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注陕西民俗文化保护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3-19 23:35
标题:
关注陕西民俗文化保护
关注陕西民俗文化保护
添加日期:2010-3-19 新闻来源:华商网
一、“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了合阳县”,当地人都这么说。
线,即合阳线偶,我们早有耳闻却一直无缘相见。9月18日晚,我们驱车赶赴合阳,入住县政府招待所。
在这里我们碰到县秦腔团的团长赵海红。听说我们来采访合阳县线偶团,她感叹道:“那些人太可怜了!”她说,线偶戏再不抢救就完蛋了!
果不其然,见到记者时,线偶团团长王宏民正一脸憔悴地为职工的工资发愁呢!———每人二三百元的工资,现在才发到3月份。
县线偶团成立于1952年,“文革”开始不久被解散,1973年恢复。团里现有16名职工,“生意”现在主要靠农村的红白喜事。受非典冲击,线偶团已经几个月没太下乡演出了,即便是下去演出,一场也就是三四百元,仅够糊口。
今年30岁的雷卫贤是1987年进团的。“线偶团过去效益可好了,谁家姑娘能来这里,父母脸上都有光。可现在……”她的眼角闪过一丝荣华已逝的遗憾。
据了解,去年剧团的演出收入不到3万元,今年到9月份时不到1万元。受资金影响,剧团已经很久没有排新戏了,没有编剧、没有偶人制作、没有导演,也没有人搞音乐,仅剩一些操纵偶人的演员。
王团长说,现在连生存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发展!演员人心涣散,一些人不得不在外边开个鞋店、米店之类的小门面维持生存。
二、合阳线偶戏“起于汉而兴于唐”,是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合阳线偶团目前也是长江以北惟一的提线木偶剧团(注:福建泉州也有提线木偶团,全国仅此两处)。
提线,是合阳线偶戏的主要表演方法,也是线偶戏的灵魂与精髓所在。演出时,木偶为台上主角,艺人则藏身幕后,通过提线来操纵木偶。根据角色的不同,每个偶人(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公斤)身上分别带有偶线五到十余根不等。
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生命,动作栩栩如生,犹如活人。这提线的技巧,可不是三五年能拿得下来的。
线偶戏也叫“傀儡戏”,木偶是人的象征,而又被人操纵,所以称之傀儡。唐玄宗就曾有《吟傀儡》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
将别人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哲学”,是不是出自这里,我不知道,但我却深为中国人如此别致的娱乐方式所感慨。
三、这“傀儡”也被当地人称作“葫芦”。可能因为葫芦里有宝,别有一番神奇。
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对“葫芦”颇感兴趣,多次前来探访。一方面是想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另一方面则是咀嚼我们中华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葫芦”的制作很讲究,最难的就是偶头的雕刻。偶头多用当地最好的柳木雕成,民间称“柳木”。干燥、打磨后,再用白、黄、绿、黑等色,在掌心大的木偶面部勾画成各种脸谱,生旦净丑,各显风流。
偶人一般都装有机关,眼睛能左右摆动,能张嘴、能动眉,有的甚至还能喷火。
遗憾的是,合阳县能刻偶头的目前仅剩两人。
今年55岁的鲁兆兴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黑池镇卖纸扎。
1973年县线偶团恢复时,鲁兆兴便进团画布景,随后便跟一些老艺人学刻偶头。1981年他离团开了纸扎店,但一直没有忘记雕刻偶头。
“雕一个头,连雕带粉,得3天时间,这里面细节太多了!”他感叹道:“合阳县几乎没人会做了。老偶头的雕刻是合阳的独特,是老风格,决不能丢!”
四、合阳人有着浓重的线偶情结。
记者来合阳的第二天,适逢木偶团为某村一白事演出。皮弦胡在艺人手中这么轻轻一拉,长长的拖腔一响起来,村里的大爷大妈们就坐不住了,纷纷掂着板凳一路小跑着赶来。
老艺人们说,过去好多人都是听线戏,而不是看木偶。因为线偶戏的音乐非常独特,既能表现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又能表现柔情似水般的委婉细腻。他们甚至是脊背朝着舞台,眼闭着听音乐。那艺人的功夫也真是厉害,没有扩音,一唱起来,几里路都传得过去。
清乾隆之后,合阳线偶戏进入鼎盛时期,单合阳一县就有五六十个民间班社。就连一个仅有20多人的小村落,也都有自己的线偶戏班社。
据说那个村里有个“闲人”,生性好赌。他第一天晚上赢了一个“大门楼”,第二天又赢了12石麦。村里人便给他做“思想工作”:你日子又能过,要那么多麦也没用。你看咱村人想看个线偶戏,可剧团都嫌远不来,你干脆给咱买副线偶戏箱子(装有偶人等各种道具)吧!“闲人”很慷慨,说:“行!”就买了一套戏箱。
那时的班社演出和现在剧团演出不一样。我啥都不会演,但我可以买一套戏箱,自己做老板,然后再找拉皮弦胡的,提线的……挣的钱大家分,就跟现在的股份制一样。
线偶戏艺人也都是半农半艺、亦农亦艺,农闲演戏,农忙种地。按老的习俗,当戏子是不能上坟、进祖宗祠堂的,因为你是下九流,伤风败俗,但合阳线偶戏的艺人不受这个约束。
五、合阳线偶戏过去不只流传于渭北,在晋西南和河南的灵宝一带都极受欢迎。
47岁的杨高林是目前线偶团里年龄最大的演员,1973年第一批科班进团。他激动地说,那时候去外地演出经常都是十天半月不回来。“在风陵渡演出时还卖票呢!一毛钱一张。当时那人挤的,里面的人想小便都出不来。”
据了解,清朝光绪年间,合阳线偶戏还曾赴京演出。1955年,合阳线偶戏又赴中南海作了汇报演出。
艺人们当时又是激动,又是胆怯,都不敢看下面坐的都有哪些领导。演出结束后,每位艺人一份纪念品,发的是一张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的照片,还有一枚纪念章。
线偶戏的“政治”地位一夜间大为提高。
“文革”开始后,线偶团紧随时代,专门排演了《红灯记》等戏。可好运不长,有一天线偶团突然被宣布解散,原因是线偶戏不能表现“英雄人物”。有知情者说,英雄人物怎能被你们提在手里摔来摔去呢!
六、合阳线偶戏代代相传,绵延至今。老艺人们都说,如果线偶戏没有它艺术的长处,没有魅力,就不可能吸引那么多的人。
有人说,线偶戏已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
老艺人们反问道:那人家泉州的线偶戏为什么搞得那么红火?每年还搞世界木偶节呢!据说在日本和美国,木偶戏也是大受欢迎的。
眼看线偶戏面临困境却不知如何援手,学者们痛心地说,我们只能是“干叫唤”(方言,意为光喊叫但没效果)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