能听懂的方便。这个不合时宜的做法导致了《县城记》不可能成为一张畅销的唱片。这是没问题的,不应该向任何一个说“听不懂”的人表示抗议,或奋力解释我们为什么不用你我都懂的“普通话”唱歌。用母语歌唱,首先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自然”,而不是另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文化内涵。其次,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距离和隔膜,是一个客观存在,语言问题在这里只是一个很好的“借口”而已。我们自问,什么时候自己做到那么热衷去关心一个不认识的平常人了——哪怕我早就感觉那个人有一肚子的苦水。但是,总会有好事者会去越过一些障碍,去关注一些“不重要”的人和事的——否则,《县城记》哪有得奖的理由?
南方周末的这个榜对“五条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意外,它隆重得就像小时候我们家突然有了一部17吋的彩色电视机!
网络投票分析
2009年文化原创榜网络投票分析音乐榜:
曾轶可的《ForeverRoad》、左小祖咒的《大事》以及五条人的《县城记》名列投票数前三位,曾轶可的歌迷在百度贴吧和豆瓣都发起了拉票活动,《ForeverRoad》因此得到了近乎完美的投票数据,《县城记》虽然其它指标都比前两者略逊,在原创性却获得了网友的充分肯定,一半以上的网友给出了 “耳目一新”的评价。文/莫希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