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本届奥斯卡《拆弹部队》领衔美国银幕主旋 [打印本页]

作者: 乌尔沁    时间: 2010-3-18 15:43     标题: 本届奥斯卡《拆弹部队》领衔美国银幕主旋

本届奥斯卡《拆弹部队》领衔美国银幕主旋  










《拆弹部队》又名《工兵兄弟》





这是一部反思中东战势的2008年出品的故事影片。影片《拆弹部队》新近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独揽六项大奖,并将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两项大奖收入囊中。属于实验性的“大牲口”电影《啊凡是达》彻骨出局。但是对于《拆弹部队》现实中的美军拆弹专家却对这部影片进行猛烈的批评,他们认为这部影片情节夸大,甚至表示有一些地方严重脱离现实。影片还荣获《拆弹部队》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6项大奖。电影《拆弹部队》以伊拉克战争为题材,影片或许源自现实,但对于美国驻阿富汗拆弹工程兵乔舒亚里克特而言,他在阿富汗南部眼下经历的现实或许比影片更加残酷,塔利班制作炸弹的水准更令他们“佩服”






电影《拆弹部队》让观众看到了伊拉克战争的残酷,看到了美国大兵的英勇善战,看到了美国大兵充满人性的一面。这部影片拍摄完全还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拯救者的视角,不管战争的起因与目的和伊拉克人民的痛苦,纵情一味展现美国大兵精神。由好莱坞男性气味尤重的知名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镜。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组拆弹部队奉命前往在巴格达执行特殊工兵任务。詹姆斯 卡梅隆的3D巨制电影《阿凡达》,与其前妻凯瑟琳 毕格罗这部电影《拆弹部队》争了下风。所有拍摄工作几乎都是在约旦和科威特实地取景完成的。电影故事讲述的轰隆故事改编自一个从军事机密中泄露信息里面的真人真事。





影片编剧马克
鲍尔这样说道:“《拆弹部队》将是第一部以一种极为精确的方法还原了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真实经历的电影作品。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展示出在CNN中看不到的一些新闻片断。当然我这么说,并不代表着这部影片是站在了一个审查机构的高度出发的,电影传达出来的信息就连战地记者也无法感知得到。那一种感觉就好像我已经深入到EOD并且成为了其中一员。大约电影《拆弹部队》是整个新闻业集体努力的意义成果。它的故事确实源于真实冲突。惟一不同的是这些战事冲突到了今天仍然没有得出结论。仍然存在于世界的有些角落里。”
电影《拆弹部队》当中的故事内容以及关注领域,注定它将会是一部观众紧绷神经的现代战争动作片。导演凯瑟琳
毕格罗说:“我的故事目的比较简单与直接。




凯瑟琳 毕格罗导演




凯瑟琳 毕格罗在上台领取最佳导演奖时,特别感谢了编剧马克波尔冒生命危险写出《拆弹部队》剧本,同时也把这个奖项“送给在前线的男女军人希望你们平安回家”。 凯瑟琳 毕格罗鉴于现实状况,以为美国大兵今天仍然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沼之中。而且无法抽身自退。因此当有这样一部电影冒了生命危险采用类似纪录片的手法,艺术反映伊拉克战场美国士兵真实生活和一部分真实的想法时刻,自然会在社会舆论上取得一个政治正确位置。甚至因为影片潜意识关怀美国大兵的良善用心加分。而不象电影电影《啊凡是达》那样着三不着两。《拆弹部队》在电影片头引述《纽约时报》记者克里斯 海格斯一句话,画龙点睛说出本片主题:“战斗冲击是一种瘾,强效致命。因为战争就是种毒品”。





当然,真诚生活不需要毒品。电影《拆弹部队》就是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那些对现代战争完全陌生的人,更加贴近在军队来讲也属于机密的高危兵种。我还打算通过深入中东战势的军人视角以及他们经历的痛苦,来介绍这一个沉痛的电影故事。从而反思人生的现实意义。”电影《啊凡是达》出局,卡梅隆遭到奥斯卡的冷漠对待并不意外,而银幕男人布里奇斯获最佳男主角,恐怕也是沾了好莱坞左派传统之光。奥斯卡评委对大牲口电影《阿凡达》冷淡放弃实属正常。经过前两年残酷冷峻的电影《老无所依》和《贫民富翁》以后,人性主流不再需要电影选择另类。詹姆斯 卡梅隆今年却连上奥斯卡台的机会都没有,他只能爬在台下底气无声说:“俺是世界票房之王”……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3-18 16:16

前妻是所有男人的大敌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4-22 10:34


作者: 李汝宾    时间: 2010-5-18 10:00

这个电影我看了,很不错的。但我觉得还是阿几达好啊。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5-18 16:52

引用:
原帖由 李汝宾 于 2010-5-18 10:00 发表
这个电影我看了,很不错的。但我觉得还是阿几达好啊。
阿几达是个什么片?
难道是我的显示器出现了盲点?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5-18 22:52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这个牛, 阿一达?阿二达?还是阿几达?

这个电影我也看了,觉得好慢,就是记录式的,难得看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