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第六节:《学术创新:压垮学者和学术的第三座大山》 [打印本页]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14 19:20     标题: 第六节:《学术创新:压垮学者和学术的第三座大山》

 

 

学术创新:压垮学者和学术的第三座大山


 

 
术批评家往往把学术创新视为学术研究的生命。“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生命,没有创新,学术也就无从发展,实则失去了生命。”[1]所谓学术创新,也即“发现了新问题,挖掘了新材料,采集了新数据,提出了新观点,采用了新方法,构建了新理论”[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以及各大高校或科研机构印发的诸如项目申请书、结项书、出版补贴申报表之类,都会明确要求填写该课题的“理论创新程度”“理论和方法创新”“新贡献”等等,许多高校的博士硕士论文评阅书甚至明确要求学生填写至少3项论文“创新点”。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学术创新的提倡当然是站得住脚的。传统学术史是基于进化论的学术发展史,多以今天的学术现状来反推昨天的学术发展历程,是典型的“马后炮”。也就是说,学术史家首先把今天的“现状”设定成了学术发展的“结果”,然后再从过去的学术成果中挖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如此因果相继,构成一部学术发展史。在这样的学术史框架中,学术史家一般都是以“现状”为标准定向地挑拣前人“有效创新”的学术成果,无视那些阻碍发展或者形成混乱的“无效创新”。

可是,站在历史的每一个具体时间点上,我们都不知道“未来的现状”是什么,不知道哪一项成果将会成为未来学术发展史上的“有效创新”。因此,如果脱离我们目前所处的学术生态,一味地借用“未来”指导“现在”,过度提倡学术创新就等于提倡了学术研究的混沌、无序与死亡。

“截止2000年年底,仅全国高校的社会科学从业人员就达到24.3万人,科研机构1640所,专职科研人员1.67万人”[3],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产出3篇论文,全国每年的社科类学术论文就是近百万篇。如果每一个学者都在尝试学术创新,每一篇论文都要独出心裁,那么,我们面对的学术格局将会变成一幅怎样的图景?那一定是一幅充斥着各种奇谈怪论,混沌一团的群魔乱舞图,没有公认的知识体系,没有稳定的研究范式,所有的论文都在自说自话,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却只能被湮没在众声喧哗之中。

一位中科院院士曾经很无奈地说到:“上海一家单位要我去评审他们的项目。我是评审委员会组长,他们要我定他的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我想我不能签字。对方乞求说,如果这个项目不签国际先进,别的项目都按照‘惯例’来评为国际先进,这个项目就不可能有发展了。”[4]事实上,当所有成果都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或者具有创新价值的时候,也就没有任何一项成果需要被认真对待了。当鱼目被鉴定为珍珠的时候,珍珠死了。

我们再来设想每篇论文都在生产新知识、新观点,如此生产的后果是什么?任何人提供的任何知识、观点都没法得到别人的认同,一切都将成为虚幻的语言游戏。如果语言也在求新求变,每一个人都在使用独创的词汇、独创的语法,那就没有一个人能听得懂别人所说的话,人与人的交流被切断了,人作为使用文字和语言思考的动物消失了。如果每一位学者的每一项研究都在不断突破、不断更新,那么,不仅是人与人的交流被切断了,自己与自己的交流、现实与历史的交流也被切断了。

虽然如此极端的局面并没有出现,但即便只有部分学者“为了创新而创新”,也已经把原本宁静有序的学术空气搅得乌烟瘴气。19992008年间,全国各类学术期刊正式发表的民间文学论文每年超过600篇,泛民俗学论文每年超过2000篇。正是那些所谓的“学术创新”之作,让学术研究变得如同儿戏。学术创新,成了一件华丽的皇帝新衣。

当今学术体制下,有两座大山沉重地压在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头上。一座即所谓的“量化管理机制”,这套规则强迫学术工作者必须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另一座即所谓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这套规则强迫学术工作者非得把论文发表于所谓的一二类核心期刊。这两座大山已经把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还有隐性的第三座大山,也即所谓的“学术创新机制”。这些大跃进式的学术管理如同三座大山重重地压在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头上。如果说前两座大山损害的只是学者的个人健康和幸福生活,那么,第三座大山已经严重损害了学术发展的自然进程。

以民间文学界为例,每年撰写论文的学者多达200余人,而接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学者,充其量也不过了了数十人。大多数学者并不具备学术创新的能力,可是,当下的学术体制硬是诱逼着所有人都得围绕学术创新做文章。为了掩饰学术成果的非创新实质,学者们必须掌握一套投机取巧的创新手法,比如虚构数据、伪造引文、隐瞒观点来源、屏蔽不利于论文观点的学术信息等等,以求平安地生存于当前的学术体制下。大家都是被赶着上架的鸭子,鸭子上不了架,只好齐心合力把架子给放倒了,这样才能站上去。

学术创新本应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学术倡导,可是,“创新”的提倡一旦与“量化”的体制结合在一起,马上就会由一种进步思想蜕变为学术灾难。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跃进式的学术创新行为甚至比抄袭和剽窃更恶劣。抄袭和剽窃虽然有悖于道德伦理,但并不以提供假冒伪劣信息为目的,而那些建立在学术沙滩上的空中楼阁式的创新学术,则无疑将成为一堆需要后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加以清理的学术烂尾楼。即使在研究范式相对稳定的古代文学领域,“论文标以‘新解’、‘新说’、‘新论’者不乏其数,你说作品主题是‘正统说’, 我便来个‘忠义说’,随后又冒出‘统一说’,但此说也‘新’不多时,因为更有‘新’者在后头。你们公认嘉靖本是最早版本,我偏弄个天启本论证还有更早者,这自然也是‘新’”[5]

学术批评往往把锋利的矛头指向我们这些本已被三座大山压得颤颤巍巍的普通学术工作者,把种种学术弊端归结为研究者疏于积累、急功近利、不甘寂寞、妄发虚言的结果。可是,学者也是凡夫俗子,也食人间烟火,也要养家糊口,他也是不得不来点学术创新,“以新奇求发表”。普通学者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

目前的学术体制,是以要求天才学者的学术标准要求我们这些普通学术工作者。事实上,在学术创新的问题上,那些真正杰出的科学工作者根本用不着别人指手划脚,当他发现新问题萌生新思想的时候,创新的冲动犹如箭在弦上,不发不快,那时,别人就是想压恐怕还压他不住。

“学术史的本质就是淘汰,通过淘汰肤浅、无用或重复的劳作,留下最有价值的知识。”[6]学术史家之所以能够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大浪淘沙地识别出那些最有价值的知识,正是因为有许多平庸的成果在不断地复述、评议、应用甚至贩卖着这些被公认为有价值的知识。自然的学术构成犹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塔尖是靠一层层水平不等的基石支撑起来的。平庸的学者以及平庸的成果就是铺在金字塔底层的那些基石,他们才是金字塔的主体,是真正的绝大多数。可是,现行学术体制却不容忍平庸,不允许失败。拒绝了平庸和失败,也就等于把所有的学术工作者视同于必须成功的天才,也就等于把金字塔的所有砖石铺在了同一个水平面上,于是,金字塔不存在了,天才被抛在地上。

事实上,我们百分之九十的学者都不可能写出什么传世之作,甚至没有能力在有限的几本核心期刊每年发表几篇“有生命力”的创新性论文,我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那些杰出的思想展开局部对话,质疑、修正、补充或者验证、传播这些思想。学术期刊本该是学者们展开学术对话的知识平台,而不是学术体制用以压制弱势群体的学术桎梏。

科学哲学早就指出,学术创新是常规科学遭遇了范式危机时必然触发的学术程序,是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学术强人的霸王硬上弓。过度强调学术创新无疑是违反学术发展自然规律的。

把三座大山挪开,给普通学术工作者一条生路,也是给学术一条生路。没有了普通学术工作者平庸成果的拥护、支持、传播与模仿,所有最有价值的知识以及最杰出的科研成果,都只能葬之名山、束之高阁,成为一堆死知识。
 
 

[1] 李世愉:《学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社会科学战线》200302期。

[2] 陈光中:《只有创新才能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光明日报》2006116

[3] 余三定:《高校:我国当代学术事业的重要方面军》,《云梦学刊》200704期。

[4] 《汪品先:所有的科研都成功是不正常的》,《科技潮》200702期。

[5] 陈大康:《关于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文学遗产》200401期。

[6] 蒋寅:《学术史:对学科发展的反思和总结》,《云梦学刊》200604期。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14 22:25     标题: 这是去年在海上风发的一个贴

先写一点我自己  的一点感想吧.
     最近外国文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 :构思一篇论文;不用写出正文,只要提纲就行(要求创新,观点新,奇;即使这篇论文根本就写不出来也可以).
     我不太理解,对于我们本科生而言,连基本的外国文学教材都还没吃透,怎么把论文写的新奇?
     我们的文学史课程多在知识的学习,对其学术研究知之甚少;要我们写论文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别人走过的路,写别人写过的观点,要是真能创新,那估计也是断章取义的结果,或者只是思维的火花并没有材料作依据. 就象孙老师说的那样:你要相信,你选的题目肯定已经有人研究过了.
      试想,如果所有老师学者做论文的出发点都是求新求奇,追求所谓的"创新"而不从材料出发,那真是大谬也!

    下面是转载的施老师的论文,在这里对老师的劳动表示感谢!
      
        <不宜过度提倡学术创新>
        来自:中国民俗学会网   作者:施爱东
        对于学术创新的重要性,学者们无不视为学术研究的生命所系。纵观学术史,凡是在学术发展历程中有所建树的大学者,无不具有创新求变的能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如果放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来看,过度提倡学术创新就等于提倡了学术研究的混沌、无序与死亡。

  我国的社会科学从业人员近30万人,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产出3篇论文,全国每年的社科类学术论文就是近百万篇。如果每一个学者都在尝试学术创新,每一篇论文都要独出心裁,那么,我们面对的学术格局将会变成没有公认的知识体系,没有稳定的研究范式,所有的论文都在自说自话,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却只能被湮没在众声喧哗之中。

  学术创新本应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学术倡导,可是,“创新”一旦与“量化”结合在一起,马上就会由一种进步倡导蜕变为学术灾难。

  事实上,这样的灾难并没有出现,这是因为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在不断求新求变。但即便是只有部分学者“为了创新而创新”,也足够把原本宁静的学术空气搅得乌烟瘴气。

  近10年来,全国各类学术期刊正式发表的民间文学类学术论文(含神话学)每年都超过600篇。更令人感到无奈的,正是那些所谓的“学术创新”之作,让学术研究变得如同儿戏。这类论文往往抓住一两条新材料,或者一两点灵感式的小火花,甚至既无新材料,也无新思想,换个术语、换种表述,就能长篇大论地敷衍成一篇学术论文。这类论文往往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惜断章取义、曲解素材、偷换概念、自造生词,故作惊人之语;为了求新求异,能一句话讲清楚的问题非得绕着圈子说半天,能用白话说清楚的问题非得码着术语堆积木。学术创新,成了一件华丽的皇帝新衣。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跃进”式的学术创新行为甚至比抄袭和剽窃更恶劣。抄袭和剽窃虽然有悖于做人的道德,但并不会伤害学术发展的自然进程,而那些建立在学术沙滩上的空中楼阁式的创新学术,则无疑将成为一堆需要后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加以清理的学术“烂尾楼”。

  学术创新是常规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产生的要求,是常规科学遭遇了范式危机时必然触发的学术程序,而不是学术强人的霸王硬上弓。过度强调学术创新无疑是违反学术发展自然规律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14 22:25     标题: suntree的一个回复

这个我也同意,我们主要是传承,因为前人已经有很厚的文化堆积,只有我们理解得很好了,才会有所增益,也就是创新。孔子都是述而不作,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了。
现在研究生论文要求发表,不合理。华东师大已经取消发表文章毕业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益遏制学术腐败。希望各高校像华东师大一样,不要对研究生发表做硬性规定,免得一些杂志变成了垃圾之作和敛钱的工具。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14 22:26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老师说的很中肯, 现在像华东师大 四川大学 一类的学校 还是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在一步一步的采取行动,是学术界和研究生教育的一大幸事;不过在一些二本高效,学校为了追求论文数量,下指标,老师科研能力又跟不上,难免会出现一批作假 和劣质文章;是想老师都如此,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15 00:00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3-14 22:26 发表
是想老师都如此,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
是试想还是是想?
呵呵
作者: 游在民间    时间: 2010-3-16 12:46     标题: 问题有了?何去何从

医生的职责不仅诊断病情,还要给予处方啊。施老师?您能否谈谈作为学生我们要怎么办?
作者: imorange    时间: 2010-3-23 01:52

“事实上,我们百分之九十的学者都不可能写出什么传世之作,甚至没有能力在有限的几本核心期刊每年发表几篇“有生命力”的创新性论文,我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那些杰出的思想展开局部对话,质疑、修正、补充或者验证、传播这些思想。学术期刊本该是学者们展开学术对话的知识平台,而不是学术体制用以压制弱势群体的学术桎梏。”

呵呵,看到您这一段,感慨颇深。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3-23 22:24

要学术创新并不错,有问题的是我们拿什么体制来激发创新呢?现在这样的钱权和人情交易的学术体制,真的很让人丧气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3 23:36

引用:
原帖由 游在民间 于 2010-3-16 12:46 发表
医生的职责不仅诊断病情,还要给予处方啊。施老师?您能否谈谈作为学生我们要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重要的。
无论是哪种创新,都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如果既有知识都没学会,创新不就成了天马行空吗?
不要强求创新,但要强迫自己多学习,这就是我个人学术生涯的一点体会。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3-27 12:42

要求创新,这是目标,我倒是承认学界会有一些创新的成果,但可惜的是往往创新之后,不仅仅创新者本人或相应的集体,还有其他人,都很难继续扎扎实实地巩固和进一步研究创新成果,因为所谓创新的目标,实质上是以获得名利为指引的。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28 19:07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施老师的这个见解很在理,在学习看书很随意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思考,知识学习是前提,思考深究是过程,创新成果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我看书的时候总会迸发很多所谓的灵感和思维火花,常常以为这一定是学术界的空白之处,但是到CNKI一查,发现成果一大堆,简直是无地自容

不过要坚信的是总有一天你的思考是很多人没有思考过的,这需要一个量变,道理很简单Q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